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页
新闻
读图
财经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时尚
旅游
影视
博客
群吧
论坛
电台
热点
原创
时政
旅游
美食
家居
健康
财经
教育
情感
星座
时尚
娱乐
历史
文化
社区
帮助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刘心武:晚风拂柳笛声残
刘心武:晚风拂柳笛声残
2023-06-13 09:56:37
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首页
文章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Original
刘心武
夜光杯
2023-06-13 02:01
在我的记忆里,郑振瑶那如花似玉的青春美貌,定格在1962年的《人民画报》封面。
北京东四邮电局是我的福地。1958年我第一次投稿命中,稿子是在那里投寄的,过些时候在邮电局陈放新杂志的架子上,发现当年第13期《读书》杂志的封面提要,赫然出现我的名字,立即买下5本,好高兴!现在总有年轻人问我:《读书》杂志不是1979年才创刊的吗?我不清楚1958年的《读书》与21年后的《读书》有怎样的渊源,反正那时候确确实实有《读书》杂志。我最近从孔夫子旧书网上购得1958年《读书》的合订本,抚摸着刊发我文章那期的封面,犹如抚摸着少年时代我的旧照。
1977年我投寄《班主任》给《人民文学》杂志,起初是在东单邮电局,柜台里的工作人员检验后,非要我把稿子和给编辑部的信函分开投寄,我赌气没寄,数天后到东四邮电局去寄,没有再被那样要求,顺利寄出,后来《班主任》刊发了出来。
但我现在要回忆的是,我经常去东四邮电
局期刊售卖的货架前观望。1962年,我20岁了,发现最上一格放着新的《人民画报》,好宽阔的封面,上面印着一个古装大美人的特写,呀,认出来,是中央实验话剧院郑振瑶扮演的,话剧《桃花扇》中的女主角李香君。毫不犹豫,立即买回一册。这期画报我当然从封面一直看到封底,但最让我动心的,还是封面上郑振瑶饰演的李香君。
或许有人会问:是你那时的梦中情人吧?还真不是。那时我已经历了初恋,牵动我情愫的,是她赠我的一套铜版画,画上是欧洲古典建筑。青春期对美的追求,对爱的向往,那内心的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美的追求,爱的向往,是跟阅读文学作品、观剧、看电影、看美展,紧相关联的。郑振瑶比我大六岁,是当年中央实验话剧院的台柱子,她刚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分到剧院就担纲了俄罗斯古典名剧《大雷雨》中卡特琳娜一角,接着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排演《文成公主》,田汉编剧,金山执导,资深演员吴雪饰演松赞干布,特邀她去扮演文成公主,她不负众望,演得栩栩如生。
接着就又在本院的重点戏《桃花扇》里,出演李香君。这几个剧我都看过。那时没有粉丝一说,但我实质上就是她的骨灰级粉丝。她大红大紫的时候,不过二十四五岁。
195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把杨沫的《青春之歌》搬上银幕,我听到消息,总觉得应该找郑振瑶出演林道静,相貌、气质都契合,而且,后来成功出演林道静的谢芳,还比她大一岁。但她整个青春期,都未能登上银幕。记得1963年我在人民剧场观看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的,阳翰笙编剧、舒群执导的话剧《三人行》,其中青年女性石晓芬,是她扮演的,至今那阳光靓丽的形象还宛在眼前,但最近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查到,有当年演出的说明书在卖,那上面石晓芬一角的扮演者只有一个名字:肖驰。是我记忆有误吗?
