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人(敬谦不分),我老公(以耻为荣)

joji (2025-07-12 22:31:44) 评论 (1)
  最近经常听到一些自媒体里许多男人口中有“我和我夫人”、“我夫人”等说法。“夫人”在古代文学中通常是对他人妻子的尊称,除非是在特定语境下有可能存在谦称用法。当今一些自媒体人混淆了谦称与尊称的区别。

  尊称:如“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夫人”(对有身份女性的尊称)在古代多用于表示敬意,并非自我谦称。

‌  谦称:如“贱内”“拙荆”等,是古代男子对自己的妻子使用的谦卑称呼。“夫人"多用于外交场合或他人尊称,自称不合适。清朝的皇室中的“福晋”与日本的“夫人”发音一样,都是尊称。

  在日本近代的“奥様”是“妻”的尊称,不能说自己的妻是“奥样”。自己的妻子只能说是“家内”,“妻”,“女房”等使用谦称。自己的丈夫不能称“檀那”,“旦那样”,自只能称“主人”。自己称呼自己的丈夫是“旦那様”是很滑稽的。在日本是不能混淆随便使用的。女性称自己的丈夫叫“老公”(Husband)也是不可取的,随便使用老公二字有不尊、自取其辱的意思。因老公在古代是太监的意思。

  古时叫丈夫“良人”,古诗里就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良人”一词显示不出女男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
 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先生”。但先生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老公”这种说法不对,因为在古代指的是太监。妻子对配偶,除称“丈夫”外,“也可以称外子”。在历史发展中,男性称呼配偶的拙荆、荆妻、娘子、良人等,女性称呼配偶的郎君、相公、夫君、官人等,早已被历史淘汰,仅有丈夫、妻子、老公、老婆等不多的几组沿用至今。现代人口中的“老公”特化成了丈夫的俗称,也指陪伴老婆一起变老的男人。还是慎用的好。

  古人口中的老公老婆:

  唐朝时,有一位读书人,他考中功名后,觉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了嫌弃老妻,再纳新欢的想法。于是,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恰巧,对联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从联意中觉察到丈夫有了弃老纳新的念头,便提笔续写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读书人看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 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读书人也挥笔续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这个带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世代传为佳话。从此,汉语中就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民间也有了夫妻间互称老公和老婆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