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曾经对俄极尽溢美之词,近来竟罕见地唱起了悲歌。他承认俄科技经济“落后了”,称俄处于旧俄国崛起后“最孱弱的时期”,甚至将“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衰败视为“俄国家命运的缩影”。
这转变突兀得令人惊讶。但细看这几个月国际上发生的事,这声悲歌便不显突兀,倒像是墙倒众人推时,连最响亮的喇叭也终于吹不出激昂的调子。
曾几何时,谁能想象一个区区千万人口的南高加索小国,敢对俄如此亮剑?
六月底,俄特警在叶卡捷琳堡抓捕并导致两名阿塞拜疆籍兄弟死亡。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的怒火迅速化为雷霆行动。俄方记者在巴库被以“间谍”罪名抓捕,22名俄公民在街头被反剪双臂、鲜血淋漓地押走。
阿塞拜疆总检察院更直接启动对俄执法人员“酷刑和残暴杀害行为”的刑事调查。那被公开传播的羞辱画面,刺眼地宣告着:俄昔日令人胆寒的威严,在阿塞拜疆面前,已如沙塔般崩塌。
更深的寒意来自曾经的铁杆盟友。
六月底,亚美尼亚缺席集安组织外长会议,连最低层级的官员都不屑到场。克里姆林宫恼羞成怒的“警告”,换来的是亚美尼亚加速转向西方,与欧盟签署战略协议,甚至与世仇阿塞拜疆谋求和解。这个扼守俄高加索命门的国家,其“反水”的每一步,都似在俄腰眼上钉下楔子。
更令人瞠目的是一则黑色幽默:老挝,一个军队不足六万、军费仅一亿美元的国家,竟传出将派遣50名工兵赴俄排雷的消息。当“全球第二军事强国”沦落到向如此孱弱的力量求援,其“山穷水尽”的窘迫,已无需多言。
而此刻,乌克兰正艰难却坚定地站立起来。
七月初的罗马,乌克兰重建大会汇聚了30多国和500余家企业。乌克兰第一副总理斯维里登科宣布,2024年GDP已恢复至战前96%,110多家新工厂在炮火中逆势投产。这背后,是国际社会输血的决心。
德国总理梅茨的发言如刀锋般锐利:“俄必须赔偿约5000亿欧元损失。”她更向普丁与川普隔空喊话,对前者宣告“我们不会放弃”,对后者呼吁“站在共同历史的一边”。
德国不仅倾力援乌,甚至愿出资为乌克兰购买美国“爱国者”系统,其领导欧洲对抗俄的决心,坚如磐石。
与此同时,英国伦敦的自愿联盟峰会则谋划着战后蓝图:32国同意设立永久总部,计划停火后在乌部署5万国际部队。美国虽未承诺派兵,其特使的出席及参议院推动更严厉制裁的动向,已清晰表明立场转变。
川普的态度在七月初陡然急转:批准运送防御武器,宣布改变军援流程由北约付费转交,更放话对俄“非常失望”,即将发表“重大声明”。美媒披露其计划动用“总统提款权”向乌提供3亿美元军援,包含“爱国者”导弹等进攻性武器。
泽连斯基已证实:“美国将恢复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曾经暧昧的亲俄政策,在俄无差别轰炸平民的残酷现实和盟友压力下,正被川普亲手埋葬。
克里姆林宫仍在描绘战场优势。但冰冷的数字戳破了幻象:《经济学人》指出,俄军今年夏季攻势代价空前惨重,五月以来已有超3.1万人阵亡。
开战至今,俄方损失恐达90至130万人。更讽刺的是,过去一年俄军每阵亡一人,仅能推进0.038平方公里土地,按此效率,征服乌克兰需89年,夺取乌东四州也要打到2029年。
老胡口中的“最孱弱时期”,正被阿塞拜疆的耳光、亚美尼亚的背离、老挝的荒诞援手、德国5000亿欧元索赔账单以及乌克兰战场吞噬人命的无底深渊所残酷印证。
战场上每一天都在吞噬生命,那些大多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这场强加的战争带给乌克兰人民的伤痛已无法计量。
当俄的帝国幻梦在盟友反目、尊严扫地与战场绞肉机的重压下寸寸碎裂,历史的天平正无可逆转地倾斜。这场战争终将以何种方式结束尚未可知,但有一点愈发清晰:那个曾令世界屏息的野兽,正踉跄步入它无法逆转的黄昏。
而和平的曙光,终将照在每一个被战火灼伤的生命身上,它要求侵略者为自己的野蛮付出代价,要求公义取代强犬,要求战火止息后的土地真正属于它的人民。
作者: 难得君
连老胡都唱衰大俄了
sandstone2 (2025-07-13 07:09:51) 评论 (2)老胡,曾经对俄极尽溢美之词,近来竟罕见地唱起了悲歌。他承认俄科技经济“落后了”,称俄处于旧俄国崛起后“最孱弱的时期”,甚至将“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衰败视为“俄国家命运的缩影”。
这转变突兀得令人惊讶。但细看这几个月国际上发生的事,这声悲歌便不显突兀,倒像是墙倒众人推时,连最响亮的喇叭也终于吹不出激昂的调子。
曾几何时,谁能想象一个区区千万人口的南高加索小国,敢对俄如此亮剑?
