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盛顿邮报》援引四位知情人士报导称,一名在美国商务部工作的美籍华人男子几个月前前往中国,但由于在签证申请中未披露其为美国政府工作,而被禁止出境。
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商务部大楼资料图片 © 法新社图片
上述知情人士称,这名美国专利商标局员工前往中国探亲,如今却卷入了中方禁止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离境的争议性做法。华盛顿方面经常将此视为对个人和企业进行胁迫的工具。该报尚不清楚此人姓名。美国商务部发言人将相关问询转交给国务院。
此事发生在华盛顿与北京关系紧张的时期。尽管美中贸易战不断升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存在,但特朗普总统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评价颇高,并表示即使他的政府与中方在多领域问题上存在分歧和争执,也会“以非常友好的方式”进行。
中国当局对美国公民实施出境禁令长期以来一直是两国关系的一大障碍,美国高级外交官也曾向中国外交官提出过这一问题。一位知情人士称:“没有哪届(美国)政府希望最终美国公民留在中国。这一信息是通过极高的级别传达给中方的,希望他能被放走”。
美国国务院拒绝就此案发表评论,但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海外美国公民的安全”。该部门表示:“我们密切跟踪这些案件,并已向中国当局表达了对我国公民福祉以及这些任意出境禁令对我们双边关系影响的担忧,并敦促他们(中方)立即允许受影响的美国公民回国”。
专家和前官员指出,一般而言,在中国被限制出境的个人可以在该国自由行动,并可以与领事官员甚至记者会面,尽管他们的行动受到严密监视。有些案件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解决。
专家和前官员表示,至少有数十名美国人被限制出境,其中许多是华裔。确切数字难以确定,因为这些案件通常是通过自我举报才引起美国当局的注意,而且大多数人直到试图离开时才知道自己已被限制出境,或者他们不想引起公众关注,以免增加解决难度。
美国国务院表示,这些禁令的实施“通常没有明确透明的解决程序”。
知情人士表示,此案更为显著的是,这名旅客是一名美国政府雇员,尽管该男子显然并非因公出差。他们补充说,此类案件极不寻常。
美国众议院美国与中共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主席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告诉该报称:“我对这起看似又一起中共人质外交的案件深感担忧,这是一种策略,而非巧合——而且是不可接受的。所有美国人的自由必须始终是首要事项,而这并不是唯一一个被中国不公正拘留的美国人”。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表示,不了解此案。刘鹏宇续称:“中方始终欢迎包括美国公民在内的外国公民来华,并依法保障他们在华安全以及包括出入境自由在内的合法权益。同时,在华外国公民也应尊重和遵守中国法律”。
在近期另一起事件中,《华尔街日报》报导指,富国银行的一位银行家也被禁止离开中国。该报援引知情人士报导称,富国银行董事总经理毛晨月(Chenyue
Mao、音译)出生于上海,现驻亚特兰大,是美籍华人。她最近几周进入中国后,被禁止出境。毛晨月前往中国的原因尚不清楚。据悉,在她被禁止出境后,富国银行暂停了所有前往中国的行程。
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这意味着无论华裔美国人是否持有美国护照,他们都被视为中国公民。一位前美国官员谈到:“这对华裔美国人来说是一个真正的挑战。他们通常在中国有家人。当局毫不畏惧地利用这一点来对付他们”。
曾在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内担任美国常务副国务卿的比根(Stephen
Biegun)指出,中方可能会无故拒绝任何访客的签证申请。“但因为签证申请违规或无关的商业纠纷而将人们困在中国境内,将会阻碍两国之间便利旅行的努力”。
美中过去曾达成过囚犯交换协议,去年在拜登政府的监督下,三名美国人通过与北京的囚犯交换获释。报导指,但此类协议通常不涉及那些被禁止出境的人,这些人并不符合美国国务院对“不公正拘留”的正式定义,因为他们通常没有被拘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