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特朗普当选咄咄逼人 北京如何应对?

特朗普当选咄咄逼人 北京如何应对?

文章来源: RFA 于 2024-11-06 21:47:3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024年11月6日,北京市一处购物中心户外的巨型屏幕播出美国总统大选的新闻快报,画面显示的是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

承诺要对中国产品征收高达60%关税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新任总统,中国将如何因应,是否会如外界猜测一般推出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方案?

10月6日,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特朗普胜选重返白宫,中国外交部晚间表示祝贺,“尊重美国人民的选择”。

贸易战一触即发?

在特朗普对华政策的竞选承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外界关注中国如何应对,以及中美是否因此爆发贸易战。不过,美国企业研究所(AEI)亚洲经济问题学者史剑道(Derek Scissors)以文字回覆本台采访时表示,中美贸易战是“不会发生的”。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中美关系教授米特(Rana Mitter)告诉本台,如果特朗普切实施行上述政策,“中美关系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度过一段相当动荡且强劲(turbulent and robust )的时期”:“如此高的关税,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脆弱的时刻实施,很可能被用来重塑中美贸易关系,进行极其详细和可能相当严密的谈判第一阶段”。

米特认为,许多来自中国的供应链仍对美国工业至关重要,中国也正全力稳住其经济,防止进一步脆弱化。因此,中国在未来几天甚至几周内优先采取的政策回应,极有可能是“贸易而非军事”,这也是如果哈里斯赢得大选,中国对美政策主要的不同之处。

针对中美首先将面对的经贸问题,中国智库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孔明尚(Michael Cunningham)表示,60%只是美国的”谈判筹码”,中国也可能以关税进行反制,但具体将多高或是哪些领域仍有待观察。他同时指出,特朗普的谈判空间可能比较大,因为目前看来参众两院可能皆由共和党掌握。

两位北京市妇女于11月6日美国总统选举透票日当天,走过大型显示板,上面显示的中国股市的波动状况。

面对美国可能对盟友也提出关税的要求,孔明尚表示,虽然美国的盟友可能因为重视与美国的关系,而找办法不受到太大影响,但特朗普也得非常小心谨慎,以免损害与盟友的关系。

米特表示,中美如果近期重启谈判,不会是孤立事件,将是“特朗普政府试图重塑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包括欧盟等贸易关系的一部分”。

中国考虑大规模财政刺激方案应对美国对华关税?

面对记者有关中国是否推出更多财政刺激措施,以应对美国大幅提高对华关税的提问时,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三表示不会回答假设性问题。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以文字回覆本台采访时则表示中美应该共同努力,“维护中美经贸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并建议向中国有关部门证实是否考虑在本周扩大经济刺激政策的规模。

中国在美国大选期间召开第14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引发外界联想中国将视选举结果而定,推出不同规模的救市和财政刺激方案。路透社日前援引高盛和野村证券的分析报道,如果特朗普当选,中国的财政刺激力度会比当前的计画增加10-20%。

不过 ,《华尔街日报》周三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中国并不会如外界所想推出“火箭筒式”的刺激计画,至少今年不会。孔明尚对本台表示,“有这么小的一部分原因(中国政府官员)想在开会的过程中知道美国大选是谁赢,但是(上述)这些方案其实早已订好,制定这些方案需要很长时间,而且他们对特朗普对华2.0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关税政策,其实到现在一无所知,所以下次会议可以再讨论这一点,现在主要是国内经济问题”。

米特也持类似看法。他表示,中国的财政刺激方案,主要考量是担忧国内消费情势不足以提振经济。因此,即便美国的关税措施可能导致中国经济更加脆弱,北京也不太可能因为特朗普上台或美国政府更迭,而做出快速改变或调整。

中国国内看法悲观

2024年美国大选,除了确立特朗普成为第47届总统外,共和党也赢得参议院半数以上席次。在中国拥有361万粉丝流量的财经评论员”大刘说说”在今日头条表示,这意味着特朗普未来受到的阻碍很小;而中美关系相比于国际局势来说,”再坏又能坏到哪儿去呢?”他表示,特朗普的招数很明显就是继续贸易战。但美国下手越重,长期而言越能倒逼中国重视国内市场,增强实力。

上述反映出中国学界乃至民间的普遍看法,也就是无论哈里斯还是特朗普当选,中美关系都不会明显改善。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告诉CNN,“关键问题在于特朗普处理中美关系的方式非常规,缺乏分寸感和界限感。因此最多只能说,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会因谁执政而有所不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时殷弘也指出,无论谁胜选,美国将继续对华一贯立场,影响大过任何其他可能的变动。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11月6日在北京的美国大使馆就美国总统大选发表讲话。

特朗普当局将全面重塑美中关系?

