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 故乡行 江南第一名山 徽州齐云山

幑宁 (2025-08-29 20:12:12) 评论 (24)
因与中学好友们有约同游齐云山,一直不想违约,直到面对再也无法履行约定的事实,此行回老家时与亲戚们同登了齐云山。

那天清晨,我们从屯溪(黄山市)出发,车窗外的晨雾尚未散尽,一路驶向徽州休宁齐云山脚下。表兄妹们早已游过,这次是专程陪我们看这座“道家名山”。

“欲识金银气,须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汤显祖的新安诗。“黄”是指黄山,“白”是指白岳,俗称齐云山。白岳与黄山遥遥相望,又与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并称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

齐云山,初听名字便觉几分仙气。“齐云”,何其轻灵之语,仿佛只要站得足够高,便能与云比肩。事实上,这座山自古便有“江南小武当”之称,唐代天宝年间就被封为“天下无双福地,江南第一名山”。

登封桥是步行上山的必经之桥,桥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徽州知府古之贤主持修建,9孔10墩,青石板铺就,桥成之日古之贤升任,民感其德政,为表祝贺,便将桥取名为“登封桥”,步步登高之意,距今已400余年。

注:下面几张照片是下齐云山后拍的。









上齐云山可乘索道,或走古道,我们毫无疑问选前者。



缆车上眺望,远山如黛,云海翻涌,天地如一幅静默的水墨画。 心中雀跃呼喊:“齐云山,我来啦”!



注意下图中的葫芦,这是不同颜色的稻子,长大后从高山之巅能看到葫芦。



望仙楼:“天下无双福地,江南第一名山”



经过望仙台,跨过梦真桥,沿着永乐登山古道,可以进入“洞天福地”。据说这里是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12年)道士邋遢仙创建。

“洞天福地”有 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岩三处石岩。

栖真岩是齐云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栖霞真人修行的地方。

忠烈岩: 隋唐朝代更迭, 作为主政歙州、宣州、婺州等六州的汪华,起兵保境安民,后归顺李唐被敕封为“忠烈侯”、“越国公”,徽州百姓感其恩德遂立祠供奉。

寿字岩的寿字为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所题。寿字体浑厚圆润,高九尺九寸, 宽六尺六寸,与周易卦数相合, 阐阴阳和合之理。 听导游说“寿字下面走一走, 延年益寿九十九, 寿字底下摸一摸, 健康快乐一百多”,机不可失,赶紧走走摸摸再留影:)。



再前行就到了一天门。为了呼应道家“三生万物”的理念, 大凡道家仙山, 都设有三道天门。 

一天门是个宽敞的石洞,远看形同象鼻,传说玄武大帝与地藏菩萨争夺齐云山时,一脚踢开山体,成了山门。 其实一天门纯属自然风化而成, 有“石户”之称, 被徐霞客誉为“高爽飞突,正如阊阖”。



穿过一天门,就是齐云山精华之一真仙洞府。洞内崖壁峭立,怪石前俯,壁上摩崖石刻“天开神秀”、“亘古奇观”、“齐云胜景”...,不胜枚举。历代文人雅士:朱熹、唐伯虎、徐霞客、王阳明、戚继光、海瑞等等,都留下了墨宝。







崖壁下有许多天然洞穴,供奉各路神仙塑像。导游介绍有道教的真武帝和八仙、佛教的南海观音、民间的海龙王和文昌菩萨。 没能将每个洞穴与名字一一对上号,却感受到浓厚的儒、道、佛三教和谐共存的气息。



碧莲池: 因南宋宝庆年间,高士余道元手植碧荷于其中而得名。池边悬崖高千仞,状若釜鼎, 珍珠帘水日夜不息, 喷珠溅玉的注入釜中, 古人以为“此景只因天上有”, 故又称其为“天池”。



象鼻岩: 站在碧莲池边回望一天门, 山门己幻化为一头憨态可掬的大象。那长长的象鼻正伸向池中吸水。“太平有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有吉祥美好的寓意, 因此一天门也就成为了“吉祥之门”



走着就到了二天门。它建于黑虎崖上, 巧妙借助自然地势, 用红麻石砌成两道孔券,形成门户; 下方凿石砌阶以登, 因地形狭窄, 如同一道车辙, 故称车供岭。



那日有登山比赛,在三天门遇到不少登山队员。



过了三天门,就来到齐云山腹地 – 月华街。



月华天街是齐云山上的一条街道,因状如一弯月牙而得名, 街上28户村民, 世代居住于此, 依然保留着徽州古巷的温度。这里不仅有粉墙黛瓦的民居, 还有红墙绿瓦的宫观。 这儿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又是山上的街市和香客、游人的住宿之地。 与其它教派的清修之气不同,这的道士在非斋期不忌酒肉,还可结婚生子,这里是人间烟火的另一种道。



天官府又名五凤楼,始建于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 年),为时任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汪鋐的驻山府邸。汪鋐因建议嘉靖皇帝来齐云山祈嗣灵验后,而获赐“天官”,故名天官府。



玄天太素宫始建于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毁于文革,1997年重修。



香炉峰:因重力崩塌、 流水风蚀作用而形成的柱状丹霞地貌风景,海拔410米,形如巨型香炉而得名。峰顶有一铁亭,重达万斤,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赐建。



听我说月华街上最想看的是小壶天,导游大笑,说那里是她家后院。导游家很大,经营民宿,一面正对香炉峰,风景极佳。穿过她家前行不远,便来到小壶天胜境。小壶天门坊,修建于明朝正德年间,里面的空间原有建筑,称“睇元阁”,公元1616年正月三十日,徐霞客受道长汪伯化的邀请,曾在此饮酒看景。



2011年,古生物学家邢立达,在小壶天发现26处有七千万年的恐龙足迹化石后,为齐云山的地质年龄之争,画上完美的句号。



玉虚宫、真武殿同太素宫一样,建于宝庆年间,毁于文革,1986年重建。



玉虚宫左侧是明代唐伯虎撰写的《紫霄宫玄帝碑铭》,碑文华丽、书法俊秀、刻工精湛,为镇山之宝。



齐云山没有黄山那样的名声在外,却自带一种古意和宁静。它不需要你仰望,只希望你走近。它藏着的是古徽州的气韵,是道教千年未断的香火,是那些不为人知的静修、守望、与信仰。

谢谢浏览!

更多【 徽州

2025中国 故乡行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西递

2025中国 在上海穿越时空阅读历史

2025中国 舌尖上的上海

2025中国:长江邮轮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