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随意吹

海风随意吹 名博

人生百味(8)病态撒谎

海风随意吹 (2025-09-26 13:47:29) 评论 (20)
近年来,诈骗、骗子、骗人越来越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话语中想了想,英文中与“骗”有关的词,常见的似乎有:scam, cheat, lie尽管这些词常混用,如细想一下,它们的意思还是有所不同的。 

在所有欺骗行为中,诈骗 (scam) 立于金字塔顶吧。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蓄意欺骗手段,通常出于经济动机,用来窃取金钱,如网络钓鱼邮件(包括文学城钓鱼悄悄话)、庞氏骗局、骗婚等。诈骗是非法行为,可以起诉。 

欺骗 (cheat) 相当广泛,往往是为了对自己有利,故意违反规则、原则,放弃道德底线,游戏比赛考试、人际关系、婚姻、学术领域等。欺骗者通常会受到道德谴责,甚至一定的处罚,但不一定触犯法律如学生考试作弊,可能会被学校警告或开除;丈夫出轨,可能被妻子收拾或一脚踢出家门,但不会去坐牢。 

金字塔底是说谎 (lie)谎言是说假话,这是诈骗和欺骗的基石。在生活中,有时明知一个人在说谎,人们并不责备他,因为谎言有时候是善意的,比如隐瞒病情,避免冲突,婉拒他人等。当然不少谎言是出于恶意,或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 

许多文学、影视作品的离奇情节都基于撒谎行为于是产生了误会,制造了曲折,简单的事复杂起来,从而引发受众的好奇心,并操纵他们的情绪。 

如果注意一下左右,那些比较“作”的人多半也是靠夸大其词,过分表演,试图引起他人情绪共鸣,来达到操纵他人的目的。美国人称“作女”为 drama queen (戏剧女王)。现代世界,性别特征模糊了,有的男性也开始与女性共享“戏剧女王”的尊称。不过,为了不得罪直男,还是用“戏精”“情绪帝”、“控制狂”之类的称号较好。至于比较奶油年轻的,授予与“戏剧女王”对等的“戏剧王子”称号。 

说到戏剧女王,有一年,我教的一门课里,来了一位三十多岁的金发女生,打扮得挺入时虽说穿的是休闲装,却显精致,随意中留下了刻意的痕迹。大的衬衣难得从上到下扣上扣子,扣上下面的两三粒,袖口整整齐齐卷上两节,领口束着丝绸小围巾哪怕穿牛仔裤,裤腿也会卷上两节,露出晒成小麦色的脚踝和小腿,还总背着古奇包。与其他不修边幅的学生相比,有点儿格格不入 

刚开学,学生做了自我介绍,得知她住在附近一个富裕小镇,是个单亲妈妈,以前曾在房地产公司工作过,是助手之类的,不是经纪人能在30多岁下决心来读大学,挺不容易的,大家都对她很友好。 

或许由于离开学校多年了,早忘了怎么学习。她功课不好,常全班倒数第一。有几次,作业做得太差了,只能给个 D,这已是慈悲为怀了,没给她 F不久发现,但凡她得到了B以下的分数,便会我办公室诉说自己的悲惨生活。 

有一次,请学生写一篇短评,并口头报告。这位说没准备好,能否宽限一个星期。自然不能,因为课程进度,下一周是新的内容了。于是她来向我倾诉:本来打算星期天写短评的,但我家的狗不肯好好吃饭,你知道这条狗是我的第一个孩子,在我生儿子之前就领养了,因为狗不肯吃饭,我急得要命,连忙给兽医打电话。诊所只有录音电话,要到星期一,我急得眼泪汪汪。”这会儿她眼圈红了,我忙把纸巾盒往她那儿推了推。 

她继续诉说:“给我前夫打电话让他来处理,打了多次没人接。怕他出事,我又开车去他公寓,路上差点出车祸,我吓得心脏都快停止跳动了,把车停在路边大哭一场。到了前夫家,敲门没人回应,我正打算报警,他却若无其事地回来了气得我都想杀了他。他答应一会儿来家里 狗接去,第二天带狗去看病。可是我回家等了半天,他一直没来...... 这会儿她开始哭,我心一软,答应她下周来我办公室作口头报告,只有我一个听众,这样不至于影响全班的课程进展 

哪料到了她作报告的那天,居然没来上课,报告自然也不做了。事后给我写了很长的电邮,说家里水龙头漏水了,请了水工来修理,无法来上课。琐琐碎碎,曲里拐弯,一时间我很糊涂,我到底是她老师还是她妈?后来她也不再提这个没完成的短评和口头报告,我理直气壮给了她 F。 

原以为这是个别情况,不料半个多学期下来,她经常缺课,尤其是到了要交作业、有测验的日子。几乎每次都有这样那样的理由,如车坏了,无法开车来上课;请前夫送她来,前夫找不到车钥匙;要出门了,狗逃出家门了,追了半天,还请当地警察帮忙才把狗弄回家;前夫说好照顾孩子的,突然有事不能照顾了;课本被狗拖到不知什么地方了;舅舅死了;儿子病了;祖母死...... 难以想象一到上课时间,便有意外发生。 

