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bing1993

yongbing1993 名博

人民公社《赤脚医生好就是好》

yongbing1993 (2025-03-23 10:11:35) 评论 (3)
人民公社《赤脚医生好就是好》
 
 
 
 
 
 
转载《毛主席说:“赤脚医生就是好!” 》
 
出品 :北科小博士融媒体工作室
 
“隔了五十米,就看到她步履蹒跚地走过来,速度却不慢。问候的时候,与她握手,很有力量。脸上的笑容,在阳光下看,明媚得晃眼。”
 
这就我们对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王桂珍的第一印象。
 
01
 
中国需要“赤脚医生”
 
中国需要“赤脚医生”


1965年6月26日,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听取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提交的关于农村医疗现状的报告:彼时,中国的城镇人口比例很低;而国内的140万卫生技术人员中,70%在大城市,20%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

Q

悄悄提问:你知道1965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例是多少吗?

A.10.64%

C.17.98%

B.15.40%

D.17.38%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1965年,我国城镇人口比例为17.98%;A、B、D分别对应1949、1957、1970年。

听闻如此情况,毛主席勃然大怒:“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工作,而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生,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随即,毛主席做出指示:中国要培养起一批“赤脚医生”,为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农民解决卫生医疗问题。此后,无数中国农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02

赤脚医生王桂珍

1965年的秋天,尚是处在青春风华的少女王桂珍经党支部推荐参加了镇江公社开设的医学培训班。对于只上过小学的王桂珍来说,这四个月的学习无比艰难。但她没有放弃,每日刻苦学习,只因她明白能有机会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医生有多么不易。



结束四个月的学习后,王桂珍返回了生产队,一边在田间劳作,一边给村民看病。刚开始时,她的业务还有些不熟练,也曾失去村民们的信任,也曾遭遇无数挫折。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她每日下苦工,在厚厚的草纸上练习扎针,不顾脏乱恶臭的环境亲自为不修边幅的村里老人们洗澡、理发,解决老人们的大小便问题。除了这些小病,王桂珍同时承担着防疫卫生知识的普及工作,为村民普及霍乱的危害与防治。为了给村民们打预防针,她赤着脚走到田地里,就是为了做到一针不漏。

以王桂珍为代表的赤脚医生们通过努力,让五亿中国农民免受了瘟疫的侵扰,使中国各类疾病的感染率有了显著的下降,挽救了无数中国人的生命。

03

“赤脚医生就是好!”

1968年,《人民日报》转载了王桂珍等赤脚医生的事迹。毛主席看完后甚是欣慰,便在当天的《人民日报》上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此后,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学习赤脚医生、学习王桂珍同志的热潮,扎根大地、痌瘝在抱、佑护寒黎、医心赤诚的赤脚医生精神也就此流传于中国人民的精神当中。

王桂珍同志更是在此后于国庆二十周年与毛主席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在七十年代作为中国赤脚医生代表参加世界卫生大会,并做了两次发言。



电影《春苗》在《人民画报》上的宣传

197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以她为原型拍摄了电影《春苗》;2018年,浦东区委宣传部响应王桂珍的要求,于毛主席“赤脚医生好”的批示发表50周年之际建立了赤脚医生陈列馆,将赤脚医生的历史与精神永远地传承下去。



王桂珍亲笔信

04

材料1809有话说

重温这段历史,致敬王桂珍等同志的伟大事迹,同时给当前的医疗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在对比的基础上坚持真理,永葆初心,使我国医疗事业在曲折中仍不断发展前进。

博士说:小伙伴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21-2021,百年披荆斩棘,百年砥砺前行,百年党史激荡。小博士发起“百年党史接力跑”,邀请100个党支部、团支部讲述100秒党史故事贯通风云激荡的100年欢迎大家为本期主讲团支部材料1809团支部点赞加油,助力成为“人气团支部”。下一期,我们将请求是学会讲述焦裕禄的故事,敬请关注。

接力回顾

拒绝上头,要走心: 我爱你,中

64.为了这盛世,他们义无反顾!

65.天崩开局,极致运营完成奇迹翻盘!

出品 | 北科小博士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