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谁从远古走来

艾丽思笔记 (2006-10-19 15:25:38) 评论 (7)
令人惊奇的是,科学家对银河系有多少颗星星,似乎要比对地球上有多少个物种有更清楚的了解。

对全球物种的估计在200万至1亿,其中只有140万左右被定名,新的物种仍在不断第被发现(甚至新的鸟和哺乳动物)。地球上究竟共有多少物种?迄今依然是个谜。

地球的年纪约为46亿年,而已知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积岩是格陵兰西南部,伊苏瓦(Isuwa)地区的年龄为38亿年的沉积岩,其中发现了一些有机物的微结构,已经证明是在水面放电时产生的。这个发现说明,至少35亿年前,地球上已经有了生命的存在。

生物在地球历史的进化进程中不断地发展着自我,目前现存的生物估计在200万至450万种,已经灭绝的约为1500万种,它们的一些遗骸保存在地层中形成化石。

由于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变异,依门类不同,动物在各自形态和功能上差异悬殊。

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时节肢动物门,其中的昆虫纲就有近百万种。种类最少的是帚形动物门,共10种左右。

就个体大小而言,原生动物系由单细胞构成,是动物中最低等,最原始的类群,而脊索动物中的蓝鲸,却是体长可达30米的庞然大物。

在我们所熟知的史前动物中,恐龙(dinosaurs)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已灭绝爬行动物。在晚三叠纪(三叠纪约于2,5亿年前--2,08亿年前),由假鳄类进化而来,直到晚白垩纪(白垩纪约于1,35亿年前--0,65亿年前)灭绝,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尤其在中生代最为繁盛,成为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主宰,中生代由此被称为“恐龙时代”。

现知鸟类中最早的一种是始祖鸟(Archaeopteryx),化石产自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石灰岩中,时代为晚侏罗纪(侏罗纪约于2,08亿年前--1,35亿年前)。

先后发现的6件始祖鸟标本都同属一种,学名原意为“印石古翼鸟”。大小似乌鸦,骨骼构造许多方面还是爬行动物式,有尖利的牙齿,掌骨彼此分离尚未愈合。三指骨末端各还具爪,有一条由多节尾椎组成的长尾巴,但同时,它又有了鸟类所特有的羽毛。

在史前时代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型动物是猛犸象(Mammuthus),也名“毛象”,是长鼻目真象科。更新世(距今248万年)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寒带地区,身躯高大,体披长毛,一对长而粗壮的大象牙。猛犸象是石器时代人类的狩猎对象,一直存活到几千年前才灭绝。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种的灭绝与发现本应是大自然的正常规律之一。目前平均每年大约能发现3个鸟类新种。1980年,科学家在巴拿马热带森林里19棵树的研究中,发现全部1200种甲壳虫中80%是未定名者。1990年,又发现了一个猴子新种。科学家们相信,在深海底部,可能约有100万个未被描述的物种。

不断的新发现,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促使去逐一打开动物界的奥秘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