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赔我几千块否则就举报!拍黄瓜如何变成“职业打假”专项

赔我几千块否则就举报!拍黄瓜如何变成“职业打假”专项

文章来源: 澎湃新闻 于 2023-05-18 08:53:3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日,湖南省株洲市餐饮行业协会公布的一份文件称,当地多家餐企向协会反映,当地一对晏姓父子利用餐企销售“拍黄瓜”等凉菜,通过频繁举报要求餐企高额赔偿,自2020年至今竟举报49次。某小餐馆的经营者刘某称,他家的菜单原本并没有“拍黄瓜”,晏某主动要求做一道“拍黄瓜”,没想到之后餐馆就被举报了。

其实,“拍黄瓜”的纠纷由来已久。去年7月,安徽合肥一餐饮店曾在外卖平台上售卖“拍黄瓜”,结果被处以5000元罚款,疑似是因为遭到“职业举报人”的举报。更早之前,2017年广州一家火锅店因为卖拍黄瓜被重罚1万元,引发舆论争议。

为什么小小一碟“拍黄瓜”屡屡引发轩然大波,成了“职业打假人”最爱举报的项目之一呢?

“拍黄瓜”看似是家家能做的家常菜,但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却属于特殊的品类——“冷食类食品制售、生食类食品制售”。拌黄瓜、盐水毛豆等夏季凉拌菜,因为不经过热加工,容易滋生细菌而变质,所以,市场监管部门对于“制售生食类食品”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一般要求餐馆有一个不低于5平方米的制作凉菜的专间,具备二次更衣洗手的消毒设备。仅仅是5平方米的凉菜间,就把绝大多数的小餐饮店挡在合法经营“拍黄瓜”的外面了。

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认知的严重落差:大家都以为“拍黄瓜”是家常菜,但是对没有取得冷菜经营许可的小餐馆,那就是违法行为。

此外,一些“职业打假人”兴风作浪,故意激化矛盾,浑水摸鱼。目前的一些职业打假人已经背离了监督商品、服务质量的初衷,转向“滥用技术规则”,以举报要挟商家,特别是小微企业就范,从中牟利。有的紧盯着商家广告里“最”“顶尖”“第一”等《广告法》禁止的极端字眼,有的紧盯一些初级农副产品的包装、标签问题,还有的就是针对小饭店的“拍黄瓜”下手。

老板夸口自家的栗子“最好吃”;农妇卖自家做的扣肉,没有标签;小饭店卖了“拍黄瓜”,这些行为是不是违法?当然是违法了。但是,违法情节有多重,社会危害有多大?老百姓心里自然有一杆秤,从相关新闻跟帖里就能读明白大家的态度。但是,因为这些违法行为,证据容易固定,认定标准比较简单,简直就是板上钉钉,非常易于被举报、易于被执法,成了执法舒适区。

因为有了这样的执法舒适区,结果这几项本不算严重的违法,就这么被筛选出来了,多年霸占新闻热榜,这也偏离了相关法律的立法初衷,也浪费了宝贵的执法资源、司法资源。

不是这些违法不应该管,而是行政资源要好钢用到刀刃上,不能被“职业打假人”牵着鼻子走,法律也不应该成为职业举报人的敲诈道具。

目前,《行政处罚法》明确的“轻微违法不罚”和“首违不罚”原则,成为依法妥善处理此类轻微违法的法律依据。这次株洲举报“拍黄瓜”的事,也得到稳妥的解决,株洲市优化营商环境中心组织市场监管局、餐饮行业协会以及被举报的餐饮企业代表,召开协调会,并就探索“首违免罚”的监管服务具体措施达成了共识。

走出执法舒适区,将执法资源投入到群众真正关心的急难愁盼的问题上,一定会收获群众的认可。

查看评论(2)

24小时热点排行

川普孙女庆14岁生日!伊凡卡母女美照连发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下龙湾船难37死!幸存者揭"乘客求返航遭拒"
美媒爆料:特朗普厌倦了,希望她自己收拾残局
马斯克AI女友上线,每天1美元,火到系统宕机

