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成功定律”真的成立吗?

打印 (被阅读 次)

1. 一万小时定律真的成立吗?

 

 
2008年,Malcolm Gladwell在他的超级畅销书《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中,提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天才之所以光彩夺目,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久的努力。
 

?

 
多久呢?一万小时。在任何领域,想从平凡素人变成顶尖专家,最有效的方法是坚持不懈地付出一万小时的努力。
 
比如说,一名学生从五岁开始学小提琴,起初每周练两小时,九岁起每周练六小时,十二岁起每周练八小时,十四岁起每周练十六小时,二十岁起每周练三十多小时,二十来岁崭露头角时必然已经积累了一万小时的训练。
 
又比如比尔·盖茨。他十三岁接触电脑学习编程,七年后创建微软时,已经进行了超过一万小时的程序设计。
 
一般来说,如果每周花二十小时练习某种技艺,每年练习一千小时,坚持十年,而且假定这一万个小时不是随随便便、潦潦草草,也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刻意训练,你便可以成为专家。
 
一万小时定律一出炉,便广为流传,因为它对渴望成功和渴望孩子们成功的普通人极有吸引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达到顶级水平,无他,只要心无旁骛地砸一万小时进去!
 
可惜的是,世界上的事情从来不是这么简单。一万小时定律墨迹未干,就有人提出质疑,戴维·伊普斯坦(David Epstein)的畅销书《广度:为什么通才能在专业化的世界中取胜》(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伊普斯坦在《广度》中指出,学习环境分“善意”(kind)和“恶意”(wicked)两种。“善意”的环境里规则清晰,反馈准确及时,比如下国际象棋,打高尔夫球,学乐器,“恶意”的环境则规则不清晰,信息不完全,学习者不能及时得到准确反馈,比如赌博、投资、创业、选择职业。
 
在善意的学习环境中,一万小时定律基本成立,因为每小时的练习都能带来准确的反馈,让你改进和打磨技艺。但在恶意的环境中,一小时一小时的练习和积累并没有多大意义。
 
在我们一生遇到的学习环境中,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一门技艺等少数场景外,绝大部分是恶意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要解决什么问题都不清楚,问题有极大的复杂性,埋头花一万小时不是关键。这时知识的深度固然重要,但光有深度是不够的,还需要另一个维度:广度。
 
2. 世界上唯一的一把锤子
 
《广度》是一本比较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可以说是专才和通才——利弊的书。深度和广度,专才和通才,并不是什么惊世骇俗、惊天动地的课题,但《广度》提出了好些以前没听过的见解,很有新意。
 
 
比如说,专家们经常对选举结果、股市走向、国际形势发展等复杂问题做出错得离谱的预测,对此我们见怪不怪。预测本就是技术活,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早就说过,“预测是很难的,尤其是关于未来的那一种。”但奇怪的是,非专家在对类似复杂问题进行预测时,往往有比专家更好的表现。
 
2005年,某情报研究机构组织了一场预测比赛,参赛团队要对“某欧盟成员国会在某个日期前退出欧盟吗”、“日经指数能否在9500以上收盘”等棘手问题做出预测,结果由一群兴趣广泛但没有特定背景的聪明的自愿者组成的团队,在长达四年的比赛中经常比专家组成的团队预测得更准确。
 
伊普斯坦分析说,专家的弱点并不仅仅在于他们对专业外的领域缺乏了解;有时恰恰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投入太深,看问题才有了盲点。他们为了著书立说,爱建立整洁漂亮的理论体系,即使该体系跟复杂的现实略有出入也在所不惜;有一句谚语说,如果你手里拿着一把锤子,眼前的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钉子。一辈子研究同一个问题的专家,也有把自己的专业当成世界上唯一一把锤子的倾向。
 
比如说,心脏病学家习惯用支架治疗胸痛,即使在不合适的情况下也会条件反射地进行这项手术。而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心脏病专家年会期间,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反而有所降低。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心脏病专家忙于开会,没时间进行那些效果可疑的手术。
 
当然伊普斯坦也不是要否认专家的专业技能。社会显然需要专家,他们对自己领域的深入了解是宝贵的财富。但他在书中举了大量例子,论证了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面对异常复杂的问题时,因为思路开阔,因为拥有看似不相干的知识来刺激自己的头脑,通才往往比专才更有优势。
 
3. 毅力有可能太多吗?
 
《广度》这本书内容驳杂,从商业、创新、教育等不同方面论述了广度与深度相比具有的优势。但其中最有意思的可能还是跟教育和成长相关的那一部分。
 
 
前面提到的对一万小时定律的重新审视就是一个例子;还有一个例子,则涉及教育者们这些年里众口一词地吹捧的“毅力”。
 
我们的教育强调毅力在成长中的巨大作用。201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Angela Duckworth的畅销书《坚毅:释放激情与坚持的力量》(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一书,更是把对毅力的崇拜推向了新的高度。
 

 
但伊普斯坦说,毅力虽是好东西,却不能太多。永不言退,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并不总是一种美德。道理很简单:世界上的技艺成千上万,可以走的人生道路数也数不清,你怎么知道自己选的这条路是对的呢?
 
