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河南等省爆出GDP增速“改降为升” ,发生了什么

河南等省爆出GDP增速“改降为升” ,发生了什么

文章来源: BBC中文 于 2024-01-31 21:35:3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河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已故总理李克强曾在主政该省时定下发展食品加工业的策略。

1月24日,中国河南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朱鸣介绍,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河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59132.39亿元,同比增长4.1%。

但是如果翻看河南2022年的官方数据,发现是61345.1亿元,那么2023年河南的GDP实际上比2022年减少了2200多亿元,经济增长应该为-3.6%,刚刚发布的数据却是4.1%。

官方的说法是,“2023年以来,河南着力提升数据质量,加大统计数据核查力度,实事求是修正历史同期数据。经最终核实,2022年,河南省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58220.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

这意味着,河南将2022年的GDP数据向下“修正”了3100多亿元,这相当于全省18个市中排名第八的驻马店市一年的GDP。

四省数据“注水”?

河南郑州一场招聘会上的人潮。

河南不是特例,但是唯一一个把负增长“修正”成正增长的省份,据不完全统计,各地至少还有三个省份的增长来自于“修正”上一年的经济数据——

福建省,2023年的GDP为54355.10亿元,按照其2022年公布的数据53109.85亿元计算,同比增长2.3%,但该省把2022年数据向下“修正”了1095亿之后,刚刚公布的增速就变成4.5%。

江西省,2023年的GDP为32200.1亿元,按照2022年公布的数据32074.7亿元计算,同比增长仅为0.4%,但该省把2022年数据向下“修正”了1142亿元后,增速变为4.1%。

湖南省,公布的2023年GDP为50012.85亿元,按照其2022年公布的数据48670.4亿元,同比增2.76%,但该省把2022年数据向下“修正”了811亿元后,增速就变为4.5%。

一位熟悉统计工作的体制内人士在匿名前提下向BBC中文透露,这种行为虽然对地方领导来说,可能确实使表面的增速变高了,但不见得是他们主动作为的结果,而更大程度上源于去年两场活动——“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和“专项统计督察行动”。

前者贯穿2023年全年,5月前是中国各省自查阶段。河南省新郑市披露的工作是,重点核实2022年以来入库单位行业划分是否正确、申报材料特别是税务材料是否真实、是否达到规模(限额)以上标准等,检查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否真实存在、是否重复报送、是否虚增规模、是否违规打捆等。

到8月份,中国国家统计局派督察组到六省进行督察,其中就有河南,督察的结果是,“河南一些反馈问题边整改、边发生,举一反三不够,落实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要求不够彻底,追责问责进展缓慢”。

上述人士认为,这两个行动下,使这几个省不得不“核减”2022年的数据。

中国媒体援引一位国家统计局工作人员称,“尽管各级官员深知数据造假的危害,但面对来自上级考核、地区竞争和自身升迁等压力和冲动,最终还是层层分解指标、人人摊派任务,数据造假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统计造假“违纪”

新郑市的一个烂尾楼盘。

2022年,河南经济确实屡遭打击——

7月,河南多家村镇银行“暴雷”,储户因无法取款而发动抗议集会,数以百计的村镇银行储户与警方对峙,最终河南政府不得不自掏腰包“垫资”,平息事端;

2022年10至11月郑州长时间封城以及被国务院通报批评过度防疫;以及对富士康的严苛防疫造成工人大规模抗议事件等;

遍布全国的烂尾楼问题,河南也也是重灾区。

所以河南公布2022年GDP时,数据比疫情没有那么严重的2021年还增长了3.1%,超出外界预期。该省发改委还宣布,一举站上了“6万亿台阶”,扭转了自2020年以来增速连续两年低于全国平均值的局面。但数据“核减”后,这两点都已不再是事实。

上述人士向BBC中文表示,一般而言,每年各地GDP都会有一些“水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各省的GDP加总后比全国GDP超出几万亿,这个数字也在每年变小。当然一个原因是各地存在对一些项目或企业进行重复统计的情况。