开始,我对挺同情的渐渐地开始怀疑这一切是不是真的?不是大学生之间有个笑话吗?他们的祖父母都死过 N 次了,有的依旧好好活着,有的已入土多年。大学生的祖父母都像猫一样有九条命,到了要跳课的关键时刻,就请出来死一回 

转眼快学期末了,金发拉下了太多的作业,估计这门课要不及格了。一天,她突然来上课了,进了教室便喜气洋洋地向同学展示手上的钻戒,订婚了学期5月结束,她的婚礼安排在6月要去夏威夷度蜜月时间紧促,不得已决定退学了。大家纷纷祝她婚姻幸福,生活美满。 

看着她的背影,我也吁了一口气,她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好。 

因为这样“多灾多难”的学生难得碰到,因此对她印象很深。她的谎言似乎也没伤害到别人,只是掩盖自己没好好学习的真相,给自己保留面子吧。 

 

AI 作图 

还遇到一位谎话连篇的华人,周围人他“骗人不打草稿”,显而易见,有些谎言过于荒诞,令人啼笑皆非。 

这位国字脸,戴眼镜,可以显得严肃,甚至威严。可是由于他弯着腰,说话从不正视对方,眼神闪烁不定,有点像“贼头贼脑”的特务了。 

据说这位出身卑微,住在上海北边一个棚户区里。其实他能出国留学,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才干,人们都不关心他的家庭背景。但是他自己太在乎了,或许是出于自卑,见人就说自己当年考大学多么多么不容易,被几所大学抢着要,入学后又是如何如何出色,要不是出国,他毫无疑问会进入“第三梯队”(80年代省部级干部的候选人)。这个牛吹得有点“豁边”(沪语,过头的意思),众人看他那副缩头缩脑的模样,对此说不以为然。 

这位那会儿在上MBA,临毕业时,常跟老师同学吹嘘,自己收到了好几家公司的offer,他们都热切希望能雇佣他。老师为他高兴,同学深为羡慕,纷纷咨询他求职秘诀。有一段时候他挺高兴的,脸上有了点笑容,腰杆也直了一些,不过依旧躲闪着别人的注视。 

毕业后他并未进入任何公司,一旦别人问起来,都是他嫌弃公司待遇不好,职位不当,轻视了他的才能,所以一概被他拒绝了。如此这番过了几个月,终于在一所大学当了兼课老师,一学期才教一门课。假如真有公司抢他,怎么会做一份一学期(三个月)才挣四五千美元(80年代末期的兼课费)的半工呢? 

由于要养家,这位决定做生意,90年代开了一家门面很小的菜店,但选的店址不对,马路斜对面就一家巨大的超市,开张几个月后便赔本关门了。 

所幸这会儿不少美国公司去中国投资,大学新增了一门如何跟中国做贸易的课程,由他教授。由于他会讲故事,不了解中国的老外以为他是中国贸易专家,而国内来的学生刚去他教室坐下几分钟就知道他在胡说八道故事编得没有逻辑,像天方夜谭,而且几乎每个故事里都因为他,找他咨询的公司就金银财宝,叮铃当啷、源源不断。他还自称为世界500强的几家公司当过中国市场顾问。 

大概谎言说得太多,自己也记不住细节了,变得前后矛盾。他告诉学生,某某公司聘他去当老总,年薪15万。他当了老总后,学生要谋职可以去找他;年薪是每次上课涨一点,两三月涨到了50万,但有时候忘了,星期二40万,星期四落到35万这下学生也不信了那么高的年薪,为什么还呆在学校兼课?这老师是不是有病了? 

如此这般,骗了几年,学校终于发现他在胡闹,辞退了他,他就此销声匿迹了。 

若干年后,在当地一家中餐馆的中国学生聚会上竟然遇到五十岁上下,形容憔悴,头发杂乱,穿着一件式样陈旧的西装,眼神闪烁,缩头缩脑。有人问起近况,他突然大声说:我在做生意,大陆美国两地跑,忙得不可开交。有个参加聚会的老美教授请他向大家介绍一下成功的诀窍。 

他很激动地走到餐厅中央,声嘶力竭地说:我太感谢耶稣了,是他,让我从一个普通的中国学生成为了亿万富翁,亿万富翁(他一字一顿重复了一下)。耶稣是我的指路人,跟了耶稣,生意成功了,我每天晚上上床以前,都感谢耶稣 ...... 这会儿人们面面相觑,多亏老美教授打断了他:来来来,先吃饭吧,等会儿再说。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至今不懂他花那么大力气说谎,到底要换取什么?别人的关注?尊敬?崇拜?这好像是最笨最低效的骗子,骗了半天,多半是在骗自己吧?他这是由于病态呢,还是因为原本就是个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