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对第五层次的追求

一剑飘尘- (2015-03-17 12:20:12) 评论 (24)

一剑飘尘

许多人知道马斯洛(Maslow)的层次需求理论:生理、安全、社交(情感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社会中一般人只能达到第三个层次的满足。有些人能够达到第四个层次。但是,想攀登第五个层次,也就是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特立独行、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就非常难了。

在实现了前面三个层次的需求以后,向第四个层次的攀登,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这也是社会中常见的一个社会地位的阶梯。但是到了去攀登最后一个层次的阶梯的时候,可能第四个层次所包含的获取社会地位并由此获得尊重,反而会成为自我心理突破的绊脚石。

这里,我想到了汪精卫。在中国现代史上,国共两党都把汪当作汉奸看待。但是在我看来,汪精卫和日本人合作,恰恰是在实现他的第五个层次的需求。而他对于这个自我实现的追求,恰恰是在抛弃了第四层次中社会尊重这块基石的基础上,实现的。

看汪精卫的历史,他在和日本人合作之前,一直就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而且,已经成为国民党中国,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他不仅仅是达到了第四层次的需求,而且在一般人眼中,也是完成了第五层次的自我实现。他和日本合作,并不会提高他的历史地位,相反,他走到了中国主流文化的反面。对于他这样一个“引刀成一快,莫负少年头”的大英雄来说,不是不知道和日本人合作,对于自己历史地位的危险性。那么他为什么还要铤而走险?

就如他在离开南京去河内,走上和日本人合作的道路时,给蒋介石发了著名的电报:艳电。从这份电报中看,汪精卫并非单纯投靠日本,而是和日本属于平等的谈判。他所期望、或者说日本人答应的,是日本从中国的撤军。不怪他太太陈璧君在日本投降以后受审的时候反问:汪先生成立南京政府,都是从日本人已经占领的土地上收回来的国土,何谈卖国?

所以,许多中国人一提到卖国,就打了鸡血。网上单有一点点言论不认同中国、认同中国文化,就攻击对方汉奸。这是根本就没有脑蛋白的行为。卖国的人,手里首先要掌握了国。汪精卫和日本人合作,不过是带了一些国民政府中的失意官僚而已。哪里有一寸国土,可以卖?

历史披露的事实,抗日战争时期,蒋、汪、毛三方,无一方没有和日本人沟通过。我当然不会指责他们这样的做法。从政治领袖的角度,他们这样做是无可厚非的。当然,最终的选择,还是要看他们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相对而言,蒋是完全站在民族的立场上,这与他当时的地位是相匹配的。毛,显然是站在一个流寇的立场,完全不顾民族大义。而汪呢?其实也是站在了民族的立场上,这与他一贯的思想是一致的,因为这就是他的第五层次的需求。

可以说,汪为了自我实现,抛弃了既有的荣华富贵。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汪不出面,日本也还是能够找到其他的汉奸出面组织政府,那也许是更坏的结果。比如当时的华北伪政权,就根本没有和日本人讨价还价的筹码。而汪,却坚持了几点关键原则,比如汪政府的军队不出面和蒋的军队打仗,不做兄弟相残的事情。日本人也无可奈何。从另一点上说,汪政权的建立,让中国也多了一项选择。如果不是两年后,日本偷袭珍珠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根本就不是日本人的对手。汪政权至少为中国保留了一种选择,不至于像明末一样被满清灭国。

从对汪精卫一贯的行为分析,他并不是一个对权力孜孜以求的人。历史上,他几次辞职出游。与其说汪是政治家,不如说他是一个误入了政坛的文学家。他有刺客的激情,却少了政客的权谋。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在已经获取了那么大的历史定位的情况下,还义无反顾走上一条可以称为舍生取义的道路。诚如他的名字所预言的:精卫填海。虽然希望渺茫,前途不测,但是这是他自认的命运。这就是他的第五层次!

因为最近在我所处的网络世界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感同身受!特作此文!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一剑飘尘
第一部关于六4天安门屠杀的长篇小说、禁书《天安门情人》作者
微信:alexlu68 ; 文学城博客:一剑飘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