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诊疗,目前为止,至少接受了十起以上,父母和成年子女的恩怨化解的诊疗。简而之,是父母对成年子女有期待,或是,子女对曾经父母的培育有哀怨。
今天这篇说前者,即,父母为何对成年的子女有期待。这个问题我先自问过很多遍,我也是有期待的。但如今的我学会了,或是不断自顾自“洗脑”,即,养儿女是最大的公益。这也并非我的自洽,而是我认为,任何的爱,一求就错。尤其是,父母对儿女的爱。
当初,不是孩子们希望来到这个人世间的。也不是他们求着我们,给他们最好的教育的。这一切源于我们对孩子的爱。但一旦孩子感受到,这份爱是需要还的,这份内疚和羞耻感,会成为他们的精神负担。时不时刺痛他们一番。
其实,人与人都是相互的,孩子和父母也是一样,只是,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是需要一个阶段的。幼年期、青春期、乃至 young adulthood, 都不是父母该期待的时候。一是心智的自然发育,还没到那个阶段;二是,他们更关注的是他们自身,这不是自私,而是自我的正常发育。而当我们的孩子,到达属于他们自己的一个特定阶段,他们会想到回馈的。这是规律性的过程,不用急,也急不得。
几个月前,我接到一个成年的孩子,为母亲约定的诊疗。她说,她的妈妈需要帮助。见了这位妈妈,很优秀很用心的一位母亲,可是,当真是每次诊疗都是伤痕累累。除了愤怒,就是伤心。每次都会哭,哭得我心疼啊。
妈妈的事业做得非常成功。独自养育三个孩子。如今二个孩子都成年。老大我见了,非常优秀,也很有边界感。就是,几乎没有任何问题的年轻成人。为什么要见老大,因为妈妈曾恨意满满地说,她的婚礼,妈妈不会去。妈妈是伤心透了,才这样说,老大也是伤心透顶,哪有父母会这样“威胁”,这样对一个即将结婚的成年子女,如是话语。当老大觉得,自己的婚姻不会得到父母的祝福,她难过极了。注意,不是老大的姻缘不好,相反,老大的伴侣深得母亲的喜爱和认可。
那是什么原因呢?
母亲说,老大太自私。不帮助未成年的弟弟。在弟弟遇到重大问题时,甚至她都不愿意让未婚夫去提供帮助。老大说,她就是妈妈的工具人。似乎,妈妈养大她,任何时候,她必须 Stand by。照顾弟妹的责任,理所当然也是她的。
我于是对妈妈做了三代背调。专业术语叫,genogram. 我于是深深理解了这位母亲。她自小就承担了家庭的重担,她对她的弟弟,给与了无限的帮扶和“母爱”。这样长大的她,怎么可能会对自己的老大,没有期待呢?可是,这样的期待对吗?公平吗?凭什么,你这么长大,你就要求你的孩子,也必须如此这般?那你是希望,你的孩子也会传承,你不幸的婚姻吗?乃至如你今日的精神困扰吗?