尽管中美关系可能出现变动,但多数专家认为大方向不会改变。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米特表示,未来美国的政策将继续在两个对立面之间进行平衡:一方面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也意识到无法与中国经济脱钩。目前,尚难确定美方更倾向于哪个方面。

孔明尚也强调,中美关系乃至与台湾关系的走向,仍然取决于特朗普未来的政府团队。他表示,即便特朗普周边亲信对台立场相当极端,有的主张建交,也有的质疑台湾的重要性,但大体上,这些意见将互相抵消淘汰。此外,对于特朗普来说,最重要的是避免新的战争。因此,他会明白,如果美国不支持台湾,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反而更高;至于中国,尽管过去一年对台军事演习等行动看来相当挑衅,但实际上是相对可控的。中国至少要等到2025年第2季度之后,并且在2027年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才可能更有意愿挑战特朗普或台湾的总统赖清德。这一方面的考量,也是因为不想助力到赖清德的下届总统大选。

米特进一步解释道,在国安军事方面,短期内很难具体得知特朗普政府将采取何种政策。但从前国务卿蓬佩奥可能回锅的情况来看,能合理预期美国过往“措辞强硬、重武装”的政策,以传递美国依旧是印太地区强权的信息;北京与台北两方也将在未来密切关注特朗普本人及其国安团队,对于两岸及美中台三边政策的实际立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川普孙女庆14岁生日!伊凡卡母女美照连发
下龙湾船难37死!幸存者揭"乘客求返航遭拒"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Coldplay抓出不伦恋!离婚律师揭"CEO资产50/50平分"
马斯克AI女友上线,每天1美元,火到系统宕机

24小时讨论排行

韩国申遗全面溃败:泡菜 端午 大木匠技艺被联合国撤销
中国男在硅谷卖酱香饼月赚$2万被逮捕 疑因“无照”…
美籍华人商务部员工前往中国探亲后被禁出境
"再造3个三峡"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工意味著什么?
加萨援助站再开火!以色列军队"无差别扫射"酿32死
幼儿园铅中毒案调查出炉 人为投毒6人被捕17人被查
美国家情报总监:奥巴马政府曾伪造川普通俄材料
告“叛国罪”!美情报总监锁定奥巴马时代三大情报首长
美媒爆料:特朗普厌倦了,希望她自己收拾残局
共和党出招反制中共 提案逼华府与北京“断亲”
川普不爱电动车 美政策大转弯 电车将变贵
ICE再爆争议!男子送女儿上学 当场被砸破车窗逮捕
中国机器人3分钟就能自行换电 24小时不间断工作
中国国防部:中越将在广西举行首次陆军联训
LA车辆冲撞人群视频曝光!30伤7命危 肇事者遭群殴
一周1500人热死,欧洲人为何不装冷气?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特朗普当选咄咄逼人 北京如何应对?

RFA 2024-11-06 21:47:34



2024年11月6日,北京市一处购物中心户外的巨型屏幕播出美国总统大选的新闻快报,画面显示的是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

承诺要对中国产品征收高达60%关税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新任总统,中国将如何因应,是否会如外界猜测一般推出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方案?

10月6日,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特朗普胜选重返白宫,中国外交部晚间表示祝贺,“尊重美国人民的选择”。

贸易战一触即发?

在特朗普对华政策的竞选承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外界关注中国如何应对,以及中美是否因此爆发贸易战。不过,美国企业研究所(AEI)亚洲经济问题学者史剑道(Derek Scissors)以文字回覆本台采访时表示,中美贸易战是“不会发生的”。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中美关系教授米特(Rana Mitter)告诉本台,如果特朗普切实施行上述政策,“中美关系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度过一段相当动荡且强劲(turbulent and robust )的时期”:“如此高的关税,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脆弱的时刻实施,很可能被用来重塑中美贸易关系,进行极其详细和可能相当严密的谈判第一阶段”。

米特认为,许多来自中国的供应链仍对美国工业至关重要,中国也正全力稳住其经济,防止进一步脆弱化。因此,中国在未来几天甚至几周内优先采取的政策回应,极有可能是“贸易而非军事”,这也是如果哈里斯赢得大选,中国对美政策主要的不同之处。