24小时讨论排行

韩国申遗全面溃败:泡菜 端午 大木匠技艺被联合国撤销
中国男在硅谷卖酱香饼月赚$2万被逮捕 疑因“无照”…
美籍华人商务部员工前往中国探亲后被禁出境
"再造3个三峡"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工意味著什么?
幼儿园铅中毒案调查出炉 人为投毒6人被捕17人被查
美国家情报总监:奥巴马政府曾伪造川普通俄材料
告“叛国罪”!美情报总监锁定奥巴马时代三大情报首长
中国机器人3分钟就能自行换电 24小时不间断工作
川普不爱电动车 美政策大转弯 电车将变贵
共和党出招反制中共 提案逼华府与北京“断亲”
LA车辆冲撞人群视频曝光!30伤7命危 肇事者遭群殴
ICE再爆争议!男子送女儿上学 当场被砸破车窗逮捕
加萨援助站再开火!以色列军队"无差别扫射"酿32死
富国银行驻美高管被中国限制离境,引发商界担忧
华人旅馆老板娘陈尸客房 遭强暴杀害 37岁男被判…
一周1500人热死,欧洲人为何不装冷气?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赔我几千块否则就举报!拍黄瓜如何变成“职业打假”专项

澎湃新闻 2023-05-18 08:53:36

近日,湖南省株洲市餐饮行业协会公布的一份文件称,当地多家餐企向协会反映,当地一对晏姓父子利用餐企销售“拍黄瓜”等凉菜,通过频繁举报要求餐企高额赔偿,自2020年至今竟举报49次。某小餐馆的经营者刘某称,他家的菜单原本并没有“拍黄瓜”,晏某主动要求做一道“拍黄瓜”,没想到之后餐馆就被举报了。

其实,“拍黄瓜”的纠纷由来已久。去年7月,安徽合肥一餐饮店曾在外卖平台上售卖“拍黄瓜”,结果被处以5000元罚款,疑似是因为遭到“职业举报人”的举报。更早之前,2017年广州一家火锅店因为卖拍黄瓜被重罚1万元,引发舆论争议。

为什么小小一碟“拍黄瓜”屡屡引发轩然大波,成了“职业打假人”最爱举报的项目之一呢?

“拍黄瓜”看似是家家能做的家常菜,但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却属于特殊的品类——“冷食类食品制售、生食类食品制售”。拌黄瓜、盐水毛豆等夏季凉拌菜,因为不经过热加工,容易滋生细菌而变质,所以,市场监管部门对于“制售生食类食品”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一般要求餐馆有一个不低于5平方米的制作凉菜的专间,具备二次更衣洗手的消毒设备。仅仅是5平方米的凉菜间,就把绝大多数的小餐饮店挡在合法经营“拍黄瓜”的外面了。

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认知的严重落差:大家都以为“拍黄瓜”是家常菜,但是对没有取得冷菜经营许可的小餐馆,那就是违法行为。

此外,一些“职业打假人”兴风作浪,故意激化矛盾,浑水摸鱼。目前的一些职业打假人已经背离了监督商品、服务质量的初衷,转向“滥用技术规则”,以举报要挟商家,特别是小微企业就范,从中牟利。有的紧盯着商家广告里“最”“顶尖”“第一”等《广告法》禁止的极端字眼,有的紧盯一些初级农副产品的包装、标签问题,还有的就是针对小饭店的“拍黄瓜”下手。

老板夸口自家的栗子“最好吃”;农妇卖自家做的扣肉,没有标签;小饭店卖了“拍黄瓜”,这些行为是不是违法?当然是违法了。但是,违法情节有多重,社会危害有多大?老百姓心里自然有一杆秤,从相关新闻跟帖里就能读明白大家的态度。但是,因为这些违法行为,证据容易固定,认定标准比较简单,简直就是板上钉钉,非常易于被举报、易于被执法,成了执法舒适区。

因为有了这样的执法舒适区,结果这几项本不算严重的违法,就这么被筛选出来了,多年霸占新闻热榜,这也偏离了相关法律的立法初衷,也浪费了宝贵的执法资源、司法资源。

不是这些违法不应该管,而是行政资源要好钢用到刀刃上,不能被“职业打假人”牵着鼻子走,法律也不应该成为职业举报人的敲诈道具。

目前,《行政处罚法》明确的“轻微违法不罚”和“首违不罚”原则,成为依法妥善处理此类轻微违法的法律依据。这次株洲举报“拍黄瓜”的事,也得到稳妥的解决,株洲市优化营商环境中心组织市场监管局、餐饮行业协会以及被举报的餐饮企业代表,召开协调会,并就探索“首违免罚”的监管服务具体措施达成了共识。

走出执法舒适区,将执法资源投入到群众真正关心的急难愁盼的问题上,一定会收获群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