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海外博客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热点
  • 原创
  • 时政
  • 旅游
  • 美食
  • 家居
  • 健康
  • 财经
  • 教育
  • 情感
  • 星座
  • 时尚
  • 娱乐
  • 历史
  • 文化
  • 社区
  • 帮助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尹末冬:斗蛐蛐(有23幅照片)

尹末冬:斗蛐蛐(有23幅照片)

2009-04-04 22:26:50

二野

二野
二野,居于南美,正宗华人也。
首页 文章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07年10月21日我到北京十里河华声天桥市场,尚未走入销售蛐蛐的区域,就听到了一阵阵清脆的蛐蛐叫声。今天下午四点,将在这里举行一次斗蛐蛐的比赛,因为从未看过这样的比赛,所以我一边看比赛一边把我感兴趣的画面通过相机进行了记录。

      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它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

      蟋蟀又名"促织"、"趋织",在北方的俗名叫蛐蛐,善鸣、好斗的天性让斗蟋蟀的历史从唐代就开始拉开,到宋代时大行天下。在民间渊源深远,曾一度是宫廷盛行的游戏,被视为高雅的玩乐。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一篇《促织》,讲述的就是斗蟋蟀的奇事。想要斗蟋蟀,一定要捕捉到好的蟋蟀。

     斗蟋蟀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清代时,活动益发讲究,先蟋蟀要求无"四病"(仰头、卷须、练牙、踢腿)外观颜色也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体形雄而矫健。蟋蟀相斗,要挑重量与大小差不多的,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菣草或马尾鬃引斗,让他们互吹较量,几经交锋,败的退却,胜的张翅长鸣。这项活动自兴起之后,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又从民国至今,前后八九百年的漫长岁月。这一活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长兴不衰,呈现出年甚一年的趋势。

      据玩家说:"咱们中国武术有各种套路,而蟋蟀格斗也有‘套路'。两雄交锋如果只要对方仅仅一碰牙就可将其摔了出去,使对方根本无法靠近自己,有人形容这种斗法像一阵风从口中吹出,吹跑对方,称之为‘吹夹';与‘吹夹'相反,若一开始就可把对方死死咬住不放,一直往后拖,最后对方不得不忍痛逃离,称之为‘留夹';若一开始将对方的牙齿猛力钳住,继而左右快速甩头,荡来荡去,使对方无还击的余地,称之为‘荡夹'。此外,还有‘背夹'、‘攒夹'等多种格斗‘拳法',蟋蟀也是一个功夫高手。"
        古人玩蟋蟀有三个境界:一称"留意于物",如贾似道之流,玩虫误国;二称"以娱为赌",把斗蟋作为赌博手段,这是"贾之流毒";三称"寓意于物",此为最高境界,多文人雅士所为。"听其鸣,可以忘倦;观其斗,可以怡情。"只有后者才能使斗蟋蟀成为陶冶情趣、修身养性的娱乐。

      我在拍摄现场和几个玩家聊天,他们对山东货的评价很高,因为山东蛐蛐因在近几年的各种比赛里获胜的大都是山东蛐蛐,现在玩家几乎人人都认山东蛐蛐。他们说山东的蛐蛐---个儿大、牙硬,而且斗起来还机灵,即使个头一样大,咱本地蛐蛐也斗不过山东蛐蛐,有人甚至笑称:如果谁手里没有几只好的山东货,那就不叫玩蛐蛐。

      据资料介绍,山东蟋蟀善斗、剽悍的个性和当地的土质、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山东省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区,当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地表植物茂盛,加上发达的传统种植业,为蛐蛐提供了大量的"口粮",这就具备了蛐蛐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数量上要远超北京。而山东宁阳一带土质为钙质褐土,含钙量高,蟋蟀长得更大,骨架更结实,牙齿更大更坚硬,在争斗中常处于上风。

     秋天,正是各地玩家开展斗蟋蟀比赛的最佳时期。

比赛的会场

每只蛐蛐都要称体重啊

专门用于量体重的秤

认真记录

完成工作后的喜悦

各就各位,准备开练!

让我再看一眼吧,我的心肝宝贝!

签字确认

您还得交点银子!您别急,漫漫的掏!

台上台下都在侃!群众运动吗,就应该互动才对。

上桌了,准备好了,就要开始了!

最后的检录!

裁判和观众到场

铺上白纸,摆上比赛用的器皿。

准备好蛐蛐探子。

开始进行热身了,把它们的激情给挑逗起来。

打开中间的挡板,正式开斗!

因为我考虑在蛐蛐格斗中最好不要干扰它们,所以没有再用闪光灯拍摄。

本文来源:尹末冬


 
博主已关闭评论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今日热点

  • BeijingGirl1真的被封号了吗?硅谷居士
  • 从移民到总统, 祝你生日快乐BeijingGirl1
  • 印度裔纽约市长候选人以黑人身份申请哥大雅美之途
  • 真正减税厉害的五条,地主应该可以用上第二和第五条,哈哈BrightLine
  • 春暖花开的中国之旅26 — 回国杂感AprilMei
  • 吓人!半夜三更,警察来干啥?山里人家168
  • 美国住院医结业典礼BeautyinAutumn
  • 2025美食篇21:几款素食亮亮妈妈
  • 卑微的爱mayflower98
  • 油菜花儿盛开的加拿大粮仓polebear
  • 蔡澜,一个风流不下流的才子!朱头山
  • 【 我要坦白】失败于犹豫和女人们的勇气之中xia23
  • 形而上学畅想 - Meta泛滥来罘
  • 大姐带我看考古花似鹿葱

