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文章来源: 果壳 于 2025-07-20 02:32:3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五年,成都常住人口从1658.1万一路狂飙到2147.4万,5年净增近490万人,增幅高达30%,推动城镇化率由74.41%攀升至8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1][2]。至少自2000年以来,成都市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规模均已持续连续上涨超20年。

早在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就已跨过2000万大关,成为继重庆、上海、北京之后,中国第4座2000万级的超级城市,步入全国人口城市的“第一梯队”[3][4]。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在4座常住人口超2000万人的超大城市中,成都近5年常住人口增幅最大[5]丨 图虫创意

成都的人从哪儿来?这座城市的人气,啷个辣么旺?

西部“共享”省会,

来了就不想离开

每10年逢“0”开展的全国人口普查[6],能精准反映一个地域内人口的真实分布。查看2020年11月1日零时发布的成都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你可以发现成都“人气收割” 的秘密。

2020年,成都市常住人口规模为2093.4万人,其中,外来人口638.9万人,占比31%[7]。

外地来成都的人有两种:四川省内和省外,其中省内占77%[7]。而且就省内来说,成都的人口规模远超其他城市,比如排第二的南充才560多万,不及成都的1/3[8],这很能说明成都作为省会在省内人心中的“分量”。



伴随人口快速增长,2010年至2020年,成都都市圈建成区面积增长1倍[9] 丨 图虫创意

省外流入人口,重庆人(32万)和河南人(12万)最多[7]。重庆人爱来成都,大概是因为川渝一体化加上离得近,来着方便;而河南则是典型的“人口输出大省”。所以从概率上讲,除了重庆人,你在成都街头最容易遇到的外省人,其实是河南人。

除了重庆和河南,湖北、贵州、甘肃、陕西、河北、云南、湖南7个省份流入成都人口达到5万+。除了河北在东部,其他6省均在四川周边的中西部地区。值得关注的是,湖南、湖北2个中部地区人口净流入的省份,合计向成都输送了13万+的外来人口[7][10],这足以说明成都作为中西部地区超级节点的强大吸力。

此外,虽然西藏2.78万的人口流入远低于河南(12.37万),但对比双方2020年的户籍人口规模(西藏339.2万vs河南11526万)便知,西藏人口流入成都的比例相当高。而早在2012年,成都就已成为藏族人在西藏及涉藏州县以外最大的聚集城市[11],难怪大家都说它是西藏的第二省会。



武侯祠区域是成都市规模最大的藏族聚居区[11] 丨图虫创意

甚至东部几个经济强省,比如浙江、山东、广东、江苏、福建,同样向成都输送了4万+的人口[7],可见偏安西南一隅的成都,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往来联系比你我想象的要紧密。

这么多人因何而来?

数据表明,Ta们来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就业(55%)和学习培训(13%)[7]。正如成都那句经典的Slogan——“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那样,来成都求学的人又会进一步转化为在这里工作就业的人。

《城市的胜利》一书中作者提到:“决定一个城市能够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本......在美国,通常以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口所占的比例来判定当地的技能水平。文中作者引用某地区1980—2000年间研究,发现该地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口所占比例每提高10%,城市的人均产值就相应地提高22%。而为了取得更多的收入,人们纷纷涌向技能水平更高的地区”[12]。

而得益于丰富的高校资源,2019年到2024年,成都在校大学生数量从97.2万人增至130.7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位居全国第4。根据2022年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数据,59.7%的成都应届毕业生选择留蓉就业或创业,其中,仅8.2%的毕业生选择前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13]。



2017年到2020年,成都吸引51万余名青年人才落户成都[14]丨图虫创意

那么,留在成都工作有什么好处?

