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29岁女白领查出癌症,医生:小症状可能存在大问题

29岁女白领查出癌症,医生:小症状可能存在大问题

文章来源: 钱江晚报 于 2023-05-24 01:19:0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9 岁的王女士(化名)是名白领,在杭工作的她想趁年轻多拼事业,加班干活,饥一顿饱一顿是常事。每当夜深人静时,她总感觉胃部隐隐作痛,嗳气泛酸更是让她头痛。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近两个月,前几日,王女士在工作时又被突如其来的胃部抽痛折磨得够呛,这才找到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陈冻伢副主任医师就诊。

陈主任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体格检查,建议王女士进行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

" 我就一点不起眼的小症状,非得做胃镜吗?" 由于听说胃镜很痛苦,王女士起初犹豫不决。

陈主任笑着安慰王女士,胃镜检查是发现上消化道疾病的最直观手段,而且现在有无痛胃镜,睡一觉检查就做好了。王女士这才同意配合,她先是做了 C14 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一种方法),显示为阴性,可接下来的胃镜检查却发现了大问题;

周女士的胃黏膜光滑红润,蠕动好,胃镜下并没有发现幽门螺杆菌活动的痕迹 , 但当陈主任将镜头靠近胃窦小弯区观察时,却发现整个光滑无瑕疵的胃窦区域却出现两处不那么协调的 " 糜烂灶 "。

" 不排除肿瘤可能!" 陈主任立马换更精细化的放大染色胃镜对这两处病灶进行精查。

果然,两处病灶在放大胃镜下 " 无所遁形 ",提示 " 未分化 / 低分化癌 "。随后的病理检查也验证了内镜诊断:低分化腺癌,部分为印戒细胞癌。

" 癌症?" 得知结果的王女士犹如晴天霹雳,经内外科专家共同研讨,王女士最终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治疗。所幸,由于尽早发现和诊断,手术病理提示癌肿尚处于早期,没有淋巴结转移。

胃印戒细胞癌好发于中青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生活与饮食习惯及遗传等有关,也有一些研究认为,该病可能和青年女性的雌激素代谢旺盛有关。

胃印戒细胞癌非常善于伪装,有时连胃镜都难以发现,它一开始并不在胃黏膜表面作乱,而是在黏膜下方悄悄生长甚至发生浸润,可能表面一点点的糜烂,底下已是晚期了。

胃印戒细胞癌如能尽早发现并切除,患者长期生存的几率较高;等到中晚期,癌细胞会使胃挛缩,变得僵硬,形成 " 皮革胃 ",甚至突破胃壁直接蔓延到腹膜或邻近器官,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治愈希望也较为渺茫。

陈冻伢介绍,像王女士这样年轻的胃印戒细胞癌患者,在临床上碰到的比例并不高,可有一类疾病是胃癌的罪魁祸首,那便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 I 类致癌物,证实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有密切联系。据权威数据显示,95% 以上的胃癌患者被检出患幽门螺杆菌感染。

" 几乎所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都会引起胃炎,出现腹胀、消化不良、反酸、腹痛等症状,所以千万不能忽视胃部的小症状。" 陈冻伢强调,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罹患胃癌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幽门螺杆菌危害诸多,但真正发展到胃癌的比例才 1%,因此也不必过度恐慌,及时检测,尽早治疗。

医生提醒,早期的消化道肿瘤往往没有特别的症状,胃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和诊断消化道肿瘤的最佳方法。《胃癌诊疗规范(2022 版)》指出,符合以下任意一条者,不管有无症状都要行胃镜检查:

(1)年龄大于 40 岁,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患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川普孙女庆14岁生日!伊凡卡母女美照连发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下龙湾船难37死!幸存者揭"乘客求返航遭拒"
美媒爆料:特朗普厌倦了,希望她自己收拾残局
马斯克AI女友上线,每天1美元,火到系统宕机