说到肖驰,当年我也是她的粉丝,她在意大利哥尔多尼的《女店主》、欧阳予倩的《黑奴恨》中都演女一号,非常出彩。肖驰比郑振瑶略大。记得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过一部农村题材喜剧片《金铃传》,里面的女一号兰英就是肖驰扮演。现在从网络上查《金铃传》,出现一大溜演员头像,却偏偏没有肖驰。这说明光凭互联网上杂驳的信息,是很难厘清历史真相的。
我想,应该是《三人行》中石晓芬一角,本来只由肖驰扮演,但我看的那一轮演出,改由郑振瑶扮演。而互联网上关于《金铃传》的资料,忽略肖驰,大概与肖驰后来无论在舞台上还是银幕上都相对沉寂有关吧。
1963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孙敬执导《桃花扇》,李香君的不二人选,是郑振瑶,那年她二十七岁。但片方联系到她,她已身怀六甲,结果请王丹凤来演,演技没得说,形象也颇艳丽,但王比郑大十二岁,已经逼近四十岁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电影《艳阳天》《第二个春天》《南海长城》都翻来覆去折腾了许久,才艰难面世,演员换来换去,成为常态。郑振瑶终于得到在《闪闪的红星》中出演冬子妈的机会,她好珍视,去革命老根据地体验生活,努力进入角色的内心,斟酌每一场戏的呈现,但是,第一批样片出来,她就被否定掉了,说她形象缺乏应有的斗争性。后来那一角换成由李雪红扮演。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郑振瑶才终于登上银幕。她第一部片子《飞行交响乐》没有打响。但198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吴贻弓执导改编自林海音同名小说的《城南旧事》,请她出演宋妈一角,她以精湛的演技,夺得国内金鸡奖和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配角奖。
《城南旧事》1982年拍成,年底先赴马尼拉参赛,影片获得最佳故事片奖,导演吴贻弓和郑振瑶都去马尼拉参加了电影节活动。到1983年,该片才在国内公映,好评如潮。
198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我的中篇小说《如意》搬上银幕,黄健中执导,厂里本来想让谢芳饰演其中格格一角,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李纬正好在北影演完《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想演其中石大爷一角,黄健中坚持要李仁堂演石大爷,要郑振瑶演金绮纹即格格一角。我这才和1962年《人民画报》第3期的封面女郎谋面,并且有了比较亲密的接触。那期间我家电话铃响,常会是乐呵呵的声音:“我是格格……”
《如意》是一部典型的文艺片,慢节奏,缓抒情,唯美,深沉,但多有人认为是黄健中的杰作,而郑振瑶饰演的格格,被众多评论赞叹,有篇评论说,当她道出离不了故土那段台词时,脸上的毛细血管渐次泛红,体现出从内心呈现到外表的高超演技,那特写镜头令人终生难忘。
那一年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来北京选片,选中《如意》作为那一届电影节开幕式放映片,并在电影节举办谢晋电影回顾展,电影局组成一个中国代表团赴法,谢晋为团长顺理成章,但《如意》的男一号女一号演员,李仁堂和郑振瑶,竟都未派,派我去,说是主办方看了片子觉得文学基础甚好,点名邀我,另外又派《如意》中饰演格格丫头秋芸的陶玉玲去,说是郑振瑶刚去过马尼拉,已用过一次出国机会,我很为郑振瑶遗憾。当然,后来在法国,我跟陶玉玲相处得很好。
郑振瑶登上银幕,已经四十多岁,只能扮演中年妇女,甚至宋妈那样偏老的角色。她那如花似玉的青春美貌,定格在1962年的《人民画报》封面。真个是晚风拂柳笛声残。但她的演技愈加炉火纯青,2004年,她凭借《美丽上海》获得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她晚年因病被女儿接到澳大利亚照顾,2023年5月22
日在那里仙去。我已在网上购得1962年《人民画报》第3期,在网上重看了《如意》,格格啊,你在天堂一定依然静美如荷。
无更多数据
登录
后才可评论.
今日热点
勿忘国耻,参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一游龙江(4)
世界在我心中
产妇死在我的手上…
歲月沈香
回国流水账1–沪上36时辰
笨鱼看世界
吴瑛教授的耶鲁毕业生女儿首次面对媒体
雅美之途
醋:一种安全、环保、高效的除草剂
彩烟游士
亲历德州大洪水
朱头山
甘肃天水幼儿园集体铅中毒事件不得不说的话
luren_1970
2025环冰岛自驾 (3)- 黑沙滩、冰河湖
快乐旅途
看儿子参加《危险边缘》电视节目
风城黑鹰
一组老照片
毛囡
反对“两个凡是”及华国锋的是是非非(连载1)
江天云月
山高谷深,观光列车最懂瑞士
秋立
總是念著母親造的菜
金扇玉郎
牛市有多高?----认知差来定
木子力_
一周热点
我家后院子的花草瓜菜都长疯了!
mychina
又参观了一个老人公寓
帕格尼尼
人间清醒与人间糊涂
多伦多橄榄树
中年丈夫失业的唏嘘
BeijingGirl1
进攻伊朗犯了战略错误
朱头山
吃得就是任性!国庆节挑战105磅巨无霸汉堡
爪四哥
国内的美好生活 - 高铁和滴滴打车
匆匆走过
在美国坐火车的体会
net422003
人生不是拼爹游戏,认知才是王牌
康赛欧
勿忘国耻,参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一游龙江(4)
世界在我心中
2025回国 年轻人躺平(图)
菲儿天地
举国震惊:一场家宴,竟是一次生死劫!
麦姐
美国梦碎:精英女儿出圈了。。。
岸沚汀兰
以色列——被逐出欧洲家园犹太人的无奈归宿(二)
橡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