机会是有的,

躺不平倒也是真的

青年才俊们“用脚投票”的结果,是如果你在成都的中心城区转一圈,每遇到的4人中,就有1个人是大专及以上学历(七普数据)[7]。

遍地是人才,学历不值钱,这就是为什么近几年在成都工作的人会频繁感慨:成都=卷都。岗位竞争因此变得激烈,古早那套所谓“天府之国”、“躺平”、“退一步安居乐业”等言论,对于当下在成都工作的青年人已完全不适用了。



成都上班族的通勤线1号线最为忙碌丨图虫创意

但别失望,我们可以一起先熟悉一个概念,然后再看一组数据。

衡量一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时,常常会用到“求人倍率”(岗位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的比值),该值大于1,说明劳动力供不应求;小于 1,则说明劳动力供过于求[15]。那么,成都表现如何?

2021年1季度,成都市各级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各类岗位5.94万个,求职登记2.49万人,求人倍率2.39,而到了2025年1季度,上述数据分别为101.65万个、71.17万人和1.43[16][17]。1.43的求人倍率和4年前的2.39放在一起比较,工作确实不再像过去那么好找了——不过,1.43的求人倍率,依然能说明成都劳动力仍是供不应求的状态。相较之下,同期广州的求人倍率为1.14[18]。

而且,伴随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成都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工作岗位显著增加(2025年1季度较2021年1季度,增长95.7万个)。这源于人和企业之间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大量的潜在雇员能够吸引雇主,同时大量的潜在雇主又能吸引雇员[12],可以说,人口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要素[19]。



为了实现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必须吸引来各行各业的精英[12]丨图虫创意

多数学者认为,当城市的人口集聚程度趋向合理状态时,人口集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城市人口集聚程度超过一定限度后则会抑制城市经济发展——人口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20]。

那么,成都当前的人口集聚“过度”了没?

2020年,西南大学研究人员基于2009-2017年长三角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考察人口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认为,除上海市以外的39个地级市目前均未越过“拐点”[20]。2017年,达到“拐点”的上海市人口密度为3814人/平方公里,而2024年的成都,人口密度(1498人/平方公里)也仍不足7年前上海人口密度的40%。

甚至在不少学者看来,中国城市的集聚程度较发达国家并不算高,中国城市中人口的集聚滞后于经济的集聚(上海人口密度约为纽约的1/2)[21]。而且近几年虽增长放缓,但上海的人口密度仍增加到了3912人/平方公里。况且当前人口密度排第一(9006人/平方公里)的深圳还在高声呼唤“来了就是深圳人”。



人才的涌入,带动成都2020年城市户籍人口老龄化率较2016年降低0.68个百分点[13]丨图虫创意

所以目前看来,还好,更多地异乡人依然可以在成都漂一漂。类似“北漂”、“沪漂”,在成都工作的外乡人被称为“蓉漂”,Ta们的工作地点往往是出了成都南门的“新成都”——天府N街、软件园、金融城等,这些地方跟上海的张江科学城、深圳的光明科学城一样好,放眼全是崭新亮堂的玻璃幕墙写字楼,甚至得益于后发建设优势,建筑内部的空间可能更出彩、工位也更宽敞。

而“蓉漂”去上班,前面提到的新成都地区分布着本土明星企业比如新希望、鸿富锦;也有很多高新娱乐产业比如王者荣耀、影视城;还有一些科技企业的分支,比如华为、腾讯、阿里。当然咯,必定还有入职就要每天打800个电话被用户痛骂,老板长着1000个心眼子并随时准备提桶跑路的骗子公司存在。

有不少人吐槽王者荣耀的成功让很多人产生了幻觉,实际上所谓的“手游第四城”不过是充当一线大城市的代工厂,又或者拿工资来说,一线城市互联网公司工资的下限,就是成都互联网公司工资的天花板。

但上述糟心的情况并非成都独有,往往是中西部省会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说到底还是中国东西部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阶段性结果。

那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留在成都呢?

