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大选结果震撼欧洲,移民政策成焦点

新林院 (2023-11-24 18:22:32) 评论 (11)

11月22日,荷兰举行大选。右翼自由党(PVV)获胜,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这个结果在荷兰造成政治地震,冲击波从震中传到整个欧洲。它的震级有多强?它相当于玛琳•勒庞当选法国总统,或川普当选美国总统。

自由党领袖名叫 Geert Wilders。今年60岁。他老爸是荷兰人,老妈有荷兰和印度尼西亚血统。

他政纲的中心是反对当前荷兰的移民政策,尤其是反对大量穆斯林的涌入。他认为“寻求庇护的海啸和庞大数量的移民”对荷兰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他大概可以被视为荷兰的川普和玛琳•勒庞。勒庞是法国最主要的反移民政治人物,她对这次荷兰自由党获胜感到鼓舞,称这一结果显示了选民日益增长的捍卫民族、国家特征的愿望。

他的政纲还包括停止对乌克兰的援助。

荷兰国内的上层精英仍然坚持声称放进大量非法移民是政治正确的,不敢跟他沾边。这一点也跟川普和勒庞很像。他在荷兰政坛已经活跃多年,过去选举结果显示有相当的民众支持,但总没到过第一位,这一点也和勒庞很像。勒庞的党也老是在法国大选得票第二。这次荷兰自由党第一次获得全国最多的选票,是靠什么取得突破?根据 BBC 分析,这显示:非法移民失控终于超过民众容忍限度,造成生活在现实中的民众不满,而生活在象牙塔里的精英仍然顽固地坚持“政治正确”的教条,执意继续敞开国门,让非法移民继续涌入,和民众严重脱节。

他领导的自由党获得最多的选票,并不意味着他一定会成为荷兰下一届首相。荷兰国会有150个席位,自由党赢得37个席位,排名第一。但是,他必须要拉拢其他一些小党加入他的联合政府,凑够76个席位,他才能当下届首相。如果其他政党为了阻挠他当首相,都不加入他的联合政府,而是和其他纲领大相径庭的政党联合起来,凑够76个席位,那他这个得票最多的党就不能执政,反而要当在野党。这似乎有违民意,但还是可能发生。有些左翼政党已经放话,由于他的移民政策,绝不跟他组织联合政府,因为他当首相就意味着“威胁到了荷兰的民主”。这是不是很荒谬?民主是尊重民意,还是固持己见抵制民意?

荷兰现任首相 Mark Rutte 宣布结束在荷兰政坛生涯,这次没有参选。有报道说,他把目光盯在了下一届的北约秘书长一职。2014年,一架满载荷兰旅客的马航客机在乌克兰东部被击落,造成大规模空难,西方认为是顿巴斯宣布独立的武装力量发射导弹所致,所以这次俄乌战争爆发以后,荷兰是欧盟里最支持乌克兰的国家之一。如果 Mark Rutte 担任下一届北约秘书长,估计他会对俄国采取相当鹰派的态势。

Mark Rutte 也辞去了现在执政的人民党领袖的职位。接替他的是原籍土耳其的 Dilan Yesilgöz-Zegerius。人民党政治立场属于中间偏右。Geert Wilders 原本觉得两党政治立场相距不是最远,希望人民党能加入他的联合政府。可是 Dilan Yesilgöz-Zegerius 已经宣布拒绝参加自由党的联合政府。 这让 Geert Wilders 很失望。也算他倒霉吧。人民党政治立场虽属于中间偏右,但今年正好赶上了一个原籍土耳其的党魁,和反移民的 Geert Wilders 合作,恐怕心里会堵得慌。

现任首相 Mark Rutte 的人民党在上届大选中排名第一,但也只赢得34个席位,比这次自由党赢的席位还少。Mark Rutte 在上次胜选以后也是花了不少力气拉拢小党加入他的联合政府,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组阁成功。看这次 Geert Wilders 要花多少时间吧。Geert Wilders 为了拉拢小党加入他的联合政府,不可避免地会软化他的一些政治纲领,如反对非法移民,反对军事援助乌克兰,等等,都可能做出一些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