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次回到国内,觉得和国内的亲友交流得都比较好。他们也有很多牢骚和无奈,也知道不少我们以为是什么内幕的东西,对于现实的观察和判断,并不比很多靠这个吃饭的大V差只是人家不靠这个吃饭而已。
海外华人我觉得还是太寂寞。我也会寂寞。但我不喜欢窥探别人的隐私,对别人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兴趣---当然这就使我更寂寞了。很多华人因为圈子太小,生活总之也寂寞,非常喜欢窥探隐私,更喜欢指点别人,因为在小小的圈子里,也找不到几个可供指点的人呀。
他们关心和指点的内容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你有几个孩子。
我真不知道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对出国前处于育龄期的他们造成过极大的心理创伤,但他们都喜欢追着问,你有几个孩子?如果你说一个,那必定追着问,为什么不要两个三个?看你们年纪也不大...好像离开了中国就得出这口恶气,不生一个足球队就白出国了,好像只要看着年纪不大就必须可劲造人。他们好像出国前受限于计划生育政策,出国后受限于生育能力,所以终生耿耿于怀。
遇到过香港背景的老男人,倒是不着眼于 “计划生育”这个课题,但是充满对名校的执念。自己的孩子读了名校,必定要吹嘘,别人的不是名校,必定要贬斥,还要关心大学为什么没有倒闭。
我也在台湾和本地友人一起吃饭,带着孩子,人家没有一次追问我几个孩子,为什么,为什么。人家心思根本不在这个上面。国内也一样,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一个“为什么”很多的儿童可能是聪明的,但一个“为什么”很多的成年人肯定是愚蠢的。
问题在于,长期的海外生活,狭小的社交圈,使得很多老男人也变得非常gossipy, 非常nosy, 而且非常喜欢自作聪明地对别人谆谆教诲---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你为什么不这样,你为什么不那样。你受不了,但又有点愧疚,因为人家是如此地“关心”你。
其实这些人英语都很好,形式上也很“融入”,有的甚至也颇有头有脸,但只要一遇到中国人,只要一讲中文,就会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