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谈天下(359) 从河南小包工头的经历聊到军头落马

markyang (2025-10-27 20:55:24) 评论 (1)
刚刚从中国旅游回来,一路遇到很多的人,很多的事情,趁着还能记清楚细节,想要一个个的写下来,分享給大家一些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真实个体和他们真实的生活。
 
袁斌:中共九上将同日落马证明了什么? | 9上将同日落马| 习近平| 识人| 大纪元
 
回国去河南的两大古都洛阳和开封都玩了几天,也遇到了一些河南朋友,其中一个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小刘,是朋友的一个亲戚,也是我到河南古都游时,非常热情的陪伴,小刘三十多不到四十,是当地的一个小包工头,主要做附近省市(包括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小工程:学校改造、养老院外墙翻新、小区围栏、路面维修这类活。那天我们一起跑了几个景点,吃了三顿饭,从中午的羊肉汤,到下午的特色烩面,再到晚上的烧烤夜宵,但是我们聊的话题却远远超过旅游。
 
聊到他生意的时候,刘哥开门见山地说:“我跟你说,接活儿容易,干活儿还行,可真正到要钱那一步,哎呀,那才叫难。” 我问他怎么个难法。他叹气:“你知道吗?有时候甲方,局长、工地监督上来一句话:‘你这工程要速度,材料不能拖’。然后让我选便宜水泥、少钢筋。偷工减料,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不是我愿意,而是活命的法子。” 他说建筑行业里有个流传的词:“质量少一分,回扣多几手。” 类似观点在外部研究中也被提及:在中国建筑业里,因为层层盘剥,迫使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材料、规避监督,确实常被指出为施工质量差的根源。
 
包工头_百度百科
 
他说,一个活儿本来合同签下来是四百多万,本来是材料费、人工费、税费全部算进去,可实际执行时,甲方出钱慢、工期紧、负责人一句“给你压压价、少些钢筋也能撑住”。于是他为了赶工期,为了拿钱,就默认牺牲了某些节点的检验。比如钢筋绑扎少了几根、混凝土搅拌强度只达标最低、验收时监督收了红包就过了。提到催款,小刘谈了一口气说:“那一年,我大年二十八,带着农民工队伍,去局长家门口堵门,因为款不给结。你想想,都快要年三十了,农民工没钱回家过年,孩子没人照顾,我只能带他们去找局长,要他给个说法。” 说这个的时候,他声音低了点:“都快年三十了,应该在家吃个热饺子,可我们在局长家门口吃冷风”。
 
我听得有点心慌,于是我问他,这种“去送礼”“堵款”“偷料”到底多普遍。他摇头又苦笑:“不是所有活都这样,但百分比你想想也高。前几年,我接了一个学校外墙改造活,合同明确要求除霜防水和保温板。但主管那头一句:你材料便宜点,结算快点就行。结果,我这个项目给他送了三千块钱“茶水费”。他后来告诉我:甲方那头有领导说,只要你把保温板换成便宜的,协议里看不出区别。你说,这活能干还是不能干,你不干有的是人等着干。你如果坚持好材料,甲方说你拖工期、预算超,你可能就没活。于是我换了便宜板材,收工后款先拿一半,另一半又拖了半年,这种都算是好的”
 
饭桌上,他还说起一些和提干有关的事:“我那堂弟,当兵三年,好好表现,就是想要在退伍前提干,回老家想要混个公务员。家里老人凑了五万元,准备给连长‘打点’。连长笑着推了:‘五万?我们也不是收你一家的。’ 结果那次选拔,堂弟落选。老头知道后在村里愁坏了。你想,他攒的钱,老房子都抵上了。后来听说,另一个包工头同行,为儿子想当武警,给政委送了十几万万才“走通路子”。我当时听了,都替他愤懑,但也替他理解,因为谁家孩子不想有个铁饭碗?”
百年真相】160名将军被查中共军队腐败超想 ...
这番话,让我的思绪从工地拉得更远。基层这桌饭局里,藏着一条利益链:从材料供应商、劳务中介,到甲方监理、政府局长,再到军队晋升、武警选拔。刘哥说:“你别看我们只是包工头小活儿,那种‘你我都知道,可谁也不说’的活法,其实是大体制里最常见的。”
 
新闻里最近披露的多起“军头落马”事件,对我而言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政治新闻,而与这桌饭、这条乡间路、这叠堆的水泥袋,都有关联。所谓“贪污”,“权力滥用”,“以钱换权”不是遥远的标签,而可能从乡村的工程活,到部队的晋升通道,都在流转。
 
而在中国建设领域,也确实有不少监督研究指出:很多建设项目因为材料、人工、监理职能冲突、监管弱化而产生偷工减料、质量折扣、合同变相的问题。一旦基层的“意思意思”,“红包关系”变成默认状态,那么更高层面的“职务晋升回扣”,“装备采购中饱私囊”也就在制度土壤里滋生。
 
