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为狗崽 (回首往事13)

阁老 (2007-01-29 08:33:02) 评论 (7)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父亲受到冲击,全家受到株连。从事党务工作的母亲靠边站,在被警告与走资派丈夫划清界线的同时,检举揭发他的反革命罪行,如果隐瞒不报,一经查证罪加一等。时在中学小学读书的弟弟妹妹被取消了红卫兵、红小兵的资格。我也不能幸免,父亲单位一纸通报寄到我系里,我一下子跌入了低谷,昔日“根红苗壮”的“红五类”,成了众人不齿的“狗崽子”。

        昔日朝夕相处的同学看到我,突然变得形同陌路,谁也不愿和我说话,即使原来要好的朋友也离我远远的。造反派从我面前走过时,高唱着“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要是革命赶快站过来,要是不革命就滚他妈的蛋!滚滚滚,滚他妈的蛋!要是反革命就砸他稀巴烂!砸砸砸,砸他稀巴烂!”

        走笔于此,我不得不要说一下在那个时代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家庭成分或者叫家庭出身。在那“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岁月,家庭出身是衡量一个人政治觉悟高低的标尺,是决定一个人前途命运的界碑。一个人如果出身在地富反坏右或者资产阶级家庭,无论怎样要求进步,无论表现怎么好,都没有什么前途。而稍稍有一点小毛病,则立即和阶级斗争联系挂钩。那时候的政策是“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话是这么说,但一涉及到具体问题,还是唯成分论。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别的都可以选择,唯独家庭出身无法选择。由此一生下来,每个人都被打上阶级的烙印。从建国以后到文革结束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家庭出身是压在人们心上的一座大山。这座大山整整压抑了两代乃至三代人,不知道压抑了多少优秀的人才,不知道给多少家庭带来了悲剧。我敢说,如果没有这座大山,那么中国将出现多少个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梁思成这样杰出的科学家。中国早就问鼎诺贝尔奖!

        也许朋友们会说,你的家庭出身不是很好吗?不错,我生在一个干部家庭,但是矛盾是可以转化的,当我的父亲成为走资派后,矛盾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革命的对象。那时流传着一句经典的话:文化大革命就是革那些革过命的人的命。父亲成了走资派,我当然被打上了走资派子女的烙印。我被警告:必须端正态度,划清界线,触及灵魂,自我革命。

        我被入了另册,我不能参加红卫兵组织,更不能参加红卫组织的所有“革命”活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抄写大字报,刷浆糊,贴大字报。我像一只孤雁,不知道往哪儿飞?我更像一个幽灵,游荡在大字报专栏前面。入秋了,随着一场秋雨一场寒,我的心里也结满了一层霜。秋风秋雨愁煞人啊。

         秋风秋雨中的上海,依然是烈焰熊熊,造反派处在空前的狂热之中,革命的洪流一浪高过一浪,终于爆发了“一月革命风暴”,造反派开始了全面夺权,党政机关、工厂企业、文艺团体、报社电台、大中小学,乃至街道居民委员会,统统被夺了权。造反派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权力的宝座,并开始激烈的权力分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