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 居留和爱情 (2005.4)

金刚之剑 (2007-02-18 02:19:51) 评论 (1)

 

多年以前, 澳州有个女作者叫施国英, 她在一个大众通俗杂志上写了篇随笔叫"和西方人结婚幸福吗?"  其中有那么一句话, 说中国的男人的性能力, 是十个当中, 有八个马马虎虎,另外两个还可以.

这句话在当时悉尼的中国大陆人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最后竟然形成了绝大多数中国男人群起而攻之的局面.

这叫做著名的"二八论." 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 但这里的华人媒体动不动还是要拿它出来炒作一番.

其实这是一个很没意思的题目, 因为何谓性能力? 施女士又如何知道? 有统计研究表明吗?

我想正常的男人听罢, 一笑置之而已.

可是为什么在当时的中国男人当中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呢?

有些人, 会从文化等等去归结这些现象. 在我看来, 它其实有非常特殊的历史原因.

我们这批来澳大利亚的大陆移民, 多集中于89年前后.当时, 有四万多人赖在澳大利亚不走, 那时国内的情况还不象今天, 机会不多. 于是所有人似乎都渴望留下.

于是居留权那一张纸就变得洛阳纸贵.

在那个时候, 争取居留权的运动变得如此剧烈, 不断上演黑色幽默一般的戏剧.

不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对男女朋友共赴澳州, 女的为了居留权, 和男友分手, 嫁给西方男人.

那个时候, 大陆华人中排了一出话剧, 叫. 其中有一个漫画般的女主人公, 在里面有一句著名台词: "即使是上刀山, 下火海, 我也要把自己给推销出去..."

她这里的"推销"指的是, 嫁给有身份者的意思.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多年等待居留前途不明背景,备尝失落挫折感, 令许多中国男子的心态大大地失衡了.

我们这一批的大陆移民, 其中许多人因为等待居留, 耗费了4, 5年漫长的大好时光, 不乏从此再也无法做回和出国前同样社会地位, 专业工作的同胞.  

我的个人情况虽有许多不同, 但许多背景也是相似的.

女子嫁金钱, 嫁身份, 时常成为男人中间敏感的一个题目; 也许就象男人花心, 好色是女人中敏感的问题一样.

这些天, 不知如何这个问题又跃上脑海.

但是突然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涌上心头, 似乎不吐不为快, 在这里整理下来.

曾经有个异性友人, 常说一句话: "如果真的爱一个人,就应该让他快乐, 幸福....."

这句话, 此时此刻, 也很猛烈地跃上我的脑海.

是啊, 如果真的爱一个女人, 而她又认为她与一个更有钱的, 或者有居留权的男人的结合会让她更幸福, 那么为什么不让她去呢?

也许这很悲痛, 这有时心如刀绞, 但是否有一种情绪却检验我们的心灵状态, 那就是:

我们是否感到屈辱?

我想, 那些如果感到屈辱的男人, 心灵的标杆是建造脆弱的沙土上了.

但也许对这样一个脆弱的基础却是许许多多中国的男男女女所不曾理解意识到的?

我可能没有别人有钱, 没有别人有地位, 没有象别人有身份; 我可能比别人有钱, 比别有地位, 比别人有居留权, 不错, 这些东西是人人都想要的. 但是, 许多东西, 今天的我看来, 尽管不是人所不能靠努力去获得多少的, 但是命运所占的成分却是极大的.

比如,我们出生在哪里, 这一点又如何能由我们决定的? 而一个人之出生何处对一个人影响多大啊!

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 也许需要建立在这种对命运限制的坦然接受之下, 在有限之下, 去创造独属于自己的生命的满足和精彩.

好的亲密关系,终究还是应该以幸福快乐来衡量的吧. 让那能和你一起欣赏你的幸福快乐的人和你一起生活吧.

也诚挚地祝愿那些嫁给西人的女同胞幸福快乐, 这也许是中国男人应有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