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洗脚盆

国家主席洗脚盆

揭露中共的赖账经济战术

国家主席洗脚盆 (2025-07-01 23:34:35) 评论 (0)

 从拖欠台旅行业百亿团费,看“经济渗透统战”的真实面目



2024年以来,台湾旅游业者不断反映:中共至今拖欠疫情前后总计超过百亿新台币的陆客团费,至今未偿。而在舆论尚未平息之际,陆客人数却持续增加,部分观光业者甚至再度张开双臂,欢迎所谓“黄金十年”的回归。这种近似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现象,不仅暴露台湾特定产业对陆客的高度依赖,更揭示了一场系统性的经济战术布局中共以赖账为武器,实施“经济渗透+依赖制造+舆论反制”的多层统战策略

这不是商业纠纷,而是统战手术。这不是意外赖账,而是制度性掠夺


一、赖账不是偶然,是有计划的系统策略

中共对外经济交往中的赖账手段,早有前科:

  • 对非洲、东南亚多国工程商延迟付款,制造依赖;

  •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量放贷后“债务重组”,换取战略资产(港口、矿区);

  • 对国内包商与供应商长期拖欠工程款,使其无法维权,只能接受不平等条件。

在台湾问题上,这一战术被精准应用于观光业,形成如下步骤:

  1. 释放大量陆客,吸引台湾观光业大量投入接待能力

  2. 压低团费价格,让台湾业者被迫削价竞争、压榨服务质量

  3. 长期拖欠款项,压迫现金流,使业者“骑虎难下”

  4. 借机提出“合作转机”“恢复正常”的政治条件,引导其成为“和平统一”的传声筒或协力者

简言之:你越想赚钱,他就越能控制你;你越缺钱,他就越能逼你跪下。


二、受害的不只是钱,还有“台湾的谈判力”

当你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业者,在节目上说出诸如:

“政府不该得罪大陆,不然我们活不下去……”
“我不管政治,我只想赚钱,谁让我们要靠他们……”

那便意味着这套赖账战术已经成功了。它不仅掏空了你的账户,更摧毁了你作为台湾人的独立判断能力。

台湾的很多旅馆、小企业、小团导游,正从“经济自由人”转变为“政治附庸体”。他们不再要求对岸履约,不再主张公平交易,而是反过来向政府施压,要求“不要刺激中国”,甚至成为中共统战宣传的协力者。

这种结构性的依附,是比金钱损失更可怕的殖民形式。


三、赖账经济战术中的心理陷阱:被害者帮凶化

最可怕的不是赖账本身,而是被赖账搞垮的人,却拒绝正视自身决策的盲点。他们不反思为何过度依赖中共市场、不设防备机制,而是选择将失败归咎于台湾中央政府的“干涉”“阻挠”,自我安慰式地说:

“政府不让我们跟大陆合作,才导致我们活不下去,我们只能听大陆话。”

这种心理机制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认知失调”——当现实和信念发生冲突时,人们往往选择调整信念以减轻内心痛苦。

在台湾,这种心态被某些政客(如金门的陈玉珍等)利用和放大,他们故意将责任外推,助长对中央的不满,同时对中共的赖账和统战行为视而不见,甚至乐于充当“桥梁”和“代理人”。

结果,受害者反而成为了加害者的帮凶,不仅自己难脱困境,更加深了台湾社会的分裂和无力感。


四、民宿与导游,成为“统战桥梁”

真实案例已不断浮现:

  • 某旅宿业者,因长期接待陆客,与对岸建立“深厚感情”,最终接受引导,协助提供台湾官员动向、驻点位置,已被依法侦办;

  • 有游客揭露,在台湾民宿中,电视机自动播放央视与海峡两岸频道,内容充斥着“统一”“融合”“中国梦”等统战语言;

  • 甚至有些B&B经营者主动宣称“自己是中国人”,鼓励住客“多去大陆看看祖国”。

这已经不只是“谁欠谁的钱”的问题,而是:台湾是否还能维持文化主权与国家安全的最后底线?


五、从“赖账”到“卖台”:一步之遥

在这种情况下,赖账不再是经济问题,而是战略性前哨战

  • 先用钱引诱你,把服务资源全投进去;

  • 再赖账断你血脉,让你求生不得;

  • 最后送出“救命绳”:你只要说几句配合台词,配合某个政党立场,就能“恢复生意”;

  • 你还会觉得是自己“争取来的机会”。

实际上,这就是赤裸裸的殖民方式:用你的钱毁你自己,用你的人帮他打仗。


六、结语:该清醒了,这不是合作,是战术

台湾必须认识到:中共所主导的两岸经贸往来,从来不遵循正常的市场逻辑,而是一套经过部署的“统战经济战术”。赖账,不是破产,而是战略;混入文化宣传,不是无心之失,而是手术级别的信息战。

面对这样一位“客户”,我们不是在做生意,而是在参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赖账,是第一枪;叛卖,是结果。

台湾社会若再以“做生意不谈政治”的鸵鸟心态处之,下一波被掏空的,恐怕不只是旅宿业,而是台湾整个中小企业的主体性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