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北齐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残酷杀戮的政权更替(一百二十六)

玉米穗 (2025-08-26 07:14:31) 评论 (0)

   闰月乙亥日(初十),周主宇文赟册立夫人杨丽华为皇后。杨丽华是隋国公杨坚的女儿。

   身在突厥的齐范阳王高绍义听闻周高祖宇文邕驾崩,以为自己得到天助可以复国雪耻。正巧这时幽州人卢昌期起兵反周,占据了范阳,上表奉迎高绍义,高绍义于是引领突厥兵前往范阳。周廷派遣柱国东平公宇文神举率兵讨伐卢昌期。高绍义听闻幽州总管出兵在外,想乘虚袭取蓟城,宇文神举派大将军宇文恩率兵四千前去救援,但半数被高绍义拦截杀掉。正好此时宇文神举攻陷了范阳,擒杀了卢昌期,高绍义听说后,穿丧服为卢昌期举哀,然后率军退回突厥。当时,营州刺史高宝宁正率领夷,夏兵数万骑,赶去救援范阳,抵达潞水时,听说卢昌期被擒杀,于是也率军退回镇守和龙。

   579年,春,正月癸巳(初一),周主宇文赟改年号为大成,大赦境内。

   周主居丧才满一年,就纵恣于声色音乐,鱼龙百戏,经常在殿前演出,日以继夜,不知休息;多聚美女以充实后宫,增置爵位名号,花样繁多无法详载;沉湎于游宴玩饮,有时一连十余日不上朝,群臣有奏章请他批阅,都由宦官代为奏呈。京兆郡丞乐运忍无可忍,于是用车载棺材,上朝堂,奏陈周主八项缺失:其一,以为“至尊近来大小事务都独断专裁,不与宰辅商议,与众共同决定。”其二,“收聚美女以充实后宫,规定仪同三司以上大臣的女儿不许擅自婚嫁,导致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其三,“至尊一入后宫,就数日不出,群臣奏章,都须宦官代为奏呈。”其四,“下诏宽减刑罚,未及半年,又重新制定新法,新法比旧法更为严峻。”其五,“高祖革除奢侈华靡,提倡简朴,高祖刚驾崩不到一年,陛下就迫不及待穷奢极欲。”其六,“劳役百姓,横征暴敛,以供养戏子优伶角力力士。”其七,“上奏书者有写错字的,立即严办其罪,,以此杜绝上奏书。”其八,“天象已经垂下告诫,却还不知咨询谋求善道,修治颁布德政。”“若不改革上列八项缺失,臣看宇文氏之周庙恐怕没有子孙祭祀了!”周主见到奏疏,勃然大怒,立即要杀乐运。朝臣都惶恐害怕,没有人敢救援乐运。只有内史中大夫洛阳人元岩感叹说:“与臧洪同死,尚且有人愿意,况且是像比干那样的人呢!若乐运难免一死,我愿与他一起死!”于是入阁请求面见周主,对周主说:“乐运不顾生死,欲以求得身后美名。陛下若杀他,正好成全他,不如慰劳他,遣他回去,借此可以展现陛下的恢宏气量。”周主听了,顿时醒悟,次日,召见乐运,和颜悦色对他说:“朕昨夜思卿所奏谏的事,卿实在是个忠臣。”于是赐他在宫内进餐后,放他回去。

    癸卯日(十一日)周主宇文赟册立皇子宇文阐为鲁王。  戊午日(二十六日)周主到洛阳,册立鲁王宇文阐为皇太子。

   周主下诏,以洛阳为东京;调山东诸州兵修建洛阳宫,从事营建的工役多达四万人。周主迁徙相州六府到洛阳。

   周徐州总管王轨,听闻郑译执政,自知祸害将会降临身上,对亲信说:“我从前在先朝时,曾向先帝谏述储君不适社稷大任之事,现在皇储即位为君,今后之事,断然可知矣。徐州控制襟带淮南,邻接陈朝,若要为自身性命着想,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忠义之节,不能亏违,况且我蒙先帝厚恩,岂可因得罪嗣主,就忘记先帝厚恩!我就呆在徐州等死,希冀千载之后的人,了解我的心意!”

   周主宇文赟问郑译说:“我脚上的杖痕,是谁给我带来的?”郑译说:“事情是由乌丸轨(王轨),和宇文孝伯引起的。”因而说到王轨捋周武帝宇文邕胡须的事情。周主宇文赟敕令内史杜庆信到徐州去杀王轨,内史中大夫元岩不肯在诏书上签署,御正中大夫颜之仪也极力劝谏阻止,周主不听,元岩又跟进争谏,脱下头巾,叩头请求,三拜三进。周主发怒说:“你是要与乌丸轨同党吗?”元岩说:“臣非与之同党,而是恐怕陛下滥杀大臣会失去天下人心。”周主听了大怒,叫太监掌掴元岩耳光。于是,王轨就被杀掉,而元岩也被免去官职,废弃在家。当时远近之人无论认不认识王轨,都为他的冤死而流泪。颜之仪是颜之推的弟弟。(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