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亿元比特币如何被美国没收?

林向田 (2025-10-17 16:45:09) 评论 (16)
事件概述

2025年10月14日,美国司法部(DOJ)对柬埔寨太子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志提起刑事指控,指控其主导一个跨国“杀猪盘”(pig-butchering)加密货币诈骗帝国。该集团在柬埔寨运营多个诈骗园区,涉嫌强迫劳动、人口贩运、电信欺诈和洗钱,受害者遍布全球,包括美国、欧洲和亚洲,诈骗金额达数十亿美元。陈志目前仍在逃。作为此次行动的一部分,美国司法部宣布已成功没收陈志控制的127,271枚比特币,价值约150亿美元。这是美国政府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资产没收行动,不仅限于加密货币,而是所有类型资产的纪录。

陈志个人简介

陈志,1987年生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早年在中国接受国际贸易教育。2009-2011年间移居柬埔寨,2014年取得柬埔寨国籍,并拥有英国国籍。他曾担任柬埔寨前首相洪森(Hun Sen)、现任首相洪马奈等高官的顾问,并获封“奥克纳勋衔”(相当于公爵)。表面上,他是柬埔寨最大的华人企业家,太子集团业务涵盖房地产、金融、航空、酒店和慈善等领域,在30多个国家运营。

太子集团成立于2015年,自称柬埔寨最大商业帝国之一,但美国检方指控其是“企业掩护犯罪模式”的典型。陈志利用集团的合法外衣(如线上赌博和加密货币挖矿业务)洗白诈骗所得。

诈骗运作方式

太子集团的诈骗网络高度工业化,类似于“监狱式”操作:

诈骗园区:在柬埔寨全境(如西哈努克港)建立至少10个园区,高墙铁丝网包围,形同“强迫劳动营”。园区囚禁数千名受害劳工,主要通过虚假招聘(如“高薪客服”)从中国、印度等国诱骗而来。抵达后,护照被没收,劳工被迫每天使用“手机农场”(数千部手机控制7.6万个社交媒体账号)进行诈骗。

“杀猪盘”手法:诈骗者花费数月培养受害者信任(如假冒恋人或投资顾问),诱导其投资虚假加密货币平台。文件显示,集团有详细“技巧手册”,如避免使用“过于漂亮”的头像以增加真实感。每日诈骗收入可达3,000万美元

受害者影响:全球数千受害者损失数十亿美元,美国至少259名受害者损失1,800万美元。中国受害者众多,早在2022年,中国地方政府(如四川旺苍法院)已起诉太子集团涉及网络赌博,非法获利超50亿元人民币。

比特币如何被美国没收

比特币是诈骗的核心洗钱工具,但美国司法部未透露具体技术细节,仅称这些资产“已由政府接管并保管”。没收不是通过“黑客攻击”,而是法律程序与技术追踪的结合。根据公开信息和链上分析:

来源追踪:比特币主要来自诈骗所得和集团的加密货币挖矿业务(如老挝矿场)。链上数据显示,这些比特币曾存储在陈志控制的非托管钱包(私钥由其本人掌握),地址可追溯至诈骗资金路径。部分比特币可能源于2020年从中国-伊朗矿企LuBian窃取的127,426枚BTC(当时价值35亿美元)。

没收技术:美国执法机构(如FBI虚拟资产部门)使用区块链分析工具(如Chainalysis或Elliptic)追踪资金流。通过民事没收程序(无需逮捕陈志),法院授权冻结并转移资产。比特币虽“去中心化”,但交易记录公开,一旦地址与犯罪关联,私钥持有者若无法证明合法来源,即可被法院判定为非法资产

意义:此案证明比特币并非“绝对安全”,执法可通过链上追踪和法律程序实现没收,此事件凸显加密货币的双刃剑:便利洗钱,但也易于追踪。比特币并非存放在中心化交易所,而是陈志的自控冷钱包,这挑战了“持有私钥即绝对安全”的神话。

全球影响与后续

美英联合制裁:美国财政部将太子集团列为“跨国犯罪组织”,制裁146个关联实体,包括3名台湾女性和9家台湾公司。新加坡有3名公民和多家陈志关联公司被制裁。

中国视角:受害者多为中国人,引发“国家资产流失”质疑。中国警方打击柬埔寨电诈不力。X平台讨论热烈:部分网友称“诈骗中国人平安无事,诈骗美国人灭顶之灾”;另有分析指这暴露中美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博弈。

受害人绝大多数是中国人,为什么中国警方没有没收陈志控制的127,271枚比特币(1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