《广度》讲了好几个三番五次改变人生道路的名人故事,其中一个是梵高。梵高当画家前做过牧师、书店职员、艺术品交易员、传教士。他对每一份工作都很投入,却总觉得这份工作不对劲。直到年近三十,他开始认真学习绘画,才找到真爱。在短暂生命剩下的七年里,他创作了那些我们熟悉的脍炙人口的不朽画作。
 
如果梵高从事其他职业时更有毅力,坚持不懈,绝不改行,他便不会找到画画这项他真正热爱、也真正拿手的事业。
 
而且这种弯弯曲曲的人生道路,这些放弃和退让,并不一定是浪费时间,而是无意中拓宽了人生的广度。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正如《广度》一书从各方面论证的,在面对异常复杂的问题时,广度可能比深度更有用。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将这种人生道路的走法称为“将点连起来”。十多年前,他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中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时就说,很多以前以为不相干的经历,后来都显示了它们的价值。比如大学退学后在校园闲逛时,他旁听了一门书法课。这门课中学到的知识,在他多年后推出麦肯塔西电脑的用户界面时发挥了作用。
 
4. 适合自己,比抢先起跑更重要
 
对世界上99.99%的人来说,人生目的不是当小提琴家,也不是成为一名国际象棋大师,而是有一个健康快乐成功的人生。要实现这个目的,最要紧的不是通过一万小时的练习获取某种技能,而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并不容易。开放的头脑,宽广的知识,随时愿意调整人生方向的心态,可以提高成功的概率。
 
有很多优秀的运动员,比如伊普斯坦在书中提到的网球明星费德勒,少年时代就广泛涉猎各种运动。从这些运动中得到的经验,帮助他们找到了自己最爱的运动,而且使他们在从事该运动时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很多优秀的音乐家在自己擅长的乐器之外,也在早期接触过大量其他乐器。这一方面加深了他们对音乐和乐器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在不断的比较中最终确定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乐器。
 
对我们这些幼时并未在任何领域显示惊人才华、人生道路完全开放的普通人来说,要探索的方向更多。即使我们因侥幸或无奈而确定了某个大致方向,在这个方向内也有很多空间,让我们不断探索和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不断寻找跟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更匹配的方向。
 
但这种探索直接挑战了如今流行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比同龄人抢先一步的教育理念。
 
一个父母可能在孩子四岁时打算把他培养成一名钢琴家,但在孩子十岁时发现他更爱小提琴;又或者你在20岁时想成为一名医生,25岁时却发现自己只对研究人类学感兴趣。
 
每一次改变方向,重新出发,都是放弃自己好不容易获得的先发优势。每次开始一种新的探索,都是加入这个领域的先来者,成为他们当中的后进者。
 
如果你对起跑线的概念过于执着,你对这样的探索可能会很不情愿。
 
但比别人早起跑两年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真正的优势。
 
5. 多一点耐心,少几分焦虑
 
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关注个人成长的人尤其是关注孩子成长的父母经常感到无所适从。我们经常听到各种相互矛盾的信息,永远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前几年还被奉为圣旨的理论,过几年就如同敝履一样被丢弃。
 
 
比如说,有一天我们听说一万小时定律是成功异类的不二法门,过几天我们听说这个定律已经被推翻;有一年我们听说毅力可以将人生潜能释放出来,第二年我们又被告知毅力过于强大也有它的危害。
 
这里的教训就是,一种理论即使听起来有道理,也要自己仔细想一想,也要听听有没有相反的说法。即使打算采用,也要稍稍打个折扣,不要走火入魔,用力过猛,把它当成人生唯一的真相。
 
而且,在相互矛盾的理论中,我宁愿接受更符合自己个性和价值观的那一套。
 
比如伊普斯坦在《广度》中提出的理论。
 
专业人士当然令人尊敬,对社会贡献也很大。我自己也是专业人士。获得深度,在专业上获得越来越高的成就,也曾经是生活最重要的目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了世界上有趣的事情很多,才对广度有了更大兴趣。
 
不管怎么样,一个阅历丰富兴趣广泛的人,一定比一个只对一个狭窄领域钻研很深却对其他东西都无感的人更有趣。
 
而伊普斯坦的书告诉我们,这样的人不只是有趣而已,而且在判断力、创新力等方面确实有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我对《广度》这本书比对《异类》和《坚毅》更喜欢。它让热衷于个人成长的人有了无穷无尽的努力目标,赋予了这些努力更多社会价值,而且也让那些纠结于孩子是不是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多了一点耐心,少了几分焦虑。
 
_____
 
 
 

点击阅读相关文章

 

米娅为什么离开了投资银行?

 

怎样做一个理直气壮的硅谷生活家

 

物质过剩的时代,什么东西才最珍贵?

 

 

 

——— 长按/扫描关注 ———

 

 

维立 发表评论于
“一万小时大致是五年时间,这么长时间足可以让你在领域里或者所局限的环境里里成为第一流的”这个论断太模糊,要证实或证伪都不容易。很显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在自己的领域努力五年后并没有成为第一流;当然你也可以把“第一流”的定义略作修改(Gladwell在他的书中所举的第一流的例子都是些光彩夺目亮瞎眼的人物),或者说这五年里这些人没有进行“刻意的训练”。



iced91030 发表评论于
回复 'westshore' 的评论 :

I was going to say that.
westshore 发表评论于
一万小时大致是五年时间,这么长时间足可以让你在领域里或者所局限的环境里里成为第一流的。并不是说你会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而是你环境里第一流的,比如你公司里你从事的领域。
这事情并不难证明。
霸天虎 发表评论于
有感,我们一边要求健康快乐,一边要求勤奋刻苦。好像是矛盾的,看了你这篇文章,思路清晰了些,我们在教育下一代时,最终目标时希望下一代健康快乐,因为我们知道,再好的职业,再高的薪水,也不如健康快乐重要,但是我们又害怕自己孩子的生存能力,所以我们要求他们勤奋刻苦,这样他们长大后有能力快乐。可是快乐时靠有能力的来的嘛
nightrose 发表评论于
多谢推荐,我也会去看
7grizzly 发表评论于
Great review! I think I'll read "Rang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