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似鹿葱

花似鹿葱 名博

泽连斯基VS宋真宗 澶渊之盟功与过

花似鹿葱 (2023-12-14 05:18:56) 评论 (52)

2022年,那个靠一部戏登天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民调已经跌到40%以下,下一届能否当选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一般规律,国内统治受到威胁时,当权者会发动外部战争利用民族情绪转移视线巩固政权。可是泽连斯基当年还是个小泽,他不会这么想也没能力这么做。

世事难料啊。

224日的那一天,北极熊的铁蹄践踏了乌克兰的黑土地,转眼就兵临基辅城下——精明强悍的普大帝将一副铠甲亲手披在了泽连斯基身上。民调青云直上,民族英雄就这么诞生了!

一件橄榄绿T恤的泽连斯基是条汉子,他没有屈服于俄罗斯的淫威,没有临阵脱逃求一己的安全。他挺身而出,在全世界的呐喊助威中带领乌克兰人抗击侵略者。

只是快两年了,比起中国八年抗战只是万里长征才开了个头而已,战事却已经尽显疲累。

一个小国没有战略纵深,不是汪洋大海,虽然有世界上最富有最有实力的国家鼎力相助,无奈俄罗斯的大熊掌,死死地一把按住不松手。

小泽顽强可力不能逮啊!关键是喊加油递刀子送可乐的观众也想退场了。

不信?

咱举个大栗子:近日泽连斯基再访白宫,英国挪威波兰等一众国家再次表明继续援乌到底。

好久不这么表态了。

老百姓都知道一句话:缺啥吆喝啥

节骨眼又半路又杀出个纳咬金,哇呀呀另开了一个大场子,呼啦啦吃瓜群众举着牌子都跑了!

翻古书,想起了澶渊之盟。

公元1004年,辽萧太后和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并扬言要夺取河北全境。由于辽宋之前的战争经历,朝中建议宋真宗逃往金陵或成都躲避辽军锋芒。只有寇准竭力主战,并坚请宋真宗亲征。在寇准的劝说下,宋真宗被迫到澶州督战。

皇上御驾亲征,使得前线将士士气大振,就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军主将萧挞凛。

萧太后见宋朝皇帝亲征,兵临城下折失大将,老太婆权衡利弊,出了谨慎的一招:要求议和。

此时,辽国大军面临险境,如果宋真宗运筹得当,一鼓作气,有机会生擒萧太后。局势就大不一样了。

可宋真宗怂了,决定见好就收,与辽国媾和。

宋真宗就是不想打仗了。你说他畏敌如虎也罢胆小如鼠也罢,反正想睡觉有人送枕头,何不接过来?真宗准备接过橄榄枝,派大臣前去接受和议。寇准得知后苦苦上谏,无奈宋真宗一心只想媾和,朝廷多数站皇帝一边之上,甚至联合起来攻击寇准拥兵自重。寇准只得同意与契丹讲和。

小插曲:宋真宗派大臣曹利用去辽国签订澶渊之盟之际,有个底线:“迫不得已的话,岁币就是一百万两亦可!”。寇准知道后,指着曹利用怒骂:“超过三十万两,提你的人头来见我!”。曹利用护着脑袋再三讨价还价,以白银十万两、绢帛二十万匹(宋太宗、真宗时期一匹绢帛约值一千文钱),订立澶渊之盟。回到大梁之后,真宗急问金额多少,曹利用不敢直说,只竖起三根手指头。真宗以为是要赔三百万,大惊失声,脱口喊出:“太多了!”但真宗过了一会,又安慰曹利用道:“金额是太多了,但就此把事情了结也好!”待知道是一共三十万时,皇帝如释重负,转忧为喜,对曹利用大加赏赐。

长达百年的宋辽兵火终于止息,之后是一百二十年的西北无战事。

宋真宗统治的这段和平时期史称“咸平之治”(997年-1022年)。和议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长远看也有利于华夏民族的融合与经济文化的发展。

另一种评论则说,澶渊之盟是以屈辱换苟安,是宋朝屈辱外交之始。而长期和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也使得宋、辽双方兵备松弛,先后被女真建立的金国击败。

总之,说得好听点:宋真宗是和平主义者,对用兵十分谨慎;

说得不好听:宋真宗就是个怂货,畏敌如虎。

都有道理。

宋真宗真的有点怂,但是不算太昏庸。北宋政府一系列政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繁荣和国家管理完善,也为后来的仁宗盛世打下基础。

今人眼里的宋朝,人人夸赞个个向往:政治开明,百业兴旺,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更有“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理想国啊!

然而别忘了,没有哪个朝代像宋朝这么屈辱,皇帝都被掳去不毛之地,最后只能抱残守缺半壁江山!

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圈,翻书翻了一千多年,我左手矛右手盾,自己个儿打了半天,糊涂涂了。真诚求教各位——

泽连斯基和宋真宗,哪个对国家对百姓更好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