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总参”和施里芬计划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今天,一个最残酷的真相暴露了。什么事呢?看这条消息:特朗普政府内部,已开始准备组建一个工作组,以应对万一和中国谈判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导致美国出现“供应链危机”,美国该如何办?

什么是“供应链危机”呢?如果轻点,就是物价飙升。要按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的警告,这种物价飞涨,会导致每个美国家庭至少多出5000美元的损失,还会导致至少2000万美国人失业。如果重点,那说不定就会像当年前苏联一样,货架上空空如也。到时候,民怨四起,出啥事就不知道了。

这条消息,看上去很平常,但如果仔细品味,就会觉得非常怪:之前我们一直在说特朗普2.0版,就是个草台班子,但谁都没想到,居然草台到这程度!这里就得说说特朗普想要成立的这个工作组,是个啥东东了。

我们之前讲过:贸易战,也是战争。打仗嘛,尤其是打这种向全世界宣战的超级大仗,总要有个总参谋部,事先制订好详细计划,把方方面面都想好,各种预案都制订好,对方可能出什么招,这边会回什么招的吧。

这个工作组,它的职能就类似总参谋部。照理说,你美国既然主动挑起战争,总参谋部总该早就设立好的吧?结果这条消息告诉所有人:它居然没有!居然在在战斗打响后两周,才想起这茬,才赶紧准备,想要成立它!注意哦!仅仅是“准备”!还没成立!因为美国的媒体说:目前有关成立该小组的具体情况,还未敲定任何细节,甚至连人员都没敲定,但估计应该包括这些人: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

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财政部长贝森特;

副总统万斯……

大家看清楚了:只是估计哦,可还没定下来哦!事情说到这里,对特朗普2.0版班子的草台程度,大家可能还只有个很模糊的印象,在这里,我们不妨提一件100多年前的往事,看看真正的“总参谋部”,真正的作战,是怎么做事的。

1891年,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出任德军总参谋长,刚一上任,他就不断思考一个关乎德国生死存亡的问题:未来几十年,德国怎么在法国和俄罗斯的夹击下,能存活下来?

为啥是法国和俄罗斯呢?法国之所以成为德国的死敌,是它在普法战争惨败后,不但丢掉了欧洲大陆第一陆军强国的地位,还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所以自从1871年后,法国整个国内的舆论,就是要向德国“复仇”,一雪前耻。这种情绪之强烈,到啥程度呢?连从不参与政治的科学界,都参与进来了: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通过光谱分析法,在反复确认,并且通过电解法,得到了一种全新的金属,出于一血国耻的心,他把它命名为“镓”。

就是全世界基本目前只有中国产,前年美国不乖,中国宣布出口管制之后,弄得F-35隐形战机性能大减,美军自己都不要的那种元素!“镓”这名字,是怎么来的的?源于拉丁语“Gallia”!高卢!法国这块地的古地名!充满民族主义情绪!

那俄罗斯又因为什么事,让施里芬骨鲠在喉呢?因为俄罗斯在当时的发展,实在太快了!1860 年,俄罗斯正式迈入工业化初期,到1916 年,俄罗斯的煤炭产量居然达到了1895年的4.2倍,钢铁产量更是达到了3.4倍,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高达 7%。但经济发展快,也就算了,还有一件事,让德国人更是胆战心惊!它的人口增长率,当时也在狂飙中!1897年,沙俄搞了第一次人口普查,先是其人口达1.256亿,是当时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清朝的差不多40%,等到1914年,也就是一战前,又增加到1.7亿!德国人自己的预测,更让他们胆战心惊:到1950年,俄罗斯人口将达到2.82亿,2000年俄罗斯人口将达6亿!施里芬上任总参谋长那一年,德国人才刚刚过5000万!

说到这里,大家想必,就能感觉到他心头的压力了。西边,是个实力强大,时时刻刻想复仇的法国。东边,是个人口众多,工业化飞快发展的俄国。如果两家合力,德国亡国,简直不可避免!面对这种必败的局面,怎么办?

施里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德国兵力动员的速度,远超德国和法国,可利用这种优势,抢先一步击败法国,而后调转枪口,集中力量对付俄罗斯。打它个“时间差”!但这时间差,该怎么实现呢?

德国应该大规模地,建设密集的铁路网,以便在短时间内,能迅速地将几乎全部德国军队,运送到西线,一举击溃法国!俄罗斯军事动员体制落后,时间会长达6到8个星期,如果德国能在1到2个月内,迅速击垮法国,再回头和俄国决战,胜利可能性很大!

