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天在伦敦,也是最后一天我们的2024年欧洲行,心想总应该让我满足一下来欧洲的小小心愿吧,虽然错过了巴黎的Galeries Lafayette,但是总不能让我路过Harrods而不入吧?虽然钱包不丰满,但是万一有什么我喜欢的物件我能掏出信用卡后不觉得肉痛呢?但是然鹅,竟然有人非常之“狠心残忍”地对我说:“商店有啥好逛的,要逛你一个人去逛就得了,我们来的目的之一还没达成呢,我可不想放弃。”啥?我们来的目的?不就是玩嘛?难道逛商场不是最令人心旷神怡白相滴一个项目吗?难道我的目的不是我们的目的吗?难道你的目的就一定是我们的目的吗?我很愤慨!很郁闷!很失望!怎么有人竟然如此自私,不但不自动提出陪我去逛商场,还忍心让我一个人去逛商场?我的脸很快就沉到脖子底下去了,我的心已经掉到脚底下。本来打算就分道扬镳,我自个儿叫个Uber去Harrods,想不到这个惹我生气的人看他老婆我脸色很是不对,知道他惹毛我了,于是提出了一个他认为两全其美的方案,老公建议道:我知道你也不死心,上次没能入内,也很想再去Temple Church,不如我们一起先去教堂,然后我再陪你去逛商场如何?”
唉,这下台阶都给铺好了,我也不得不顺势抬脚下了,谁让我心底也真的想进入这个神秘的教堂内看一看,听说有些当年圣殿骑士还葬在里面。Temple Church在《达·芬奇密码》中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解谜地点,与圣殿骑士团的历史和圣杯的传说紧密相连。主人公罗伯特和索菲相信这里的骑士墓碑能够提供线索,帮助他们解开关于圣杯的谜团。
于是,在我的“大无私”精神下,我们再度启程前往Temple Church。照着我们上次走的路线,我们毫无悬念地来到了教堂的门口,这次没有小学生包场,这次我们终于可以以游客的身份入内参观这个我俩还只是从书中描绘而略知一二的教堂。大约下午三点,我俩踏入了教堂大门。一入内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堂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圆形礼拜堂,这是教堂最具标志性的部分,也是最早建成的区域。它的圆形,象征着骑士们效忠于耶路撒冷圣墓教堂。圆形的内部结构简单而庄严,柱子之间有着优雅的拱门。这里曾是圣殿骑士的主要礼拜场所。另一部分是长方形的中殿,这个部分后来于13世纪扩建,采用了更典型的哥特式风格。高大的拱顶、彩色玻璃窗和雕刻精美的细节使得中殿显得庄严华丽。
教堂内的装饰相对简约,保持了中世纪教堂的肃穆氛围。我特别留意的当然是圣殿骑士的石棺。在圆形礼拜堂内地上放置着九具石棺,但是看了教堂内的资料后,才知道这些是骑士的雕像,里面并没有死去的骑士,每具石棺都以特定骑士的形象为模型,展示了雕刻的骑士形象,他们手中握剑来象征他们的战士身份。这九具雕像中最具代表性和纪念性的是William Marshal和他的长子William Marshal the Younger的雕像。William是英格兰历史上著名的骑士和贵族,曾担任四位英国国王的顾问和护卫,他以忠诚和骑士精神著称,被认为是中世纪最伟大的骑士之一。历史记载他在1219年死去,而他的长子继承了他的领地和爵位,并踏着他的父亲的脚印继续担任英格兰王国重要的军事领袖。
我俩那天参观的时候,游客非常少,但是有一队一看就知道是专业人员在拍摄教堂内景,可能他们是在制作一部纪录片。老实说我身处这座教堂中,联想着曾经犹如电影复仇队联盟中各路无所不能勇士的骑士们,我早就把要去Harrods的想法抛在脑后。我俩静静地仔细阅读教堂四周墙上放置的有关教堂的历史,下面是我对教堂介绍的大致翻译:教堂由圣殿骑士团修建。圣殿骑士团在14世纪初被解散。圆形教堂在1162年便已投入使用,其设计是为了在伦敦重现耶路撒冷圣墓教堂的形状和神圣性。现存的圣坛部分则是在1240年添加的。圣殿骑士团既是僧侣又是战士,同时他们也是多位国王的银行家和外交经纪人。1214至1215年危机期间,国王约翰在Temple教堂设立了伦敦总部,最终导致了1215年6月《大宪章》的签署。在朗尼米德参与签署《大宪章》的人物中,有三人被葬在圆形教堂内:伟大的威廉·马歇尔一世、他的儿子威廉·马歇尔三世,以及圣殿骑士团团长艾梅里克。马歇尔家族的雕像至今仍位于此。原来教堂曾在1680年代翻修为古典风格,不过在1840年又修复为原来的哥特式,但是在二次大战中教堂受到的损坏,现在的外观是二战后修复完成的。
Temple教堂的历史实在是太悠久,但是更让我叹为观止的并不是它曾经的荣耀,而是它能与时共进,它旨在宣扬独立和人权。当我看见教堂的一角竟然挂有一张美国独立宣言的文本,我很是好奇,怎么教堂和美国独立有了联系,完全出乎我的的意料的是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签署者中有六位是Temple 的Inner 和Middle Temple的成员,其中包括在1778年成为南卡罗来纳州最高法院法官的Thomas Heyward Jr. 而在1787年更有七位Middle Temple的成员签署了美国宪法,其中包括制宪委员会主席John Rutledge,他还是美国的第二人首席法官。真的是很钦佩这些为美国独立做出贡献的Temple成员们,也更对Temple教堂支持他们的贡献有所敬意。
记得我在上篇关于Temple Church的博文中提到过黑色星期五的由来。是的,那天的由来是起源于1307年圣殿骑士团被彻底摧毁和瓦解,而那天正是在13号的星期五。那个主导摧毁骑士团的爱德华二世国王将教堂作为王室财产控制。随后,这座教堂被交给了医院骑士团,他们将圣殿租给了两个律师学院。其中一个学院搬进了圣殿骑士团先前使用的部分,另一个学院则搬进了教士先前使用的部分,两者共同使用教堂。这两个学院逐渐发展成为了Inner Temple and the Middle Temple(内殿和中殿),即伦敦四大律师学院中的两个。我们总能从历史中学到很多千丝万缕,错综复杂关系互相影响互相牵制而产生的后果,以及世人如何借鉴历史想避免重韬覆辙,可惜的是历史有时却不断重复。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关于这个教堂的历史,你可以去他们的网站。那天我们在教堂内整整待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教堂的职员客气地告诉我们关门的时间到了。来教堂之前我有些闹小脾气,觉得老公太自私不愿陪我去逛Harrods,但是来了这里后,我深深被这里的历史,建筑,设计,以及在这里曾发生过的故事吸引住了,而时间就这样一点点流走了,这时我才惊觉我们晚上还有米其林餐厅预订的晚餐,我们得赶紧回酒店梳洗一下准备前往在Soho的餐厅。也就是说这次我只能和Harrods隔空挥手,下次再见了!
下面是我用手机拍的照片做的小视频
以上文,图,和小视频都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