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里一个周六的下午,经过邻村New Brunswick,偶遇Somerset街匈牙利移民举办的一年一度街头集市(Festival),才了解到原来New Brunswick这座城市有如此深厚的匈牙利历史。
移民在外,一定是不忘本的。你看地图都挂出来了。不过,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匈牙利在哪里,恐怕是一头雾水的。

因为刚从中欧旅游回来,见到满街熟悉的小吃,特别是熟悉的匈牙利美食烟囱卷(Chimney Cake Ice-cream)和油炸大饼(Langos),倍觉亲切。LG说我好像回到了故乡。
烟囱卷是匈牙利著名的街头甜点,外观像一个中空的圆筒,酷似烟囱。它的做法是用甜面团缠绕在一个圆柱形的木棍上,刷上黄油后撒上糖,在炭火或烤炉中慢慢旋转烤制。一般可以根据爱好,里面填上不同口味的冰淇淋,外皮酥脆,内里柔软香甜,奶香扑鼻。


虽说是匈牙利的小吃,可是我第一次吃是在布拉格。中欧国家的文化和饮食其实都差不多,在老早都是奥匈帝国的兄弟们。
这是我在布拉格一家街头小铺吃到的烟囱卷冰淇淋

看中欧大妈在制作烟囱卷

朗戈什(Langos)是一种油炸大饼,和pizza差不多,不同之处是油炸的,上面一般是抹上蒜汁,酸奶油,并撒上芝士(Cheese),在你穷凶极(饿)时,看到热乎乎刚从油锅里捞起的油饼,还是蛮有诱惑力的。


这是我在布达佩斯吃到的正宗油大饼,我选的是美国口味的芝士加培根,感觉还不是那么腻。


街市上还见到了匈牙利的传统大锅炖牛肉汤古拉什(Goulash)和肉肠。牛肉汤颜色红红的是因为里面加入了大量的红辣椒(不辣)。感觉这是从俄罗斯的罗宋汤衍生出来的,不同的是,罗宋汤是用甜菜(beets)熬制成的,也是红红的颜色,味道甜咪咪的,更好吃。一样东西,到了另一个国家,总会变种。我们上海人,也爱吃罗宋汤,不过加的是西红柿汤罐头,颜色有了,味道更香更好吃。


乐队在演奏匈牙利乐曲,欢快明朗,和俄罗斯音乐有点像。

回家后好奇查了一下,原来自1888年起,就开始有大量匈牙利移民来到New Brunswick打工谋生,因为当时强生(Johnson Johnson) 制药厂的总部就在那里,并雇佣了许多匈牙利移民,口口相传,加上移民社团内部的互相帮助,越来越多的匈牙利移民都选择落脚于此,并成为强生(Johnson Johnson) 的雇员。药厂也大力支持和推广这个匈牙利移民社区的发展和成长,除了在招工广告上同时印上英文和匈牙利文以外,还为员工和家属开办免费英语班,帮助他们的孩子入学当地的公立学校,以及为家中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的会讲匈牙利语的护工。社区就这样壮大起来,到1915年时,匈牙利裔人数占全市人口20%,成为New Brunswick最大的族裔群体之一。他们主要聚居在今天的第五区(Fifth Ward),并在Somerset Street 与Plum Street附近开设了餐馆,杂货店,银行等,形成“小布达佩斯”。
后来我又特地抽空去Somerset 街又走了一遍,领略一下新泽西小布达佩斯的风情。
这是St Ladislaus天主教堂, 建于1904年,以匈牙利国王圣拉迪斯劳斯(St Ladislaus)命名,是当地历史最悠久的匈牙利教堂之一。

教堂旁边有一个小广场,叫明岑蒂广场(Mindszenty Square),广场上竖立着一尊红衣主教约瑟夫 明岑蒂(Jozsef Mindszenty)的雕像。明岑蒂是匈牙利最著名的天主教红衣主教之一,以坚决反对纳粹和共产主义独裁而著名。他曾因拒绝向共产党屈服而遭受长期监禁,成为匈牙利人自由与信仰的象征。

教堂侧面飘扬着红白绿三色匈牙利国旗。

教区兴办的服务于匈牙利移民后代的儿童早期教育中心,传承匈牙利语言和文化传统。


而对面就是New Brunswick最引以为豪的 RWJ 医院和它的儿童医疗中心

Somerset街的拐角处,就是新泽西的州立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校园了。

同一条街上还有东仪天主教堂(St Joseph Church)和匈牙利归正教会(Magyar Reformed Church) 。发现早期的欧洲移民在一个地方安居下来以后,就一定要造教堂,因为那里成为他们生活的核心,可以找到身份的认可和归属,也成为他们困难时随时的帮助,是他们社会保障的网络。好比我们华人,许多也是带着同样的目的,加入了当地的教会。不管带着怎样的目的,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教会的门永远是向我们敞开的。
匈牙利美洲运动俱乐部 (Hungarian American Athletic Club) (HAAC) 是本地核心匈牙利社交中心。

我注意到英文经常用Magyar来称呼匈牙利,那是因为匈牙利人的祖先是马扎尔人(Magyars),他们是原本生活在乌拉尔山脉以西的草原游牧民族,在1000 BC - 500 BC左右逐渐发展为有组织的部落联盟,和芬兰人,爱沙尼亚人是远亲,属于拥有突厥与芬兰乌戈尔混合文化的骑马游牧民族。他们在欧亚大草原上逐渐西迁,于896年穿越喀尔巴阡山,进入今天的匈牙利平原,击败了斯拉夫人,阿瓦尔人原住民,成立了匈牙利国。传说中的所谓匈牙利人是蒙古人后裔,因为成吉思汗的军队曾攻入匈牙利,那是远在马扎尔人立国之后几百年的事了,虽不无道理(有些男人长得粗壮彪悍,看着真有点像是蒙古人,但或许马扎尔人长得也大致不离吧)。
据说匈牙利语是最难学的一种语言,语法极难,属乌拉尔语系(不是印欧语系民族),他们也是欧洲唯一的一个国家姓(Last Name)在前,名(First Name)在后的国家,或许真和我们有些渊源呢。
因为公元896年是匈牙利的立国日,如果你去匈牙利,你会发现匈牙利人对96这个数字有近乎迷信般的崇拜,几乎到了“国家幸运数字”的程度,例如 --
布达佩斯的国会大厦(Parliament Building)高96米(它是布达佩斯建筑物中法定最高的建筑之一 -- 没有建筑可以超过96米)
这是我在布达佩斯时拍的国会大厦夜景

布达佩斯圣伊什特万大教堂(St Stephen's Basilica),另一座象征国家统一和基督教化的建筑,也是96米高。
从街上看过去的圣伊什特万大教堂远景

布达佩斯英雄广场建于建国1000周年时(1896年)
布达佩斯地铁一号线是欧洲大陆第一条地铁线,开通于1896年
最神的是匈牙利国歌演奏时间被掐定在96秒,这可不是巧合。
96,真是个神奇的数字,它是马扎尔人集体历史记忆与民族身份的象征。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可能是我心里一直有的匈牙利情结在作祟吧!小时候老听爸爸说50年代的匈牙利电影有多好看,还有那么多关于匈牙利人有我们成吉思汗的血统等等的谣传,让所有和匈牙利有关的事物都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这篇文章也算是我个人的解谜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