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总结分析数据指出, 特朗普政策为何引发市场大涨价?
1. 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具有明显通胀效应。
2. 财政赤字爆炸式增长:2025年联邦财政赤字预计将超过2.5万亿美元。特朗普还提出新一轮减税计划,而国防等支出仍在增加。
3. 债务到期墙逼近:仅2025年就有超7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到期。政府需以更高利率滚动再融资,引发债务螺旋。
4. 缺乏可信的财政路径:特朗普声称“债务不是问题”或“可以控制”,但未提出可行解决方案。
5. 债券市场并不相信这些说法,通过利率变动表达了怀疑。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超过5%,自2024年初以来持续上升, 市场预期未来将出现持续性通胀或财政失控。
“特朗普大涨价”的三个关键特征:
人为主观性: 与自然通胀或供应链中断无关,是关税直接造成
政治导向性: 目的是对外施压(如中美贸易谈判),对内回流制造业
反向传导性: 理论上是对外国征税,实际上是国内消费者埋单
美国媒体5月25日报道,特朗普的关税将导致每户消费者损失3,600美元的购买力。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The Budget Lab at Yale), 最近的研究结果,美国今年实施的关税措施将对消费者财务状况产生深远影响。预计这些措施将导致短期内消费者物价上涨2.2%,相当于每户家庭平均损失3600美元(以2024年的美元价值计算)。

报道分析显示,消费者面临的平均有效关税税率已飙升至21.9%,创下19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即使考虑到消费调整和购买行为的变化,平均关税税率预计仍将保持在20.7%,为19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种前所未有的关税环境是特朗普总统强化关税言论的直接后果,他最近威胁要对主要科技公司和欧盟征收额外关税。除了对消费者的直接影响外,近期关税税率的变化,包括5月23日宣布的与欧盟“互惠”税率的变化,还具有更广泛的宏观经济影响。预算实验室报告称,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有效关税税率提高4-5个百分点,使2025年的实际GDP增长率再下降0.2个百分点,并对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水平造成0.5个百分点的进一步上行压力,最终导致长期实际GDP水平下降0.17个百分点。
特朗普关税政策背后的底层逻辑: 特朗普加关税,看上去像是“惩罚中国”,实际上在经济层面就是三件事:
提高进口商品价格(尤其是中国制造) → 推高通胀。
降低美国人实际购买力 → 倒逼广大老百姓消费收缩。
强迫企业回流制造业 → 想“再工业化”
但这样一来,特朗普涨价首当其冲的就是中下层人民,他们收入有限,却几十年来最依赖物美价廉的进口商品。通胀一来,他们生活就直接吃紧。
"特朗普大涨价"至少已经反映在二个方面。第一,大量的中国制造,尤其是中高端商品, 其中包括了使用中国进口的零部件, 或半成品材料组装的商品价格已经上来了,并且会越来越贵。第二,纯粹美国本土生产制造的商品。特朗普的目标之一是胁迫和促进制造业回流,大力的弘扬美国本土的生产和制造。虽然美国前几名的商场超市里,美国本土制造商品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大部分美国制造的商品最大的死穴就是要价太高,卖得太贵。劳动力成本太高, 又太贪心定价太高, 除了国家投资又包购包销吃霸王餐之外,最后必然导致产品没有竞争力而破产。并且, 这个问题也就是也就是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制造业不断出走的根本原因。下面就先来看一看美国本土制造业和红脖子生产商和零售商都是怎么漫天要价的。
红脖子本土制造业资本和政府联合起来抢钱

上月去了一趟每年都去的红脖子开的花木店,一看价格才感受到红脖子史无前例的疯狂抢钱模式。一颗小松树居然卖到了429美金。这一棵小柏树也卖到了369美金。


一颗栀子花也要75美金。茉莉花也比过去贵了一半以上。MAGA的政治正确让有人撑腰打气的红脖子, 一直在美国的涨价浪潮中起到了主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滴水映日,一叶知秋。以上这些少数例子还都比较有代表性的,也就是说,它们并不是小概率事件和例子,相反是现在的美国制造商品和产品的普遍现状和趋势。比如, 以下Costco店里极少见的在美国中部家庭企业生产出来的搅拌器,又土又难看,上面容器还是塑料的,居然要价$399, 买了好几个月,卖不出去现在降到$299.99。而边上是美国品牌在中国生产制造的Ninja, 价格降到59美金。还有大量其他的中国生产的类似搅拌机,价格也都在100美金以下。

