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城黑鹰

风城黑鹰 名博

哥本哈根市内有个“自由城 ”

风城黑鹰 (2025-08-10 15:13:08) 评论 (2)
北欧三国(2):哥本哈根市内有个“自由城 ”

在哥本哈根市有一块”自治区,自由城”,那里人们实行自治,某种程度上独立于丹麦与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市中心乘坐地铁M1/M2 Christianshavn站下,走上6-7分钟可以很方便地到达此处。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社区,社区内有着自己的规则和文化。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与哥本哈根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氛围,也是一个推荐的旅游打卡地。

网上建议最好在天黑前参观,并请遵守自治区当地的规定(区内有些区域不让拍照),所以我们也在下午六七点钟到那里(这儿夏天日落是晚上9点30)。

自治区的英文是Freetown Christiania(自由城克里斯蒂安尼亚),占地约34公顷。



故事还得回到50几年前的1971年9月26日,当时一群嬉皮士和自由主义者拆除了一处军营的围栏,占领了这片当时废弃的军事基地,宣称其为“自由城”,成立克里斯蒂安尼亚 (Christiania),旨在创造一个没有等级制度、强调自由和社区共享的社会实验,看来他们是一群理想主义者。试图建立一个不受传统政府管辖、基于自治和集体主义的社区。

克里斯蒂安尼亚长期处于法律灰色地带,丹麦政府对其存在既有容忍也有争议。居民与政府多次协商,最终在2011年达成协议,克里斯蒂安尼亚获得特殊地位,部分土地由居民集体购买,但仍需遵守丹麦法律。

克里斯蒂安尼亚以“自由、创意、平等”为核心价值观,居民自行管理社区事务,拥有自己的规则(如禁止硬性毒品、暴力、汽车等)。社区强调生态环保、艺术创作和反主流文化。

进入社区就见这里以色彩斑斓的涂鸦、DIY风格的建筑和创意雕塑闻名。许多房屋由居民自建,风格奇特,充满个性。



地面是高低不平的砖铺就的,“城”里面空气中充满了大麻味,房屋像是破旧不堪的旧房。

下面是村里挂在路边的地图,地图左上角标有三种文字写的“欢迎来到Christiania“。



村里的路标,指示大家的街名和方向:



户外商摊:



这张画和木雕像是在入口不远的墙上,上面用英文写的"世界在我们手中”。这是一个内部游乐场地。





绿地街(Pusher Street):克里斯蒂安尼亚因大麻自由交易而广为人知,尽管软性毒品在社区内被容忍,但在丹麦法律下仍属非法,因此绿地街常成为争议焦点。绿地街不让拍照。

克里斯蒂安尼亚也是哥本哈根的文化热点,拥有音乐会场地(如Loppen和Den Grå Hal)、艺术画廊、剧院和手工市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体验其独特的波西米亚氛围。













社区治理方式由居民通过共识决策管理,没有传统政府结构。所有重大决定需通过社区会议讨论。

自治城内约有850-1000名居民,包括艺术家、音乐家和自由职业者。其经济依赖旅游、手工艺品销售和小型商业,如咖啡馆和餐馆。







社区注重可持续发展,使用太阳能、回收材料建房,并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尽管克里斯蒂安尼亚在丹麦享有一定自由,但政府不时试图规范其活动,尤其针对大麻交易。近年来的警察行动和法律压力使绿地街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克里斯蒂安尼亚每年吸引约50万像我们这样的游客,这为社区带来不菲的收入,但也引发过度商业化和文化侵蚀的担忧。

克里斯蒂安尼亚被视为社会乌托邦的试验场,展现了另类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同时也暴露出自治社区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



大约逛了半个小时,俺们就离开了,克里斯蒂安尼亚是哥本哈根的“城中之城”,以其反主流文化、艺术氛围和自治实验闻名于世。它既是自由的象征,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地方——在理想主义与现实法律、旅游经济与社区精神之间寻求平衡,不知道里面居民有没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觉?我又联想到了几年前的美国西雅图,如果当时没有被阻止,那里估计也会出现这样的的“城中之城”。

对于游客来说,这里是探索另类生活方式和丹麦多元文化的绝佳地点,我觉得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