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是当前的流行病吗?

gaobeibei (2025-11-13 04:22:51) 评论 (0)

前一阵子,讲述过我们这里的一家精神病院,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冷杉树之园》。今天来讲讲它的院长 博士、教授大卫。

Depression, Burnout, ADHS und Co: Herr Professor Dr. Davids, sind wir  einfach zu dünnh?utig geworden?

这世界上就有那些天选之子,长得又好看,又聪明。我以前也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大概因为在母胎中发育良好,所以五官也长得好,大脑也长得好。有些人好看不聪明,有些人聪明不好看。人既好看又聪明,这得生存发育条件多么地完美也能成立啊!这个院长就是那些幸运之人之一。

他的全名叫Eugen Davids, 今年58岁,年富力强。他当这个院长,要管理600名医护人员,还要对我们周围地区大约65万居民的精神健康负责。他年轻时在基尔和Erlangen读的医学,专业心理学。随后去了各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其中包括二年在美国精英大学哈佛学院工作,他是许多科学协会的成员,同时还在几个大学上课,比如杜伊斯堡大学。

最近,有记者采访了他。

记:作为我们这里的精神病院院长,你要负责大约65万人口的精神健康。大约有多少比例的人得了抑郁症?

院:精确的数字没有,但是同其它地区相比,情况差不多。这就是说,每五个人中间,有一个得过忧郁症。但这并不是说,每一个得忧郁症的人,都必须来医院治疗。

记:这是什么原因?

院:这有三个方面。最经常发生的原因是,生离死别和财务危机。其次是生理因素,比如遗传基因,有家属史。还有一个原因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内心的冲突。比如夫妻关系紧张,工作中与同事的矛盾、等等。有时候,是三个因素同时发生。

记:忧郁症治愈的几率有多高?

院:今天有一套标准的处理方法,治愈率可以达到70%。用药物治疗其它疾病的几率也差不多是这样,所以,忧郁症的治疗不算很差。只不过,治疗忧郁症需要更多的时间。至少需要6-8个星期,才能看到效果。治疗的方案也是有三种:药物、谈话疏导、心理社会学支撑。如果病人三管齐下,很有可能从黑暗的深渊里重新爬出来。

记:有没有这样的人,他的精神比一般人都脆弱,经常容易陷入忧郁的症状?

院:有这样的情况。你自己也能看到,有些人,在危机过后,能够继续前进。有些人则不能。这同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有关。

记:那是不是因为,有些人经历过苦难,他更能承受得起?

院:基本上是这样。那些在战争年代过来的人,经历过经济危机的人们,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比较强大。另外,群体在一起的时候,心理承受力也比较强大,胜过孤军奋战。

记: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已经经历了许多,什么样的困难都打不到我们?

院:可以这么说。二战过后的情况就是这样。他们失去了所有,连死亡都逃过了,他们不可能还有更惨的情况发生。所以许多人都能继续生活下去。

记:新生的一代,生活在比较优越的时代,没有经历过二战。突然,新冠发生了,乌克兰战争发生了,经济下滑...是不是,他们的神经没有他们的父辈那么坚强?他们能战胜这一切吗?

院:年轻一代与上一代比较,精神的承受力不会更差。当然,他们面对的问题同上一代人不一样,这对他们的心理影响也是巨大的。

记:有些问题是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但有些问题是自己造成的。比如,政府放开了对毒品的使用限度,这样造成了社会上年轻人的使用毒品增多,心理不正常的人也越来越多。

院:但实际效果并没有想象那么厉害。因为现在时间还早,效果没有显现出来。毒品的问题,需要时间。人们可以看到它的后果,往往在4、5年之后。

记:那么你是不是持怀疑态度?

院:当然。毒品对身体健康肯定是有害的。毒品轻度开放是针对成年人的,是为了抵消销售上的损失,减轻犯罪团体对年轻人的剥削。

记:根据你对年轻人的观察,情况如何?他们是不是处在心理疾病的威胁之下?

院:有这样的情况。有二种发展趋势:新冠之后,许多青少年出现了饮食混乱,但这不等于说,他们需要治疗。还有一种情况,青春期怀疑症越来越多。青少年对自己的存在和位置出现了认可危机。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

记:这是不是如俗话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院:是的。如今的选择太多了,应该说这是好的。但对年轻人来说,这太复杂了。18-25岁的年轻人,他们会产生许多不确定性,没有安全感。在伴侣关系和社会关系上也是这样,他们不知道如何找到恰当的位置。

记:那么,在其它领域是不是也这样?比如,在性行为方面。是不是同性恋或者变性,都是一种趋向?

院:不。我觉得如果这样说的话,有点太过了。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年轻人在这方面,也是有点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今天的年轻人,面对太多的信息,有时候好像强加给他们某些东西。所以,他们也会去做各种尝试。也许,有些东西并不是从内心自愿出发的,也可能是外界对他们的影响。

记:在忧郁症的同时,许多人对工作厌烦,这是一种蔓延的疾病吗?如何可以去预防?

院:最重要的是,一个人要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建立起一种规律,并且一直保持它。尽管工作是不容易的,但仍然要保持内心的平衡。我们需要某些时刻,它们为我们带来快乐。比如,每天晚上固定地去跑步。或者,有时间,去读一本有趣的书。这是我们的宗教仪式,它会保护我们。

记:如何知道,自己发疯了?

院:在做服务性行业的人中间,最容易发生。因为他们接触的人很多,会接触到许多的冲突,但是他们工作的性子,又必须让他们忍受。如果一个人有这么种倾向,经常把责任推向别人,这就是一个信号了。或者,一个人,一年里面7次8次地感染生病,每次生病都要持续2至3周,这也不正常了,最好要找出原因,或者去看医生。

记:然后呢?

院:这个时候,不一定非需要心理医生不可。但这已经是一个转折点了,或者自己改变生活,比如,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满,让生活的速度缓慢,将内容变得简单,或者换工作。否则一切都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