亚马逊网上也有十多种不同红脖子的Vitamix牌子系列的搅拌机,价格惊人,从$300一直到最高档$1700美金的搅拌机。但是看其所销售的数量都是2位数,就知道红脖子的生产和定价实际上是多么的失败。

下面是一家中北部建材连锁店里卖的一款美国制造的一系列漂亮的小匕首。大的那把要74美金, 而中国制造的各种各样的可以即使相似的也才29美金。

Home Depot 这几年来,工具方面一直有几种美国品牌公司使用中国进口的零部件组装的产品,价格虽然也偏高,但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尤其是品牌名气大,又没有中国的同类型或者类似的产品可以替代。美国几乎生产不出来新型能源的锂电池,所以基本上又恢复到传统汽油带动工具。

比起Costco刚进的中国生产制造、在越南装配的电动除草机,使用80伏的电池。售价才499美金,还比不上红脖子卖的一颗小松树。

更普遍的现状和趋势就是中国进口的中高端的产品价格越来越贵了。比如以下山姆店(Sam's Club)新的主打商品已经价格不菲了。一个小小的中国制造带人工智能的喂鸟器要199美金,一个pet喝水装置也要79美金。几个月前刚进来的女士所用新型高档的面部按摩器要价$300以上,现在降到了$229。

以下是4月美国解放日前拍的沃尔玛店的中国制造电器产品的照片,上面的所有物美价廉的搅拌机的价格都是20多美金,除了一个打汁机119美金之外。但5月25日又去看了这些货架,所有的产品都已经涨价30到40美金以上了。显然,沃尔玛并没有屈服于特朗普的胁迫,自己吃掉关税的负担,而是已经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来了。并且,这些都是关税之前购进来的中国商品货物,那时候的价格并不包含关税。

美国几家大零售商宁愿承担起关税,也要继续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他们实际上也是在缓解关税贸易战给美国消费者带来的没货断货的伤害。但这些跨国零售公司最后都会把关税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并且肯定将会造成通货膨胀。何止是沃尔玛,美国其他所有的商店里新的一轮的物价上涨已经开始了,并且除非美国本土出现供大于求的产能过剩,几乎所有上涨的价格都不太可能退回去了。Harbor Freight和Costco的状况最好,因为有大量的存货并且后者有足够的采购周转经费。他们店中的中国制造并没有多少涨价。当然在储存货物用完之后,新进来的肯定会不可避免的有所涨价。

美国媒体5月21日报道,特朗普威胁大公司自己吃掉关税,并考虑使用国家行政手段控制商品涨价。特朗普就可能提高关税一事,至少目前为止,主要还是通过公开施压的方式向至少四家零售商施压。“我会密切关注,”他对沃尔玛 (WMT) 表示。他还对亚马逊 (AMZN)、福特 (F) 和美泰 (MAT) 等公司发表了严厉的批评。此外,特朗普的行动远不止于此。他曾威胁要加征关税,如果决定进一步升级关税,他还将动用一系列额外手段。选项包括联邦贸易委员会 (FTC) 开展全行业调查、政府对特定产品和公司利润进行调查、推动国会就此问题制定新的立法,甚至通过行政命令实施价格管制。 一个总统和政府,要和几亿人的商业市场和每天都在进行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作对抗和斗争,能够赢吗?

总结: 货币货币,买不到货的币就是个屁,币多货少就得受气
虽然从数据上看,从2020年到2023年,4年的时间里,美国人均GDP达到了8万美元以上,增长接近了30%,家庭年收入的涨幅将近20%。但与此同时,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在不断高升。从2020年到2023年,美国CPI累计增长约20%,而2024年又继续增长了2.9%。近五年里,美国CPI平均增幅超过了4%,面临严重通货膨胀的风险。

对于在美国生活的普通人来说,这些经济指标所带来的感知,是具体而强烈的。在生活成本上,普通美国居民无法对近几年物价的飞速上涨感受深刻,感觉身边的一切商品都在涨价,就连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都贵了好多。记得以前只要四五美元,现在却要花8美元。很怀念几年前的物价,那时候100美元能买很多东西,现在什么都没买,钱就花没了。方粗略估算了一下,些日常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了“大概30%到40%"。

