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sisflying

Oasisflying 名博

亲子之道(18)-- 离婚后的父母,应该彼此抬轿子

Oasisflying (2025-10-21 04:55:47) 评论 (1)

我做婚姻诊疗有些日子了。最难的,是离异夫妻的 co-parenting。难度真的蛮大的。不过,再难也要继续,不是吗?因为有孩子的存在啊,大家都爱这个孩子。我也爱孩子。孩子当真就是我们的未来。

我是当真认同,离婚后的父母,应该彼此抬轿子,我也是如是身体力行的。所谓抬轿子,我的理解就是,善意的彼此成全。即,即便婚姻结束,作为孩子的父母,仍然能在言行中,保持对彼此的尊重、体面和正面叙述。它体现一种情绪的成熟,不让过去的怨气,污染孩子对家庭与爱的信任感。这对孩子的未来成长和情感发育,至关重要。

这应该是心智成熟的同学,该有的态度?有同学或许说,如果我心智成熟,就不可能离婚了呀。也对,我们换个角度,我们都爱我们的孩子。夫妻虽然离婚,但依旧是孩子们最亲的亲人。如果我们当真爱孩子,的确要顾及到他们的感受?

心理学层面,这个还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孩子内心深处,需要有,父母都是好人的感觉。如果父母相互指责、贬低,孩子会陷入撕裂。我既像爸爸,又像妈妈,那我是不是也不好?

我有个客户。离异三年,二个儿子。在母亲眼里,那个父亲简直就是个“恶魔”,是个糟糕透透的人。我自然需要肯定她的感受,尽管内心有不少的疑问。之后,她更换了孩子的心理诊疗师,希望我也做孩子的诊疗师,即,做她的心理治疗,也做家庭的。见到她孩子的第一次,我们一起玩 therapeutic game。其中有个环节,如果抽到 " comment " 的卡,我们可以自由提问,对方必须回答。我问老大,爸爸在你心目中,是个怎样的存在?

他说,我的爸爸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哇塞,这个评价不低啊。且这个孩子今年已经快 16 岁了。我问小儿子,他说,也是差不多的感受。爸爸很快就要结婚了。他的新妻子很 Kind,对他们很好。这个又是令我非常吃惊。因为,他们的妈妈,我的客户,可不是这样描述的,甚至恰恰相反。

我是怎么应对这样的场面的呢?Reframe,是个重要的词。我知道,那个时候,妈妈的内心是尴尬的。我不希望她如是感受。我说,我要给你们的妈妈点赞,她给你们营造了,敢于直接表达内心感受的安全环境。我又给孩子们点赞,我说,我知道你们都爱你们的妈妈,我也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离婚后,一直有冲突。但你们不介意告诉妈妈,爸爸给你们的真实感受。这个很了不起。

这位妈妈,到今年底,差不多就和我诊疗有一年了。我的确是经常挑战她的。我希望她分清,两个层面的关系。作为曾经的夫妻关系,已经结束。再有恩怨,法庭已做了分割。但他们作为孩子父母,这样的关系,将会永恒地存在。她必须学会,给他们的父亲抬轿子,哪怕实在抬不了,也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表达对孩子父亲,或是他如今伴侣的,哪怕半点的不是。但是,她可以和我吐槽,诉说任何令她不适的感受。但孩子,不是来满足她的情感需求的。她要么找个新的爱人,要么去找朋友,要么去看心理医生。她必须尊重,乃至维护,孩子和爸爸的亲密关系。因为这个,对孩子的未来的情感发育,至关重要。

那么,为什么很多的离异夫妻,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和情感不能分离有关,专业术语叫,emotional differentiation。就好比,很多的孩子长大成人,对父母的怨恨,或是依赖也是始终存在,也是这个问题。说,能抬轿子的人,说明他们已经完成了 emotional differentiation. 他们能区分,我对你的情绪,和,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这是两件事情。前者,如果自己消化不了,找心理医生稀释。但后者,是我们生而为人的职责。两码事。

说,很多人之所以放不下,倒不是放不下这个人,而是对自己在那段关系中,受到的伤痛、失落,还有无力感,难以忘怀和痊愈。所以,这位妈妈的情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去找心理医生,完成自己无力完成的情感分化。

我对这位妈妈说,以后,凡事孩子提及到父亲,首先,不要加入你的情感,但争取始终正面。比如,听起来,你们和爸爸相处得不错,我很高兴。哦,爸爸生气了,的确,做父母也是不容易的。等等。共情的话语。

她还是聪明的。每次和我吐槽之后,待她情绪平复,我说出的话语,她能听得进去。她告诉我,小儿要去欧洲一个星期,什么互换项目。费用不菲。小儿说,妈妈,你可以和爸爸提一提,你们分担?我这位客户说,她没有这么做。说,这是我的职责,妈妈可以承担。而不是如之前,每每投诉,或是上法庭。她告诉我,她的前任主动联系她了,希望分担一半,这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我很为这位妈妈骄傲。是她自己坚持要看心理医生的,尽管有很高的 deductible ,需要自己掏腰包。更重要的是,她有力量和决心,成为更好的妈妈,更开心的自己。

心理诊疗肯定有用。当然,这也是双方面的。客户记得提要求,然后,也要敢于让心理医生挑战你。心理诊疗不是一团和气。情绪要释放,最终还是要落实到,solution-ba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