环境是暴露群体不文明行为的催化剂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环境是暴露群体不文明行为的催化剂,而非导致这种行为的根本原因。

人具有生物共性和人特有的理性两者。随着人的成长,人的理性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遵守文明社会的规范和要求。人说脏话,是对还是不对,小孩小的时候是不懂得,没有好,不好的概念。就如我们从小经受的很多训练,不能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这些需要靠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制约和引导。

如果从小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告知随地吐痰,说脏话是不好的,会有不好的后果,那么这人就会一直随地吐痰,说脏话。

对这部分人来说,当周围环境对随地吐痰,说脏话有制约时,很多没有养成习惯的人用“忍”来约束自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人认识到,也承认随地吐痰,说脏话是不文明的坏习惯,而逐渐培养出文明的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的好习惯。但很大一部分人一直奉行在有制约的环境下,“忍”,当环境发生变化,原有的习惯就会不由自主的冒出来。

“说脏话,骂人”在现代社会文明的范畴里是不文明的表现,会受到很多人的反对和不齿。在很多社交媒体,“说脏话,骂人”的人会承受被删,被封的后果。在此环境下,人群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无论有没有约束,都不会“说脏话,骂人”。

第二类:无论有没有约束,都控制不住“说脏话,骂人” - 因此会常常被删,被封。

第三类,是大部分奉行在有制约的环境下用”忍“来约束自己言行的这部分人。如果制约有力(即违反制约就会有后果),这类人大部分时间会约束自己,偶尔犯规而被删,被封。一旦约束松弛,自控力差的就会开始频繁地“说脏话,骂人”,逐渐,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此行列因为“说脏话,骂人”会引起听着的负面情绪反应,降低个人的自我约束,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暴露出不文明行为。

“说脏话,骂人”的人多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群羊效应”(即为了安全起见,个人倾向于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式行事,即使这与他们的个人判断有所不同),那些无论有没有约束,都不会“说脏话,骂人”的人也可能加入“说脏话,骂人”的行列。从而降低整个群体对文明的判断与要求。

由此可见,环境是暴露群体不文明行为的催化剂,而非导致这种行为的根本原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