虽然从名义数据上看,过去五年的美国经济似乎表现良好,但实质上,五年的高通胀几乎抵消了所有收入的增长。对普通家庭而言,生活成本上升速度快于收入增加,消费信心受到严重抑制,甚至出现“高薪穷人”(High-income poverty)的结构性现象。
ChatGPT根据数据的分析和总结指出:
低收入群体购买力几乎未增长,甚至在2022年明显下降。
中等收入群体购买力停滞,2024年略有恢复,但与收入增速不同步。
高收入群体则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对抗通胀的能力更强。
这说明美国在过去几年名义经济增长的成果更多集中在高收入阶层,而中下层人群实际消费能力被严重削弱,造成结构性不平等。美国10%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对于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不敏感,相反他们的财富还有大幅度的增加。特朗普的大涨价,只要不会让经济陷入衰退或滞涨,不会让股市崩盘或陷入熊市的话,他们的财产实际上会得到进一步的增长。本土制造业资本的红脖子们也会因为制造业回流得到较大的利益和好处。
近十几年来,中美两国的经济学家和专家们纷纷的指出中美两国的长短处和特点。中美两国整体上有着根本不同的底层逻辑和动力学机制。
中美经济和消费的结构性特点比较:
美国通胀, 中国通缩
美国生产不足,中国生产过剩
美国物资供应不足,供不应求,中国物资供应极度丰富,供大于求
美国币多货少,中国币少货多
美国人要少花钱,少借债、多存钱,中国人要多花钱,多借债、少存钱
美国人要少搞金融,多搞实体制造业生产, 中国人要减少过分产能,多发展服务业
美元应该贬值,人民币应该升值
美国人要由奢入俭,要勒紧裤带过苦日子,中国人要由贫入富,要放开手脚多花钱
一言以蔽之,中国整体制造业生产力高度发达、产品极大的丰富,供大于求, 甚至产能过剩。而美国是股市和金融业极大的发达,泡沫巨大。美国的生产力不断萎缩,产品极不丰富, 穷的只剩下钱了。所以,中国的债务是优质资产,美国的债务因为没有同等价值的产品生产出来,或者是拥有大量的泡沫,所以债不抵资,货不抵币,价格远高于价值。所以, 美国供不应求的恶性通货膨胀将会不停的缠绕着。比如,中国2024年钢产量是美国12倍,水泥产量是美国20倍,发电量是美国2.5倍。所有其他的实体制造业建筑业等等都远远超过美国,甚至连农业,中国的人均家禽消费、水产品消费,以及青菜和水果消费都超过了美国。以下是国内媒体上星期的报道,仅仅今年一到四个月消费品品种新增加了809万种。仅仅机器人领域上下游产业链有大大小小45万家企业,一个机器人手指就有100多项的专利。

美国投资大佬Peter Schiff的话一针见血,"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美国人的生产力,我们不应该消费我们并不生产的东西。以前美元流动的机制让美国长期获得大量的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来消费,同时中国借钱给我们, 所以几十年没有通货膨胀"。但美国人太贪心太懒惰还是不断借钱不断印钞票,而没有相同价值的相应的东西生产出来。导致目前的债务失衡和现存的美元流动机制无法继续维持下去。特朗普的确看到了这一点,但他和全世界贸易国家打关税仗是开错了药用错了方法。而他号召老百姓勒紧腰带,过一段苦日子。并且努力让制造业回归美国,发展和扩大工业制造和大生产,这才是解决美国通货膨胀和财政问题的根本之道。
特朗普实际上也清楚的知道这一点,美国的现行的美元体系和美国的金融帝国是建立在一套吸血鬼模式基础上的,借新钱还旧钱的方法已经不可持续了。但可惜的是特朗普找不到正确的方法,也没有耐性来处理这个根本问题。现在特朗普要做的实际上就是要利用关税,强迫逼着降低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由贫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所以美国人这次更难撑、更难熬啊。严重通货膨胀即将到来,美国人到了勒紧腰带过苦日子,同时开始美国式大生产运动的时候了。
最后,中美贸易战的关键还在于国家的制造业和生产的实力。存在决定意识,物质生产和制造业的实力最终决定一切。货币货币,买不到货的币就是个屁,币多货少就要受通货膨胀的气,还要过缺货少货的苦日子。
Reference Link:
NYT: China-US Trade Tariffs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50519/china-us-trade-tarif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