针对中美首先将面对的经贸问题,中国智库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孔明尚(Michael Cunningham)表示,60%只是美国的”谈判筹码”,中国也可能以关税进行反制,但具体将多高或是哪些领域仍有待观察。他同时指出,特朗普的谈判空间可能比较大,因为目前看来参众两院可能皆由共和党掌握。

两位北京市妇女于11月6日美国总统选举透票日当天,走过大型显示板,上面显示的中国股市的波动状况。

面对美国可能对盟友也提出关税的要求,孔明尚表示,虽然美国的盟友可能因为重视与美国的关系,而找办法不受到太大影响,但特朗普也得非常小心谨慎,以免损害与盟友的关系。

米特表示,中美如果近期重启谈判,不会是孤立事件,将是“特朗普政府试图重塑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包括欧盟等贸易关系的一部分”。

中国考虑大规模财政刺激方案应对美国对华关税?

面对记者有关中国是否推出更多财政刺激措施,以应对美国大幅提高对华关税的提问时,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三表示不会回答假设性问题。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以文字回覆本台采访时则表示中美应该共同努力,“维护中美经贸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并建议向中国有关部门证实是否考虑在本周扩大经济刺激政策的规模。

中国在美国大选期间召开第14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引发外界联想中国将视选举结果而定,推出不同规模的救市和财政刺激方案。路透社日前援引高盛和野村证券的分析报道,如果特朗普当选,中国的财政刺激力度会比当前的计画增加10-20%。

不过 ,《华尔街日报》周三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中国并不会如外界所想推出“火箭筒式”的刺激计画,至少今年不会。孔明尚对本台表示,“有这么小的一部分原因(中国政府官员)想在开会的过程中知道美国大选是谁赢,但是(上述)这些方案其实早已订好,制定这些方案需要很长时间,而且他们对特朗普对华2.0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关税政策,其实到现在一无所知,所以下次会议可以再讨论这一点,现在主要是国内经济问题”。

米特也持类似看法。他表示,中国的财政刺激方案,主要考量是担忧国内消费情势不足以提振经济。因此,即便美国的关税措施可能导致中国经济更加脆弱,北京也不太可能因为特朗普上台或美国政府更迭,而做出快速改变或调整。

中国国内看法悲观

2024年美国大选,除了确立特朗普成为第47届总统外,共和党也赢得参议院半数以上席次。在中国拥有361万粉丝流量的财经评论员”大刘说说”在今日头条表示,这意味着特朗普未来受到的阻碍很小;而中美关系相比于国际局势来说,”再坏又能坏到哪儿去呢?”他表示,特朗普的招数很明显就是继续贸易战。但美国下手越重,长期而言越能倒逼中国重视国内市场,增强实力。

上述反映出中国学界乃至民间的普遍看法,也就是无论哈里斯还是特朗普当选,中美关系都不会明显改善。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告诉CNN,“关键问题在于特朗普处理中美关系的方式非常规,缺乏分寸感和界限感。因此最多只能说,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会因谁执政而有所不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时殷弘也指出,无论谁胜选,美国将继续对华一贯立场,影响大过任何其他可能的变动。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11月6日在北京的美国大使馆就美国总统大选发表讲话。

特朗普当局将全面重塑美中关系?

尽管中美关系可能出现变动,但多数专家认为大方向不会改变。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米特表示,未来美国的政策将继续在两个对立面之间进行平衡:一方面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也意识到无法与中国经济脱钩。目前,尚难确定美方更倾向于哪个方面。

孔明尚也强调,中美关系乃至与台湾关系的走向,仍然取决于特朗普未来的政府团队。他表示,即便特朗普周边亲信对台立场相当极端,有的主张建交,也有的质疑台湾的重要性,但大体上,这些意见将互相抵消淘汰。此外,对于特朗普来说,最重要的是避免新的战争。因此,他会明白,如果美国不支持台湾,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反而更高;至于中国,尽管过去一年对台军事演习等行动看来相当挑衅,但实际上是相对可控的。中国至少要等到2025年第2季度之后,并且在2027年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才可能更有意愿挑战特朗普或台湾的总统赖清德。这一方面的考量,也是因为不想助力到赖清德的下届总统大选。

米特进一步解释道,在国安军事方面,短期内很难具体得知特朗普政府将采取何种政策。但从前国务卿蓬佩奥可能回锅的情况来看,能合理预期美国过往“措辞强硬、重武装”的政策,以传递美国依旧是印太地区强权的信息;北京与台北两方也将在未来密切关注特朗普本人及其国安团队,对于两岸及美中台三边政策的实际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