一周热点

  • 在美国拔罐帕格尼尼
  • 从移民到总统, 祝你生日快乐BeijingGirl1
  • 我的闺蜜都比我美多伦多橄榄树
  • 新总理认怂 非全然跪舔hgwzx
  • 退休族别买的九款车谦谦美君子
  • 它曾抵挡箭矢,如今抵挡遗忘 (多图)康赛欧
  • 伊朗女生、韩国女生、加拿大女生:做爱彼迎民宿教育了我SUDreamers
  • 以色列——被逐出欧洲家园犹太人的无奈归宿(一)橡溪
  • 2025回国 拍电影 香港最接地气的地方(图)菲儿天地
  • 究竟有多少人实现了财务自由?硅谷居士
  • 一个去菜场买菜都要照镜子的人翩翩叶子
  • 吴瑛教授家人起诉美国西北大学雅美之途
  • 终究被女儿嫌弃了广陵晓阳
  • 沉痛悼念老同学孙必如李培永
尹末冬:斗蛐蛐(有23幅照片)
切换到网页版
二野

二野

尹末冬:斗蛐蛐(有23幅照片)

二野 (2009-04-04 22:26:50) 评论 (0)
 

      2007年10月21日我到北京十里河华声天桥市场,尚未走入销售蛐蛐的区域,就听到了一阵阵清脆的蛐蛐叫声。今天下午四点,将在这里举行一次斗蛐蛐的比赛,因为从未看过这样的比赛,所以我一边看比赛一边把我感兴趣的画面通过相机进行了记录。

      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它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

      蟋蟀又名"促织"、"趋织",在北方的俗名叫蛐蛐,善鸣、好斗的天性让斗蟋蟀的历史从唐代就开始拉开,到宋代时大行天下。在民间渊源深远,曾一度是宫廷盛行的游戏,被视为高雅的玩乐。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一篇《促织》,讲述的就是斗蟋蟀的奇事。想要斗蟋蟀,一定要捕捉到好的蟋蟀。

     斗蟋蟀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清代时,活动益发讲究,先蟋蟀要求无"四病"(仰头、卷须、练牙、踢腿)外观颜色也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体形雄而矫健。蟋蟀相斗,要挑重量与大小差不多的,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菣草或马尾鬃引斗,让他们互吹较量,几经交锋,败的退却,胜的张翅长鸣。这项活动自兴起之后,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又从民国至今,前后八九百年的漫长岁月。这一活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长兴不衰,呈现出年甚一年的趋势。

      据玩家说:"咱们中国武术有各种套路,而蟋蟀格斗也有‘套路'。两雄交锋如果只要对方仅仅一碰牙就可将其摔了出去,使对方根本无法靠近自己,有人形容这种斗法像一阵风从口中吹出,吹跑对方,称之为‘吹夹';与‘吹夹'相反,若一开始就可把对方死死咬住不放,一直往后拖,最后对方不得不忍痛逃离,称之为‘留夹';若一开始将对方的牙齿猛力钳住,继而左右快速甩头,荡来荡去,使对方无还击的余地,称之为‘荡夹'。此外,还有‘背夹'、‘攒夹'等多种格斗‘拳法',蟋蟀也是一个功夫高手。"
        古人玩蟋蟀有三个境界:一称"留意于物",如贾似道之流,玩虫误国;二称"以娱为赌",把斗蟋作为赌博手段,这是"贾之流毒";三称"寓意于物",此为最高境界,多文人雅士所为。"听其鸣,可以忘倦;观其斗,可以怡情。"只有后者才能使斗蟋蟀成为陶冶情趣、修身养性的娱乐。

      我在拍摄现场和几个玩家聊天,他们对山东货的评价很高,因为山东蛐蛐因在近几年的各种比赛里获胜的大都是山东蛐蛐,现在玩家几乎人人都认山东蛐蛐。他们说山东的蛐蛐---个儿大、牙硬,而且斗起来还机灵,即使个头一样大,咱本地蛐蛐也斗不过山东蛐蛐,有人甚至笑称:如果谁手里没有几只好的山东货,那就不叫玩蛐蛐。

      据资料介绍,山东蟋蟀善斗、剽悍的个性和当地的土质、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山东省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区,当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地表植物茂盛,加上发达的传统种植业,为蛐蛐提供了大量的"口粮",这就具备了蛐蛐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数量上要远超北京。而山东宁阳一带土质为钙质褐土,含钙量高,蟋蟀长得更大,骨架更结实,牙齿更大更坚硬,在争斗中常处于上风。

     秋天,正是各地玩家开展斗蟋蟀比赛的最佳时期。

比赛的会场

每只蛐蛐都要称体重啊

专门用于量体重的秤

认真记录

完成工作后的喜悦

各就各位,准备开练!

让我再看一眼吧,我的心肝宝贝!

签字确认

您还得交点银子!您别急,漫漫的掏!

台上台下都在侃!群众运动吗,就应该互动才对。

上桌了,准备好了,就要开始了!

最后的检录!

裁判和观众到场

铺上白纸,摆上比赛用的器皿。

准备好蛐蛐探子。

开始进行热身了,把它们的激情给挑逗起来。

打开中间的挡板,正式开斗!

因为我考虑在蛐蛐格斗中最好不要干扰它们,所以没有再用闪光灯拍摄。

本文来源:尹末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