巴适得板的西南聚宝盆

可能就生活而言,成都这个网红城市真的不赖。

比如,你可能知道成都的一些标签:连续11年新一线城市榜首,连续16年最具幸福感城市,首批最佳旅游城市(对了,你也了解,成都文旅局的名誉局长是位叫“花花”的大熊猫)。

如果你觉得标签不太能带来实感,我们可以不妨细看下成都这片土地。

我们将视野拉高会发现,在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龙泉山、龙门山间发育出的成都平原上,岷江和沱江水系交织形成了密集的河网,区内东西高差最大值约5000 米,形成了 “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三分之一高山” 的独特地貌格局,让4459种植物、730种野生动物在不同的垂直高度上各栖所,比如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22][23]。

今天的成都市就坐落在四川盆地内的成都平原上。也正因为是盆地,你可以在现代化的成都里眺望远方的雪山,夸张点说,能看到雪山的现代化大都市不多,东京算另一个。



川西雪山下的成都城市天际线 丨图虫创意

当然,待在盆地里也不是各方面都好。比如,很多人吐槽成都的雾气总是聚成一团赖着散不去。不过,春夏季的成都是没有雾气的。春天的成都,绿竹苍翠生机盎然,城外就是油菜花田,嬢嬢们会集体出动,她们拈着多彩的丝巾在花田中摆出各种Pose,夏天到了休息日,人们会去郊外,把脚泡在清凉的小溪里打麻将,旁边浸着稍后要吃的沙瓤西瓜。

成都这个城市氛围很活泼,大概源于其自古就是移民城市,包容性很强。而当地男士们的性格普遍比较温和。据说身处盆地的他们最怕爬的山,是老婆口中的“老资蜀道山”。

成都人也历来就是自得其乐过小日子的人。道路的拓宽和高楼的崛起并不能改变这个城市悠闲安逸的气质,正如新潮的服饰和豪华的装修并不能掩盖其朴野粗爽一样[24]。

成都的特色也恰恰在于其市民化。正如易中天说的:“成都由众多小坝子、小院落、小家庭、小作坊、小摊点、小饭铺、小茶馆和小生产者、小生意人组成。它没有北京大气,也没有北京醇和;没有上海开阔,也没有上海雅致;没有广州生猛,也没有广州鲜活。不过这些也原本就不是它该有的”[24]。

成都对爱吃辣的人很友好。比如各种火锅冒菜串串香冷锅串串麻辣烫,任何一家小门店都是经历了岁月和老成都人口味洗礼后存活至今的优选“黑珍珠”,你可以闭着眼睛随便选,都好香好辣。

对于要租房的“蓉漂”,Ta们在成都租到的房子要比北上广深的房子新、租金更低。成都毕业生群体签约最多的小区大多分布在成都二环周边、南部高新区和天府新区及这些房源的建成年代多在2018至2020年,平均“房龄”仅4年,小区新、房子新、配套设施也新[25]。



成都天府新区麓湖生态城 丨图虫创意

再说说通勤,2023年成都单程平均通勤时间38分钟,地铁站点 800米范围内覆盖的通勤人群占34%,这两项数据都低于千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平均水平。并且在这些超大城市里,成都上班族的通勤空间半径最短[26]。

闲来无事在成都街头走一走,你会看到闹哄哄的百花菜市场、会惊叹二环高架的爬山虎绿油油的真好看、会夸得了普利策奖的西村大院真有意思、你还可能坐在人民公园的竹椅里喝一下午的茶、去看展、看熊猫、看川剧变脸、去小酒馆、去听演唱会、在音乐节摇摆......这能让你工作中积压的怨气消解一大半。

所以你看,成都挺好的,担得起2000万人口第四城的名号,要是工资能再高些,就完美了。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博索纳罗:被强制戴电子脚镣无比屈辱 我已经70了
当不确定摆在眼前,他们为何仍然选择赴美留学?
宗庆后未在香港设立家族信托?律师分析三种可能
他是阿黛尔男友 NBA传奇经纪人为何看好中国球员?
柬埔寨王家军及特种部队全面待命,洪玛奈发令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加萨援助站再开火!以色列军队"无差别扫射"酿32死
川普将宣布重大贸易协议 产业国别关税 8月同步生效
因为天太热 美驻武汉总领馆罕见暂停签证面谈预约
特朗普:这语言最难学 我不会模仿 会引起很大混乱
官方数据的泄露,杭州"粪水"水一个月前已经爆发了
接收31名离美研究者,马克龙真从美国抢到了人
中国国防部:中越将在广西举行首次陆军联训
被边缘化处置 他可能是被扎克伯格伤害最深的人
中国记协何时最勇敢?在安全的时候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七大任务,网民如何理解?
宗庆后遗产案新进展,这次国资大股东不忍了!
丁家喜律师:"我爱你们,但我不能放弃理想和信念"
川普孙女庆14岁生日!伊凡卡母女美照连发
马斯克连发35条贴文:抨击特朗普“掩盖爱泼斯坦案”
美国加州洛杉矶汽车冲撞人群案,司机被控上庭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果壳 2025-07-20 02:32:30