24小时讨论排行

韩国申遗全面溃败:泡菜 端午 大木匠技艺被联合国撤销
中国男在硅谷卖酱香饼月赚$2万被逮捕 疑因“无照”…
"再造3个三峡"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工意味著什么?
美籍华人商务部员工前往中国探亲后被禁出境
幼儿园铅中毒案调查出炉 人为投毒6人被捕17人被查
美国家情报总监:奥巴马政府曾伪造川普通俄材料
告“叛国罪”!美情报总监锁定奥巴马时代三大情报首长
中国机器人3分钟就能自行换电 24小时不间断工作
共和党出招反制中共 提案逼华府与北京“断亲”
川普不爱电动车 美政策大转弯 电车将变贵
ICE再爆争议!男子送女儿上学 当场被砸破车窗逮捕
LA车辆冲撞人群视频曝光!30伤7命危 肇事者遭群殴
加萨援助站再开火!以色列军队"无差别扫射"酿32死
富国银行驻美高管被中国限制离境,引发商界担忧
一周1500人热死,欧洲人为何不装冷气?
农夫山泉收购美国地皮“我们的水被中国人买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29岁女白领查出癌症,医生:小症状可能存在大问题

钱江晚报 2023-05-24 01:19:02

29 岁的王女士(化名)是名白领,在杭工作的她想趁年轻多拼事业,加班干活,饥一顿饱一顿是常事。每当夜深人静时,她总感觉胃部隐隐作痛,嗳气泛酸更是让她头痛。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近两个月,前几日,王女士在工作时又被突如其来的胃部抽痛折磨得够呛,这才找到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陈冻伢副主任医师就诊。

陈主任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体格检查,建议王女士进行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

" 我就一点不起眼的小症状,非得做胃镜吗?" 由于听说胃镜很痛苦,王女士起初犹豫不决。

陈主任笑着安慰王女士,胃镜检查是发现上消化道疾病的最直观手段,而且现在有无痛胃镜,睡一觉检查就做好了。王女士这才同意配合,她先是做了 C14 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一种方法),显示为阴性,可接下来的胃镜检查却发现了大问题;

周女士的胃黏膜光滑红润,蠕动好,胃镜下并没有发现幽门螺杆菌活动的痕迹 , 但当陈主任将镜头靠近胃窦小弯区观察时,却发现整个光滑无瑕疵的胃窦区域却出现两处不那么协调的 " 糜烂灶 "。

" 不排除肿瘤可能!" 陈主任立马换更精细化的放大染色胃镜对这两处病灶进行精查。

果然,两处病灶在放大胃镜下 " 无所遁形 ",提示 " 未分化 / 低分化癌 "。随后的病理检查也验证了内镜诊断:低分化腺癌,部分为印戒细胞癌。

" 癌症?" 得知结果的王女士犹如晴天霹雳,经内外科专家共同研讨,王女士最终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治疗。所幸,由于尽早发现和诊断,手术病理提示癌肿尚处于早期,没有淋巴结转移。

胃印戒细胞癌好发于中青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生活与饮食习惯及遗传等有关,也有一些研究认为,该病可能和青年女性的雌激素代谢旺盛有关。

胃印戒细胞癌非常善于伪装,有时连胃镜都难以发现,它一开始并不在胃黏膜表面作乱,而是在黏膜下方悄悄生长甚至发生浸润,可能表面一点点的糜烂,底下已是晚期了。

胃印戒细胞癌如能尽早发现并切除,患者长期生存的几率较高;等到中晚期,癌细胞会使胃挛缩,变得僵硬,形成 " 皮革胃 ",甚至突破胃壁直接蔓延到腹膜或邻近器官,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治愈希望也较为渺茫。

陈冻伢介绍,像王女士这样年轻的胃印戒细胞癌患者,在临床上碰到的比例并不高,可有一类疾病是胃癌的罪魁祸首,那便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 I 类致癌物,证实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有密切联系。据权威数据显示,95% 以上的胃癌患者被检出患幽门螺杆菌感染。

" 几乎所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都会引起胃炎,出现腹胀、消化不良、反酸、腹痛等症状,所以千万不能忽视胃部的小症状。" 陈冻伢强调,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罹患胃癌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幽门螺杆菌危害诸多,但真正发展到胃癌的比例才 1%,因此也不必过度恐慌,及时检测,尽早治疗。

医生提醒,早期的消化道肿瘤往往没有特别的症状,胃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和诊断消化道肿瘤的最佳方法。《胃癌诊疗规范(2022 版)》指出,符合以下任意一条者,不管有无症状都要行胃镜检查:

(1)年龄大于 40 岁,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患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