但很重要的原因是,各省的GDP由省级统计局核算,而全国GDP还有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该机构一般每省都有,甚至还有300多个市级调查队,以及800多个县级调查队,归属中央直接管辖,并设有农调队、城调队和企调。该机构对中央负责,下辖两万人的规模。“说白了,就是中央不想被地方蒙在鼓里。”

​​​​​​​

就在河南发布GDP数据的两天前,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统计造假"被纳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处分。

2017年到2018年,中国掀起一阵各个省份曝光“经济数据注水”的热潮,首个公开认错的辽宁省在数据造假上,虚报GDP达到23%,此后内蒙古、天津、吉林等都承认造假,而内蒙古“核减”掉了2016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

“那一轮数据造假很严重,主要是刚刚换届,新地方领导上来,看着上一任的假数据很为难,继续累积下去,自己的工作不好做,而且GDP造假伴随着财政账目造假,已经快难以为继了,所以开始主动‘挤水分’。”

上述人士表示,不同的是,此次河南把2022年的经济数据下修了3100多亿元,但这些都发生在河南现任省委书记楼阳生任内。

楼阳生在2021年6月调任主政河南,完整经历了2022年,所以挤出来的也是他任内的“水分”。

就在河南发布GDP数据的两天前,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统计造假”被纳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处分,发言人还表示,统计造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严重违反统计法,严重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干扰甚至误导宏观决策,违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工作作风,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

今年1月初,四川省统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范毅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

“在这样的氛围下,我想哪个省都不想暴露自己数据里的‘水分’。”上述人士表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川普孙女庆14岁生日!伊凡卡母女美照连发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下龙湾船难37死!幸存者揭"乘客求返航遭拒"
美媒爆料:特朗普厌倦了,希望她自己收拾残局
马斯克AI女友上线,每天1美元,火到系统宕机

24小时讨论排行

韩国申遗全面溃败:泡菜 端午 大木匠技艺被联合国撤销
中国男在硅谷卖酱香饼月赚$2万被逮捕 疑因“无照”…
"再造3个三峡"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工意味著什么?
美籍华人商务部员工前往中国探亲后被禁出境
幼儿园铅中毒案调查出炉 人为投毒6人被捕17人被查
美国家情报总监:奥巴马政府曾伪造川普通俄材料
告“叛国罪”!美情报总监锁定奥巴马时代三大情报首长
中国机器人3分钟就能自行换电 24小时不间断工作
共和党出招反制中共 提案逼华府与北京“断亲”
川普不爱电动车 美政策大转弯 电车将变贵
ICE再爆争议!男子送女儿上学 当场被砸破车窗逮捕
LA车辆冲撞人群视频曝光!30伤7命危 肇事者遭群殴
富国银行驻美高管被中国限制离境,引发商界担忧
加萨援助站再开火!以色列军队"无差别扫射"酿32死
一周1500人热死,欧洲人为何不装冷气?
农夫山泉收购美国地皮“我们的水被中国人买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河南等省爆出GDP增速“改降为升” ,发生了什么

BBC中文 2024-01-31 21:35:36


河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已故总理李克强曾在主政该省时定下发展食品加工业的策略。

1月24日,中国河南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朱鸣介绍,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河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59132.39亿元,同比增长4.1%。

但是如果翻看河南2022年的官方数据,发现是61345.1亿元,那么2023年河南的GDP实际上比2022年减少了2200多亿元,经济增长应该为-3.6%,刚刚发布的数据却是4.1%。

官方的说法是,“2023年以来,河南着力提升数据质量,加大统计数据核查力度,实事求是修正历史同期数据。经最终核实,2022年,河南省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58220.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

这意味着,河南将2022年的GDP数据向下“修正”了3100多亿元,这相当于全省18个市中排名第八的驻马店市一年的GDP。

四省数据“注水”?