六月底,俄特警在叶卡捷琳堡抓捕并导致两名阿塞拜疆籍兄弟死亡。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的怒火迅速化为雷霆行动。俄方记者在巴库被以“间谍”罪名抓捕,22名俄公民在街头被反剪双臂、鲜血淋漓地押走。
阿塞拜疆总检察院更直接启动对俄执法人员“酷刑和残暴杀害行为”的刑事调查。那被公开传播的羞辱画面,刺眼地宣告着:俄昔日令人胆寒的威严,在阿塞拜疆面前,已如沙塔般崩塌。
更深的寒意来自曾经的铁杆盟友。
六月底,亚美尼亚缺席集安组织外长会议,连最低层级的官员都不屑到场。克里姆林宫恼羞成怒的“警告”,换来的是亚美尼亚加速转向西方,与欧盟签署战略协议,甚至与世仇阿塞拜疆谋求和解。这个扼守俄高加索命门的国家,其“反水”的每一步,都似在俄腰眼上钉下楔子。
更令人瞠目的是一则黑色幽默:老挝,一个军队不足六万、军费仅一亿美元的国家,竟传出将派遣50名工兵赴俄排雷的消息。当“全球第二军事强国”沦落到向如此孱弱的力量求援,其“山穷水尽”的窘迫,已无需多言。
而此刻,乌克兰正艰难却坚定地站立起来。
七月初的罗马,乌克兰重建大会汇聚了30多国和500余家企业。乌克兰第一副总理斯维里登科宣布,2024年GDP已恢复至战前96%,110多家新工厂在炮火中逆势投产。这背后,是国际社会输血的决心。
德国总理梅茨的发言如刀锋般锐利:“俄必须赔偿约5000亿欧元损失。”她更向普丁与川普隔空喊话,对前者宣告“我们不会放弃”,对后者呼吁“站在共同历史的一边”。
德国不仅倾力援乌,甚至愿出资为乌克兰购买美国“爱国者”系统,其领导欧洲对抗俄的决心,坚如磐石。
与此同时,英国伦敦的自愿联盟峰会则谋划着战后蓝图:32国同意设立永久总部,计划停火后在乌部署5万国际部队。美国虽未承诺派兵,其特使的出席及参议院推动更严厉制裁的动向,已清晰表明立场转变。
川普的态度在七月初陡然急转:批准运送防御武器,宣布改变军援流程由北约付费转交,更放话对俄“非常失望”,即将发表“重大声明”。美媒披露其计划动用“总统提款权”向乌提供3亿美元军援,包含“爱国者”导弹等进攻性武器。
泽连斯基已证实:“美国将恢复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曾经暧昧的亲俄政策,在俄无差别轰炸平民的残酷现实和盟友压力下,正被川普亲手埋葬。
克里姆林宫仍在描绘战场优势。但冰冷的数字戳破了幻象:《经济学人》指出,俄军今年夏季攻势代价空前惨重,五月以来已有超3.1万人阵亡。
开战至今,俄方损失恐达90至130万人。更讽刺的是,过去一年俄军每阵亡一人,仅能推进0.038平方公里土地,按此效率,征服乌克兰需89年,夺取乌东四州也要打到2029年。
老胡口中的“最孱弱时期”,正被阿塞拜疆的耳光、亚美尼亚的背离、老挝的荒诞援手、德国5000亿欧元索赔账单以及乌克兰战场吞噬人命的无底深渊所残酷印证。
战场上每一天都在吞噬生命,那些大多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这场强加的战争带给乌克兰人民的伤痛已无法计量。
当俄的帝国幻梦在盟友反目、尊严扫地与战场绞肉机的重压下寸寸碎裂,历史的天平正无可逆转地倾斜。这场战争终将以何种方式结束尚未可知,但有一点愈发清晰:那个曾令世界屏息的野兽,正踉跄步入它无法逆转的黄昏。
而和平的曙光,终将照在每一个被战火灼伤的生命身上,它要求侵略者为自己的野蛮付出代价,要求公义取代强犬,要求战火止息后的土地真正属于它的人民。
作者: 难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