那么,当我们把视角从一位包工头和他的堂弟 —— 一位士兵想要提干的经历 —— 直到一支军队的高层,也就是那些被通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的将领时,我们看到的是同一种“交换逻辑”:资源(活儿/岗位)+ 权力(甲方/晋升)= 收益(工程款/提干资格)+回扣/关系/金钱。只是规模不同、层级不同。
 
当晚我离开饭桌回去时,还在想着那一幕:农民工站在局长家门口,手里提着工具箱,脸上的期待与焦急交织。那一刻,我觉得,这张照片如果放大到国家层面,就可能是一名团长、或一位局长在办公楼外的某个走廊,递上一叠现金、或者一个人情关系表格。不同的点上,规则差别很小。
 
从制度层面讲,这就说明:对于反腐而言,仅仅依靠查几个高层“军头落马”还不够。如果基层的“活儿要走回扣”,“结款要堵门”,“提干要送钱”还没被根治,那么“权力资源的交换”这条链条就不会断。换句更直接的话,当普通包工头都觉得“我必须送点才能过”,“我必须换材料才能结款”,那上层就只不过是同样逻辑但胆量更大、影响更广。
 
这也印证了为什么在媒体报道中,高层军队反腐往往被解读为一场结构性整顿,而不仅仅是零星案件。高层反腐虽让公众看到“有虎打”,但如果没有同步推动制度透明、问责机制强化、基层流程公开,那就是换人不换制。
 
在那顿饭结束时,刘哥临走前说:“你以后别只是看着建筑工地的尘土和混凝土,你得看看这些工程背后,谁在打点、谁在催款、谁在拖延,还有谁在提干、谁在晋升,其实都是一个圈子。” 我笑着但心里沉重。旅行回来我才真正明白:一条从贫困乡村到部队营区、从包工头微信群聊到高层将领通报的链条,是现实存在的。
 
也许我们希望的,是有一天:那位带着农民工在局长门前吹风的大年二十八,能够不必带工具箱;那位想当武警的孩子,不必靠二十万打点;那位想提干的堂弟,不必靠五万“求关系”。只有当这些变成真正可能,社会才更接近一个“规则明确、公平可预期”的状态。
 
而当制度真正回应了这些最底层的声音,“从包工头到军头”的腐败链条,才有可能被切断。届时,高层的“军头落马”不再只是震慑,而是一次彻底的制度转向。
 
 
 
 
附录:
有关最近九大军头落马的新闻总结
 
2025 年10 月17日,中央军委(CMC)通过其下属机关发布公告,称有 9 名高级将领 被查处/开除党籍军籍,理由为“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犯罪、涉及数额特别巨大”。
 
以下是这些人中的主要人物及其背景:
 
姓名 职务(曾任) 要点 / 涉案情况
何卫东 中央军委副主席(曾为中国军队第二号将领)
被宣布开除党籍、军籍,是此次被查将领中级别最高的一位。官方称其严重违纪、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犯罪。
 
苗华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原部长(海军出身)
 
负责部队的政治、宣传、人员选拔系统。其被查意味着军队政治工作系统也在反腐风暴中。
 
何宏军 曾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副部长 
 
与苗华同属“人员晋升”“政治工作”系统,被指与整个晋升体系中的利益链相关。
 
王秀斌 中央军委联合指挥中心执行副主任 
 
负责联合指挥体系,其落马被视为指挥系统内部也存在严重问题。
 
林向阳 东部战区原司令官 
 
东部战区负责对台湾方向的作战准备,其落马被视为敏感战区指挥体系出现动摇。
 
秦树桐 陆军原政治委员 
 
陆军系统的政治工作负责人之一,被查说明基层陆军系统也进入整肃范围。
 
袁华智 海军原政治委员 
 
海军系统高层落马,说明非陆军体系也深陷腐败整顿。
 
王厚斌 火箭军原司令官 
 
火箭军(负责战略导弹部队)连续两任司令遭整肃,其落马凸显军队战略力量中也可能存在严重问题。
 
王春宁 武警原总司令/指挥体系高层 
 
武警系统也在此次整肃之列,表明“武装力量”体系广泛被触及。
 
分析与补充说明
 
官方通报未公开每位将领具体的“贪污金额”“行贿细节”“偷职套职”过程,仅用“数额特别巨大”“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犯罪”“严重违反党的纪律”这样的措辞。
 
多家国际媒体分析指出,此次整肃不仅是反腐,更具 政治与结构性意义:一方面是对军队系统内潜在的权力网络、晋升体系、人员利益链条的一次清查。另一方面亦“警示”军队高层,必须对党忠诚、不能形成独立于党之外的派系。
 
此次“9 名将领”集中被查,是几十年来最高层面、最广范围的一次军内整肃,被认为是自 徐才厚/郭伯雄时代以来最大规模。多位落马将领所属的“晋升网络”与“东部战区—福建体系”有关(例如何卫东、苗华、林向阳)——分析认为,他们的晋升与选拔有“圈子”、地域、系统重叠的问题。
 
这次整肃也发生在党内重要会议(如第四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夕,被视为整合军队内部、确保政治稳定与忠诚度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