这样的话,待我和这位母亲,建立了信任关系后,我的确如是挑战了她。但单向的工作是不够的,于是,我约了她的老大。我对她说,你知道你的母亲,是如何长大的么?老大说,她知道一点。我详细为她分析了,目的不是求同,而是理解。老大的做法,在她这个年纪都是没有错的。她很好地为她自己,为她的两性关系,坚守了边界。小小年纪,我真的是要给她点赞。
我想让她知道,她没有错。母亲的恨意,更多的不是针对她,而是指向她曾经的童年,少年,她的愤怒和伤心,都是因为,母亲的身体里,有个自小没有被善待的小女孩。且如今岁月,依旧没有人在关心她,关注她,关爱她。只是,她搞错了,这份情绪价值,不应该来自于她的儿女,她应该去找个伴侣。她说她不需要,可是,她在向成年子女索求。我这里不是在责怪这位母亲,是的,生命对她不公。但生命对她也公,看她如今的成就就知道。
我总是对如是的成年子女说,照顾未成年弟妹不是你的责任,是父母的。你继续按照你的心愿去活着,不带愧疚和 shame 的。至于成年的 sibling之间,我是最反感被要求,似乎成功的我的每一口,都必须和我的兄弟姐妹分享。这叫什么事啊?我的母亲就曾经这么要求我。说,你公益都做着,都捐赠着,这个钱为啥不给你姐姐。可是,姐姐有手有脚,身体健康,我们不是连体儿,我们必须过着一样的日子。而我公益的对象,都是未成年的孩子。
我总是对有未成年孩子的父母说,养育他们是你的责任,不是你成年儿女的。但也请相信,他们bound by blood,只要你不过分参合,他们会彼此有情感的。就怕父母过于控制、分配、要求,会把本来该相亲相爱的关系,搞得一团糟,甚至完全对立,乃至老死不相往来。我的客户中,不乏这样的案例,华裔老美都有。
以我为例,我和老姐的关系,随着妈妈的去世,反而更加好了起来。当然,也与我的无求有关。即,妈妈留下的一切都是她的,我问都没问。可尽管这样,我也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她的孩子和孙子。因为,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亲人也不多啊,都是自然而然的。没有谁要求我。比如,这次战友回去,我就买了礼物,给姐姐的孩子,还有给先生家那边的。我当然想得到,虽然,我的父母,先生的父母,都过世了,但我到年纪了,会想到这些。可见,为人父母,你急个啥呢?那么急吼吼地想见到变现。以不求的心态去求,终会到来。如果没有到来,也没有办法,只能反思自己。莫责备,莫哀怨。
我很有信心,这对母女会笑泯恩怨。还有时间,如果能帮助到这个家庭,母亲能带着满满爱意,参加女儿的婚礼;女儿也能在婚礼上,给妈妈一个温暖的拥抱,我会感到至上的幸福。这就是这份工作,常会给我带来的喜悦感、成就感,抑或是使命感。但我同样是以,不求的心态去求。
亲子之道(11)-- 你为何对成年的子女有期待
Oasisflying (2025-09-22 05:20:39) 评论 (2)我的诊疗,目前为止,至少接受了十起以上,父母和成年子女的恩怨化解的诊疗。简而之,是父母对成年子女有期待,或是,子女对曾经父母的培育有哀怨。
今天这篇说前者,即,父母为何对成年的子女有期待。这个问题我先自问过很多遍,我也是有期待的。但如今的我学会了,或是不断自顾自“洗脑”,即,养儿女是最大的公益。这也并非我的自洽,而是我认为,任何的爱,一求就错。尤其是,父母对儿女的爱。
当初,不是孩子们希望来到这个人世间的。也不是他们求着我们,给他们最好的教育的。这一切源于我们对孩子的爱。但一旦孩子感受到,这份爱是需要还的,这份内疚和羞耻感,会成为他们的精神负担。时不时刺痛他们一番。
其实,人与人都是相互的,孩子和父母也是一样,只是,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是需要一个阶段的。幼年期、青春期、乃至 young adulthood, 都不是父母该期待的时候。一是心智的自然发育,还没到那个阶段;二是,他们更关注的是他们自身,这不是自私,而是自我的正常发育。而当我们的孩子,到达属于他们自己的一个特定阶段,他们会想到回馈的。这是规律性的过程,不用急,也急不得。
几个月前,我接到一个成年的孩子,为母亲约定的诊疗。她说,她的妈妈需要帮助。见了这位妈妈,很优秀很用心的一位母亲,可是,当真是每次诊疗都是伤痕累累。除了愤怒,就是伤心。每次都会哭,哭得我心疼啊。
妈妈的事业做得非常成功。独自养育三个孩子。如今二个孩子都成年。老大我见了,非常优秀,也很有边界感。就是,几乎没有任何问题的年轻成人。为什么要见老大,因为妈妈曾恨意满满地说,她的婚礼,妈妈不会去。妈妈是伤心透了,才这样说,老大也是伤心透顶,哪有父母会这样“威胁”,这样对一个即将结婚的成年子女,如是话语。当老大觉得,自己的婚姻不会得到父母的祝福,她难过极了。注意,不是老大的姻缘不好,相反,老大的伴侣深得母亲的喜爱和认可。
那是什么原因呢?