近五年,成都常住人口从1658.1万一路狂飙到2147.4万,5年净增近490万人,增幅高达30%,推动城镇化率由74.41%攀升至8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1][2]。至少自2000年以来,成都市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规模均已持续连续上涨超20年。

早在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就已跨过2000万大关,成为继重庆、上海、北京之后,中国第4座2000万级的超级城市,步入全国人口城市的“第一梯队”[3][4]。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在4座常住人口超2000万人的超大城市中,成都近5年常住人口增幅最大[5]丨 图虫创意

成都的人从哪儿来?这座城市的人气,啷个辣么旺?

西部“共享”省会,

来了就不想离开

每10年逢“0”开展的全国人口普查[6],能精准反映一个地域内人口的真实分布。查看2020年11月1日零时发布的成都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你可以发现成都“人气收割” 的秘密。

2020年,成都市常住人口规模为2093.4万人,其中,外来人口638.9万人,占比31%[7]。

外地来成都的人有两种:四川省内和省外,其中省内占77%[7]。而且就省内来说,成都的人口规模远超其他城市,比如排第二的南充才560多万,不及成都的1/3[8],这很能说明成都作为省会在省内人心中的“分量”。



伴随人口快速增长,2010年至2020年,成都都市圈建成区面积增长1倍[9] 丨 图虫创意

省外流入人口,重庆人(32万)和河南人(12万)最多[7]。重庆人爱来成都,大概是因为川渝一体化加上离得近,来着方便;而河南则是典型的“人口输出大省”。所以从概率上讲,除了重庆人,你在成都街头最容易遇到的外省人,其实是河南人。

除了重庆和河南,湖北、贵州、甘肃、陕西、河北、云南、湖南7个省份流入成都人口达到5万+。除了河北在东部,其他6省均在四川周边的中西部地区。值得关注的是,湖南、湖北2个中部地区人口净流入的省份,合计向成都输送了13万+的外来人口[7][10],这足以说明成都作为中西部地区超级节点的强大吸力。

此外,虽然西藏2.78万的人口流入远低于河南(12.37万),但对比双方2020年的户籍人口规模(西藏339.2万vs河南11526万)便知,西藏人口流入成都的比例相当高。而早在2012年,成都就已成为藏族人在西藏及涉藏州县以外最大的聚集城市[11],难怪大家都说它是西藏的第二省会。



武侯祠区域是成都市规模最大的藏族聚居区[11] 丨图虫创意

甚至东部几个经济强省,比如浙江、山东、广东、江苏、福建,同样向成都输送了4万+的人口[7],可见偏安西南一隅的成都,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往来联系比你我想象的要紧密。

这么多人因何而来?

数据表明,Ta们来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就业(55%)和学习培训(13%)[7]。正如成都那句经典的Slogan——“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那样,来成都求学的人又会进一步转化为在这里工作就业的人。

《城市的胜利》一书中作者提到:“决定一个城市能够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本......在美国,通常以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口所占的比例来判定当地的技能水平。文中作者引用某地区1980—2000年间研究,发现该地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口所占比例每提高10%,城市的人均产值就相应地提高22%。而为了取得更多的收入,人们纷纷涌向技能水平更高的地区”[12]。

而得益于丰富的高校资源,2019年到2024年,成都在校大学生数量从97.2万人增至130.7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位居全国第4。根据2022年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数据,59.7%的成都应届毕业生选择留蓉就业或创业,其中,仅8.2%的毕业生选择前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13]。



2017年到2020年,成都吸引51万余名青年人才落户成都[14]丨图虫创意

那么,留在成都工作有什么好处?