但想法简单,做起来,其实很复杂,中间有很多细节。像施里芬发现:比利时个国家,它面向法国的边境,是不设防,但面对德国这一方,这些年却在边境,设置了很多堡垒,要攻下它们,需要很多时间。法国那边呢?更是在边境上,早就筑起了层层防线,要攻克它们,耗时很长……如果这种状况出现,则意味着这个“时间差”战略的失败,德国必然亡国。

那应该怎么办?只能死里求生!1891年,施里芬提出提一个备忘录,上面粗略地讲了自己的构想。之后他组织将领,对未来战争进行无数的演习、沙盘演练与讨论,1892年提出了更详细的第二号备忘录。但之后他发现还很不够!又是无数次的演习、沙盘演练和讨论,在2年后,又提出了第三号备忘录!之后12年,他继续疯狂地搞这件事,直到1905年12月,提出最后一份!

到这里,我们应该能看出:制订一项类似的大规模计划,绝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中间充满了无数人的心力和脑力,绝不是特朗普那种草台班子,脑袋一拍就行的!

但就算这种经过13年谋划,精磨细打的计划,最后执行情况如何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失败了。但不怪施里芬。这怪他的后任。施里芬本来的计划是:把所有德军力量,都抽调到西线,一举击溃法军,哪怕因此让德国“龙兴之地”东普鲁士因为没有军队防守,被俄军占领,也在所不惜。但他的后任小毛奇做不到,他觉得自己承担不起骂名。

施里芬计划要求德军攻入法国后,不顾后世骂名,置东线于不顾,就地夺取一切物资,以便用于德军作战。但在东线,俄军未动员就参战,完全打乱了德国的计划,俄军前锋攻入德国,烧杀淫虐,小毛奇没法不管,只能分兵东击。结果在西线没达成目标,陷于持久战。德国限于两线作战,最后败北。

为啥突然想起“施里芬计划”呢,其实是因为另一件事:特朗普的祖先,就是来自德国啊,他是德裔美国人啊,和施里芬比比,你看他办的事,有多么地不靠谱。说句难听的话:他和他那批手下的决策水平,基本和单细胞生物差不多。

他们差不多就只准备了一个剧本:美国施压,中国滑跪,然后按美国的条件谈定一个条约,美国完胜!决策前没调研; 决策时没预案; 决策后没准备……脑袋一拍,就直接上。

然后,大战开打不到十天,特朗普团队慌神了!战争不是开玩笑,贸易战也是战争!特朗普这次,居然真的只带了一张嘴巴,什么都没准备,就直接来打这么大的一场仗。

啥都不说了,这里就只能送你一句2500年前孙子的劝告吧: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无算乎?

特朗普这玩法,就是孙子讲的最贱境界,也就是“无算”啊!唉,不知道如何收场!

阿迪2000 发表评论于
老川可能随时变卦,被人嘲笑。
不过皇帝不要面子,对老百姓是好事。不然,大饥荒时代,为了皇帝的面子,村口一持枪民兵,就让你不敢出去找吃的,只好饿死。
pujing 发表评论于
太随意
spices8 发表评论于
疮普七拼八凑搞出来的草台班子把事情搞砸一点都不奇怪,这几个人除了米兰之外都是喜欢上电视台胡吹的证卷抄手,并没有一点宏观经济学和实体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比如贝森特曾经是索罗斯的副手,搞成了1998的亚洲经济危机赚了天文数字的钱。但是管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如此复杂的运作体系显然让他懵了。卢特尼克就更草包了。唯一的经济学家是米兰,可惜他的知识范围仅限于金融,缺乏实体经济里制造业零售业和民众心理学方面的经验,再加上极度的美式傲慢认为关税战可以轻易让全世界臣服。可以让所有国家的中央银行来把他们手上的美债换成100年的zero coupon无息贷款(永远不可以卖)。这样就可以继续维持美国的金融,永远疯狂发债。这么荒唐的经济政策不破产才怪呢。看看这伙人怎么收场吧
randomspot 发表评论于
货架上空空如也? 不可想像。 难道美国会沦落到前苏联那样?

有一定可能吧。 苏联当年着重发展重工业, 轻工业不行, 所以民生就不行; 现在美国是着重发展金融, 高科技。 民生产品全靠进口。

不过, 美国不会惨到货架上没东西可卖。 川普这个人最靠谱的品行就是“不靠谱”。 一句话就可以撤销关税。
新林院 发表评论于
【特朗普的祖先,就是来自德国啊,他是德裔美国人啊,和施里芬比比,你看他办的事,有多么地不靠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也是创造了最优秀的战术(坦克、机械化、闪电战、无线电联络协调),却犯了战略上最不靠谱的错误。
德国靠最优秀的战术占领了欧洲大陆以后,如果和英国不战不和,不打苏联,也许能统治欧洲大陆很多年。
可是德国犯了战略上一个最不靠谱的错误,非要蛇吞象,打苏联。结果和拿破仑一样,导致了自己的毁灭。
dong140 发表评论于
等几个星期库存的东西卖完了,老百姓买不到日用品,老川就傻眼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