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北齐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残酷杀戮的政权更替(七十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王琳不服陈霸先,不肯接受朝廷征召,大量制造舟舰,准备攻打陈霸先。六月,戊寅日(十一日),陈霸先派属下侯安都为西道都督,周文育为南道都督,命令他二人率领水师两万,在武昌会合,共同讨伐王琳。

   河南,河北发生严重蝗灾,北齐皇帝高洋问魏郡丞崔叔瓒说:“是什么原因招致的蝗灾?”崔叔瓒回答他说:“《五行志》说:‘时机不当,劳民伤财以大兴土木,就会招致蝗灾。’现在,陛下严令外修长城,内筑三台,蝗灾大致因此而起!”高洋闻言大怒,叫左右痛殴崔叔瓒,拔他的头发,用污浊的水冲浇他的头,然后拖着他的腿将他倒拖出去。崔叔瓒是高洋亲信崔季舒的哥哥。

   八月,甲午日(二十八日),梁敬帝萧方智进升丞相陈霸先为太傅,加授黄钺,特许殊礼,入朝拜见天子,不唱名。九月,辛丑日(初五),又晋升丞相陈霸先为相国,统领百僚,进封陈公,加赐九锡,建置百官。

   周孝愍帝宇文觉性格刚直果断,厌恶堂兄晋国公宇文护专揽大权。司会中大夫李植是早在太祖宇文泰当政时侯就已经参掌朝政的旧臣;军府司马孙恒,同样久居朝廷要职。他们二人在宇文护执政后,担心不受宇文护待见而遭受排挤,于是伙同宫伯中大夫乙弗凤,贺拔提一起到皇帝宇文觉跟前搬弄是非说宇文护的坏话。李植,孙恒说:“宇文护自从诛杀赵贵后,威权日盛,朝中谋臣老将,争相攀附,大小政事,一概都由他一人而定。依臣等观察,宇文护将会不守臣节,包藏祸心,愿陛下早日去除掉他!”孝愍帝听了颇以为然。乙弗凤和贺拔提二人又添柴加火说:“早年以先王(宇文泰)那般的天纵英明,尚且要委任李植,孙恒参议朝政,现在如果将国事托付给他二人,何患不成?况且宇文护常常自比周公,臣听说周公摄政七年,陛下岂能七年都悒悒不乐受制于他呢!”周主听了越发相信,因而屡次招引武士到后院讲习,演练擒拿招式。李植等人又企图拉拢另一个宫伯中大夫张光洛为同谋,不料张光洛出卖李植等人,把他们的密谋向宇文护和盘托出。宇文护获悉他们的密谋后,不动声色,却把李植外调为梁州刺史,孙恒为潼州刺史,从而拆散了他们的计谋。过了一段时间,皇帝宇文觉思念李植,孙恒,就数次想要召回他二人,宇文护出面阻止,流泪面谏皇帝说:“天下至亲,莫过于兄弟,倘若兄弟尚且相互猜疑,那么他人又有谁还可以相信!当初太祖因陛下年幼,嘱托臣后事,臣情兼家事国事,实在甘愿竭尽股肱之力不负所托。如果到了陛下能够亲身掌控天下的那天,威震四海,那么臣死之时,就犹如再生之年。臣只怕一旦陛下除掉臣之后,让奸佞之人得志,非但不利于陛下,还将会危害倾覆社稷,那样的话臣将会无颜见太祖于九泉之下。且臣既是天子的堂兄,又已经位居宰相,臣还会有什么奢求呢!希望陛下不要听信佞臣的谗言,疏离抛弃骨肉至亲啊!”皇帝听他这样说,就中止了召回李植等人回朝,但他心里依然对宇文护抱有猜疑。

   乙弗凤等人坐立不安恐怕夜长梦多,越发积极地推进密谋,他们定下日子,打算召集群臣入宫宴饮时候,在宴饮上拿下宇文护诛杀掉。张光洛又将这个密谋密告宇文护。宇文护于是找柱国贺兰祥,领军将领尉迟纲等商量对策。贺兰祥等劝宇文护废黜皇帝宇文觉。这时,尉迟纲总领禁兵,宇文护便派他进宫去召乙弗凤等商议政务。等到乙弗凤等人一到,立即把他们当场拿下,送往宇文护府上,并且就地解散了值宿內宫的卫兵。周主宇文觉看到宫中卫兵被撤走,感觉情形不对,宫内只剩下他独自一人,左右亲信都不在,于是他赶紧命令宫人手执兵器,把守殿门。正在部署时候,宇文护已经派贺兰祥领兵闯入宫内,当即逼迫宇文觉逊位,把他迁移到做皇帝前的旧邸中监禁起来。宇文护于是召集全体公卿会商废立大事,宇文护主张废黜宇文觉为略阳公,改迎岐州刺史,宁都郡公宇文毓入主为君。宇文毓是高祖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觉的庶长兄。公卿们都说:“此是您晋国公的家事,我们敢不唯命是听吗?”宇文护于是命令把乙弗凤等人推出宫门外斩首,另外召回孙恒,一并斩杀掉。(待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