机会是有的,

躺不平倒也是真的

青年才俊们“用脚投票”的结果,是如果你在成都的中心城区转一圈,每遇到的4人中,就有1个人是大专及以上学历(七普数据)[7]。

遍地是人才,学历不值钱,这就是为什么近几年在成都工作的人会频繁感慨:成都=卷都。岗位竞争因此变得激烈,古早那套所谓“天府之国”、“躺平”、“退一步安居乐业”等言论,对于当下在成都工作的青年人已完全不适用了。



成都上班族的通勤线1号线最为忙碌丨图虫创意

但别失望,我们可以一起先熟悉一个概念,然后再看一组数据。

衡量一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时,常常会用到“求人倍率”(岗位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的比值),该值大于1,说明劳动力供不应求;小于 1,则说明劳动力供过于求[15]。那么,成都表现如何?

2021年1季度,成都市各级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各类岗位5.94万个,求职登记2.49万人,求人倍率2.39,而到了2025年1季度,上述数据分别为101.65万个、71.17万人和1.43[16][17]。1.43的求人倍率和4年前的2.39放在一起比较,工作确实不再像过去那么好找了——不过,1.43的求人倍率,依然能说明成都劳动力仍是供不应求的状态。相较之下,同期广州的求人倍率为1.14[18]。

而且,伴随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成都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工作岗位显著增加(2025年1季度较2021年1季度,增长95.7万个)。这源于人和企业之间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大量的潜在雇员能够吸引雇主,同时大量的潜在雇主又能吸引雇员[12],可以说,人口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要素[19]。



为了实现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必须吸引来各行各业的精英[12]丨图虫创意

多数学者认为,当城市的人口集聚程度趋向合理状态时,人口集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城市人口集聚程度超过一定限度后则会抑制城市经济发展——人口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20]。

那么,成都当前的人口集聚“过度”了没?

2020年,西南大学研究人员基于2009-2017年长三角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考察人口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认为,除上海市以外的39个地级市目前均未越过“拐点”[20]。2017年,达到“拐点”的上海市人口密度为3814人/平方公里,而2024年的成都,人口密度(1498人/平方公里)也仍不足7年前上海人口密度的40%。

甚至在不少学者看来,中国城市的集聚程度较发达国家并不算高,中国城市中人口的集聚滞后于经济的集聚(上海人口密度约为纽约的1/2)[21]。而且近几年虽增长放缓,但上海的人口密度仍增加到了3912人/平方公里。况且当前人口密度排第一(9006人/平方公里)的深圳还在高声呼唤“来了就是深圳人”。



人才的涌入,带动成都2020年城市户籍人口老龄化率较2016年降低0.68个百分点[13]丨图虫创意

所以目前看来,还好,更多地异乡人依然可以在成都漂一漂。类似“北漂”、“沪漂”,在成都工作的外乡人被称为“蓉漂”,Ta们的工作地点往往是出了成都南门的“新成都”——天府N街、软件园、金融城等,这些地方跟上海的张江科学城、深圳的光明科学城一样好,放眼全是崭新亮堂的玻璃幕墙写字楼,甚至得益于后发建设优势,建筑内部的空间可能更出彩、工位也更宽敞。

而“蓉漂”去上班,前面提到的新成都地区分布着本土明星企业比如新希望、鸿富锦;也有很多高新娱乐产业比如王者荣耀、影视城;还有一些科技企业的分支,比如华为、腾讯、阿里。当然咯,必定还有入职就要每天打800个电话被用户痛骂,老板长着1000个心眼子并随时准备提桶跑路的骗子公司存在。

有不少人吐槽王者荣耀的成功让很多人产生了幻觉,实际上所谓的“手游第四城”不过是充当一线大城市的代工厂,又或者拿工资来说,一线城市互联网公司工资的下限,就是成都互联网公司工资的天花板。

但上述糟心的情况并非成都独有,往往是中西部省会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说到底还是中国东西部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阶段性结果。

那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留在成都呢?