母亲说,老大太自私。不帮助未成年的弟弟。在弟弟遇到重大问题时,甚至她都不愿意让未婚夫去提供帮助。老大说,她就是妈妈的工具人。似乎,妈妈养大她,任何时候,她必须 Stand by。照顾弟妹的责任,理所当然也是她的。
我于是对妈妈做了三代背调。专业术语叫,genogram. 我于是深深理解了这位母亲。她自小就承担了家庭的重担,她对她的弟弟,给与了无限的帮扶和“母爱”。这样长大的她,怎么可能会对自己的老大,没有期待呢?可是,这样的期待对吗?公平吗?凭什么,你这么长大,你就要求你的孩子,也必须如此这般?那你是希望,你的孩子也会传承,你不幸的婚姻吗?乃至如你今日的精神困扰吗?
这样的话,待我和这位母亲,建立了信任关系后,我的确如是挑战了她。但单向的工作是不够的,于是,我约了她的老大。我对她说,你知道你的母亲,是如何长大的么?老大说,她知道一点。我详细为她分析了,目的不是求同,而是理解。老大的做法,在她这个年纪都是没有错的。她很好地为她自己,为她的两性关系,坚守了边界。小小年纪,我真的是要给她点赞。
我想让她知道,她没有错。母亲的恨意,更多的不是针对她,而是指向她曾经的童年,少年,她的愤怒和伤心,都是因为,母亲的身体里,有个自小没有被善待的小女孩。且如今岁月,依旧没有人在关心她,关注她,关爱她。只是,她搞错了,这份情绪价值,不应该来自于她的儿女,她应该去找个伴侣。她说她不需要,可是,她在向成年子女索求。我这里不是在责怪这位母亲,是的,生命对她不公。但生命对她也公,看她如今的成就就知道。
我总是对如是的成年子女说,照顾未成年弟妹不是你的责任,是父母的。你继续按照你的心愿去活着,不带愧疚和 shame 的。至于成年的 sibling之间,我是最反感被要求,似乎成功的我的每一口,都必须和我的兄弟姐妹分享。这叫什么事啊?我的母亲就曾经这么要求我。说,你公益都做着,都捐赠着,这个钱为啥不给你姐姐。可是,姐姐有手有脚,身体健康,我们不是连体儿,我们必须过着一样的日子。而我公益的对象,都是未成年的孩子。
我总是对有未成年孩子的父母说,养育他们是你的责任,不是你成年儿女的。但也请相信,他们bound by blood,只要你不过分参合,他们会彼此有情感的。就怕父母过于控制、分配、要求,会把本来该相亲相爱的关系,搞得一团糟,甚至完全对立,乃至老死不相往来。我的客户中,不乏这样的案例,华裔老美都有。
以我为例,我和老姐的关系,随着妈妈的去世,反而更加好了起来。当然,也与我的无求有关。即,妈妈留下的一切都是她的,我问都没问。可尽管这样,我也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她的孩子和孙子。因为,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亲人也不多啊,都是自然而然的。没有谁要求我。比如,这次战友回去,我就买了礼物,给姐姐的孩子,还有给先生家那边的。我当然想得到,虽然,我的父母,先生的父母,都过世了,但我到年纪了,会想到这些。可见,为人父母,你急个啥呢?那么急吼吼地想见到变现。以不求的心态去求,终会到来。如果没有到来,也没有办法,只能反思自己。莫责备,莫哀怨。
我很有信心,这对母女会笑泯恩怨。还有时间,如果能帮助到这个家庭,母亲能带着满满爱意,参加女儿的婚礼;女儿也能在婚礼上,给妈妈一个温暖的拥抱,我会感到至上的幸福。这就是这份工作,常会给我带来的喜悦感、成就感,抑或是使命感。但我同样是以,不求的心态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