河南郑州一场招聘会上的人潮。

河南不是特例,但是唯一一个把负增长“修正”成正增长的省份,据不完全统计,各地至少还有三个省份的增长来自于“修正”上一年的经济数据——

福建省,2023年的GDP为54355.10亿元,按照其2022年公布的数据53109.85亿元计算,同比增长2.3%,但该省把2022年数据向下“修正”了1095亿之后,刚刚公布的增速就变成4.5%。

江西省,2023年的GDP为32200.1亿元,按照2022年公布的数据32074.7亿元计算,同比增长仅为0.4%,但该省把2022年数据向下“修正”了1142亿元后,增速变为4.1%。

湖南省,公布的2023年GDP为50012.85亿元,按照其2022年公布的数据48670.4亿元,同比增2.76%,但该省把2022年数据向下“修正”了811亿元后,增速就变为4.5%。

一位熟悉统计工作的体制内人士在匿名前提下向BBC中文透露,这种行为虽然对地方领导来说,可能确实使表面的增速变高了,但不见得是他们主动作为的结果,而更大程度上源于去年两场活动——“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和“专项统计督察行动”。

前者贯穿2023年全年,5月前是中国各省自查阶段。河南省新郑市披露的工作是,重点核实2022年以来入库单位行业划分是否正确、申报材料特别是税务材料是否真实、是否达到规模(限额)以上标准等,检查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否真实存在、是否重复报送、是否虚增规模、是否违规打捆等。

到8月份,中国国家统计局派督察组到六省进行督察,其中就有河南,督察的结果是,“河南一些反馈问题边整改、边发生,举一反三不够,落实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要求不够彻底,追责问责进展缓慢”。

上述人士认为,这两个行动下,使这几个省不得不“核减”2022年的数据。

中国媒体援引一位国家统计局工作人员称,“尽管各级官员深知数据造假的危害,但面对来自上级考核、地区竞争和自身升迁等压力和冲动,最终还是层层分解指标、人人摊派任务,数据造假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统计造假“违纪”

新郑市的一个烂尾楼盘。

2022年,河南经济确实屡遭打击——

7月,河南多家村镇银行“暴雷”,储户因无法取款而发动抗议集会,数以百计的村镇银行储户与警方对峙,最终河南政府不得不自掏腰包“垫资”,平息事端;

2022年10至11月郑州长时间封城以及被国务院通报批评过度防疫;以及对富士康的严苛防疫造成工人大规模抗议事件等;

遍布全国的烂尾楼问题,河南也也是重灾区。

所以河南公布2022年GDP时,数据比疫情没有那么严重的2021年还增长了3.1%,超出外界预期。该省发改委还宣布,一举站上了“6万亿台阶”,扭转了自2020年以来增速连续两年低于全国平均值的局面。但数据“核减”后,这两点都已不再是事实。

上述人士向BBC中文表示,一般而言,每年各地GDP都会有一些“水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各省的GDP加总后比全国GDP超出几万亿,这个数字也在每年变小。当然一个原因是各地存在对一些项目或企业进行重复统计的情况。

但很重要的原因是,各省的GDP由省级统计局核算,而全国GDP还有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该机构一般每省都有,甚至还有300多个市级调查队,以及800多个县级调查队,归属中央直接管辖,并设有农调队、城调队和企调。该机构对中央负责,下辖两万人的规模。“说白了,就是中央不想被地方蒙在鼓里。”

​​​​​​​

就在河南发布GDP数据的两天前,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统计造假"被纳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处分。

2017年到2018年,中国掀起一阵各个省份曝光“经济数据注水”的热潮,首个公开认错的辽宁省在数据造假上,虚报GDP达到23%,此后内蒙古、天津、吉林等都承认造假,而内蒙古“核减”掉了2016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

“那一轮数据造假很严重,主要是刚刚换届,新地方领导上来,看着上一任的假数据很为难,继续累积下去,自己的工作不好做,而且GDP造假伴随着财政账目造假,已经快难以为继了,所以开始主动‘挤水分’。”

上述人士表示,不同的是,此次河南把2022年的经济数据下修了3100多亿元,但这些都发生在河南现任省委书记楼阳生任内。

楼阳生在2021年6月调任主政河南,完整经历了2022年,所以挤出来的也是他任内的“水分”。

就在河南发布GDP数据的两天前,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统计造假”被纳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处分,发言人还表示,统计造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严重违反统计法,严重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干扰甚至误导宏观决策,违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工作作风,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

今年1月初,四川省统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范毅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

“在这样的氛围下,我想哪个省都不想暴露自己数据里的‘水分’。”上述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