巴适得板的西南聚宝盆

可能就生活而言,成都这个网红城市真的不赖。

比如,你可能知道成都的一些标签:连续11年新一线城市榜首,连续16年最具幸福感城市,首批最佳旅游城市(对了,你也了解,成都文旅局的名誉局长是位叫“花花”的大熊猫)。

如果你觉得标签不太能带来实感,我们可以不妨细看下成都这片土地。

我们将视野拉高会发现,在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龙泉山、龙门山间发育出的成都平原上,岷江和沱江水系交织形成了密集的河网,区内东西高差最大值约5000 米,形成了 “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三分之一高山” 的独特地貌格局,让4459种植物、730种野生动物在不同的垂直高度上各栖所,比如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22][23]。

今天的成都市就坐落在四川盆地内的成都平原上。也正因为是盆地,你可以在现代化的成都里眺望远方的雪山,夸张点说,能看到雪山的现代化大都市不多,东京算另一个。



川西雪山下的成都城市天际线 丨图虫创意

当然,待在盆地里也不是各方面都好。比如,很多人吐槽成都的雾气总是聚成一团赖着散不去。不过,春夏季的成都是没有雾气的。春天的成都,绿竹苍翠生机盎然,城外就是油菜花田,嬢嬢们会集体出动,她们拈着多彩的丝巾在花田中摆出各种Pose,夏天到了休息日,人们会去郊外,把脚泡在清凉的小溪里打麻将,旁边浸着稍后要吃的沙瓤西瓜。

成都这个城市氛围很活泼,大概源于其自古就是移民城市,包容性很强。而当地男士们的性格普遍比较温和。据说身处盆地的他们最怕爬的山,是老婆口中的“老资蜀道山”。

成都人也历来就是自得其乐过小日子的人。道路的拓宽和高楼的崛起并不能改变这个城市悠闲安逸的气质,正如新潮的服饰和豪华的装修并不能掩盖其朴野粗爽一样[24]。

成都的特色也恰恰在于其市民化。正如易中天说的:“成都由众多小坝子、小院落、小家庭、小作坊、小摊点、小饭铺、小茶馆和小生产者、小生意人组成。它没有北京大气,也没有北京醇和;没有上海开阔,也没有上海雅致;没有广州生猛,也没有广州鲜活。不过这些也原本就不是它该有的”[24]。

成都对爱吃辣的人很友好。比如各种火锅冒菜串串香冷锅串串麻辣烫,任何一家小门店都是经历了岁月和老成都人口味洗礼后存活至今的优选“黑珍珠”,你可以闭着眼睛随便选,都好香好辣。

对于要租房的“蓉漂”,Ta们在成都租到的房子要比北上广深的房子新、租金更低。成都毕业生群体签约最多的小区大多分布在成都二环周边、南部高新区和天府新区及这些房源的建成年代多在2018至2020年,平均“房龄”仅4年,小区新、房子新、配套设施也新[25]。



成都天府新区麓湖生态城 丨图虫创意

再说说通勤,2023年成都单程平均通勤时间38分钟,地铁站点 800米范围内覆盖的通勤人群占34%,这两项数据都低于千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平均水平。并且在这些超大城市里,成都上班族的通勤空间半径最短[26]。

闲来无事在成都街头走一走,你会看到闹哄哄的百花菜市场、会惊叹二环高架的爬山虎绿油油的真好看、会夸得了普利策奖的西村大院真有意思、你还可能坐在人民公园的竹椅里喝一下午的茶、去看展、看熊猫、看川剧变脸、去小酒馆、去听演唱会、在音乐节摇摆......这能让你工作中积压的怨气消解一大半。

所以你看,成都挺好的,担得起2000万人口第四城的名号,要是工资能再高些,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