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的滋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到上学的年纪,离开了水乡,回到了父母工作的校园。从青瓦白墙的江南小镇,走进高校的生活区;从外婆的柴火灶,来到教职工食堂的窗口。水乡的柔软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番景象,还有那一笼笼香气四溢的包子。

记得那时,食堂并不天天卖包子,常常一周一次。上午通知板一贴出“今晚供应包子”,便成了全天最令人欢喜的消息。那一天一切都变得轻快,放学铃一响,自然飞奔去排队。排队不仅是为了确保能买到,也为了提前蹭一蹭那热腾腾的香气——闻着,就觉得生活特有希望。

包子放在碗里,热气腾腾,常常在回家的路上就被狼吞虎咽了。但仍会记得留几个,带回家,带回那间灯光温暖的小屋。。

那时,食堂就是家的厨房,一日三餐全靠它。而那一周一次的包子,却成了生活中最令人惦念的亮色。

这些年,走得远了,也走得久了。身在异国他乡,偶尔在超市看到速冻包子,不免心头一动,买上一袋回家。想尝一尝那熟悉的大肉香味。蒸好后咬一口,没见着肉;再一口,却已咬到手指头。。。。。却从不气馁,因为那一瞬间,竟像极了儿时的场景——那种朴素的满足,和久违的踏实。

直到某天,看见晓青晒出的手工面点,杜鹃的烧饼香气扑屏。。。。 我忽然明白:发面或许并不是登天的作业。于是开始认真钻研:先从晓青那儿学几句专业术语,有了底气,YouTube的教程也就不再是微积分,接着一锅锅地试,一屉屉地蒸。

失败也有,笑话也多。包子有时候像石头,有时候像气球。但我知道我在追的,不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段与父母相伴的日子。

昨天,蒸笼打开,热气扑面,那熟悉的香味终于回来了。不信,你咬一口,“味道好极了!”便会从你口中脱口而出。

厨房的窗子开着,春日的风正吹进来。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父母身边,站在校园的厨房门口,等一笼属于自己的包子。而人间,正是春深。

(版权所有,不许偷吃)

老林子里的夏天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你的包子每一个都笑眯眯的:-) 哈哈。。。谢谢。。先拼味道,再顾颜值!。。

下一步。。。抽空看医美。。:))
老林子里的夏天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不知是口味变叼了,还是食物品质变糟了。。。不过还是要感谢师傅领导!:)
晓青 发表评论于
你的包子每一个都笑眯眯的:-)
晓青 发表评论于
馋死个人!
你的回忆让我想起了早年国内食堂或饭店的包子,真是味道美极了,现在就是庆丰包子狗不理也早就不是以前的味道了!自己做最香!我闻到了你包子的香味儿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