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我的大学 (十七)

沉涌科学路 (2025-07-16 19:32:16) 评论 (0)

大四第一学期临床实习结束,转过年大四第二学期我们就开始我们卫生系专业课程的学习了,比起从前的医学基础课来,专业课轻松很多,我们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在此讲几个花絮。

一、迎泽公园晨跑

迎泽公园很大,正门面向迎泽大街,在解放南路离我们山西医学院校园很近的一个入口,我们叫西门。公园里有一个大湖,夏天可以划船,冬天结冰后可以滑冰,我们体育课学滑冰就在这里。有一段时间我和同班的张同学每天早晨到公园沿着湖畔跑步。张同学名字里面带一个“臻”字,可人们常常认不得这个字,每每叫不上他的大名,他就大发牢骚:“聂荣臻的“臻”他们就认得,而我的这个“臻”就不认得了。” 这个“臻”字单独拿出来很多人可能真不认识,他们能念出聂荣臻是因为他们都听说过这个名字,跟着就顺上去了。记得中学时第一次看到“月晕而风,润而雨”这句话时,我就没认出这个“础”字,这是什么润而雨呀?以前学习这个“础”字的时候是学习“基础”这个词的,看课本和其他读物都是“基础”,也没有发现脱离了“基”的“础”字,所以在“础润而雨”里就没有认出这个“础”字。

张同学来自山西河曲县,是与陕西和内蒙古三省交界的地方,黄河在那儿由东向西时拐了个弯转向南,所以取名河曲。他小时候经常在黄河边上玩耍,身体倍棒,上大学后身体素质逐渐下降,于是拉上我去晨跑锻炼。有一天看到一群人在湖边围着低头看,我们也凑过去,见是一个身体敦实的年轻人躺在那儿,浑身湿透,上身穿的是当时流行的绿色马裤呢上衣,下身一条深颜色的裤子,脚穿一双白边运动鞋,手握一条九节鞭,显见是晨练的。有人说是溺水了,但我看不是。我小时候见过一个小伙伴的爷爷外号叫“二把仙儿”的在水库边跌进水里淹死的情景,人们把他捞上来时,口鼻都还冒着白沫。可这个年轻人根本没有白沫,有人问是死了吗?有个老头回话:“我想是不活了,反正他是不喘气了。”张同学过后聊起这事,骂了老头一句:“真是个丧棒子,咋说话的?”

卫生系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文明杯”足球赛都是由大四这一年级主办,这一年轮到我们年级主办,还赶上了90年意大利世界杯足球赛,结果我们年级几乎所有的男生都开始踢球了,我也不例外,尤其是我还来自足球大省辽宁,不踢球那还算是个男人了?我也就被赶鸭上架。技术不行体力来补,这一段时间的晨练让我恢复了往日的活力,体能是最好的,号称场上跑不死,成为我们年级足球二队的主力,后来挤进足球一队替补,一年后临毕业足球告别赛,我也榜上有名。我们的队长高同学给我的毕业留言是:“我最感到遗憾的是我们足球队错过了你这个拼命三郎。我给你的忠告就是机会不能靠等待,要努力争取。”其实我不争取是因为经济原因,足球鞋对我来说是太贵了。

二、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某系的党委书记在全校学生干部大会上明确提出禁止大学生谈恋爱。我们宿舍的“山西大侠”回来模仿说:“谈乱爱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卫生系对于大学生谈恋爱不鼓励但也不禁止。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毕业后还能在一起的是少之又少。我们系学生会主席郝同学来自山西长治,与我们宿舍的“山西大侠”是老乡。郝同学和我们班来自黑龙江的姑娘好上了,我们宿舍的“介休大侠”吐槽说:“他们两个?真是胡扯。一个山西的,一个东北的,将来毕业后怎么可能在一起?”毕业后他俩还真就在一起了,黑龙江姑娘也留太原了。我们年级还有另一对山西黑龙江联姻的,不同的是姑娘来自山西,小伙子来自黑龙江,最后留在了山西。

但有很多恋人就没有这么好的结局了。我们84级的一个辽宁老乡和同年级的一个青海姑娘谈恋爱,据说是从一年级就开始了。小伙子是沈阳人,属于袖珍男子汉,不但个子小,眼睛也小,一口酒下肚,眼睛就更小了,但他是他们年级足球队的主力前锋,是个进球机器。而这位青海姑娘则是肤白貌美,个子高挑,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看着有些异域风采,有可能不是汉族的,但我不确定。毕业后二人各奔东西,是真真正正的“东西”,东到辽宁,西到青海。分手后姑娘心情如何不得而知,我们这位老乡据说是对女友朝思暮想,后来如何不得而知。

还有一些人一开始就没有那么认真,说句不好听的,也就是一起玩一玩。我们年级一位女生,山西的,传说男朋友换的频繁,是“每周一哥”,她的长相就是给人一种这种印象的那种女人,可我就没有见过她的哪怕一个哥,我怀疑人们对她是以貌取人了。我本人在大学期间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但并不代表我没有心仪的女孩,但也仅仅是心仪,不向外流露,别人也看不出来我对谁感兴趣。我班的一名女生,也是山西人,性格外向,大大咧咧的,总到宿舍找我,室友们认为她是对我有意思了,鼓励我跟她出去。我自己的想法就是毕业以后不可能在一起的就不要谈了,否则对己对人都不负责任,其实有这种看法的人在当时是大多数。我的一个研究生同学就只和他妻子一人谈过恋爱,用他的话说,“剜到筐里就是菜”。我国内的一名女同事曾开玩笑说,“这辈子真亏,就没跟别人好过,一直被他包下来了。”她和老公是青梅竹马,他们相互把对方一辈子包下来了。

三、《花裤衩下的冤魂

当时的地摊文学很发达,琼瑶小说经常出现在卖书的地摊上,有很多人到处搜罗琼瑶小说,据说她的小说很多。还有人喜欢看黄色小说或者故事,但并不表示看的人就是坏人,不看的人其实是不好意思,并不表示就不好奇,我就是这种人。当时在我们男生宿舍传看一本杂志,封面就是花花绿绿的,有一个半裸的年轻女人的画像,配上文字《花裤衩下的冤魂》,这不就是黄色书刊吗?看着都脸红,我一直没看。后来一个周末,很多人都出去到外地玩去了,当时我一个人在宿舍,胆子大起来了,好奇心也跟着陡然升涨,就把这本杂志翻开来看,结果故事很精巧,一点也不黄,应该是我看过的故事里编排水平比较高的一个。一个好好的故事偏偏起了那么个俗气的题目,就是为了吸引眼球。

咱们文学城已故名博润涛阎的博客里有两个故事,《钻错被窝的新娘》和《大奶二奶闯荡美利坚》,看题目总觉得不是什么正经故事,就没有看。后来有人提过他的这两个故事,似乎说故事很好,我也就点开来看,结果非常吸引人,感觉都是真人真事。其中一个桥段,老阎两口子大雨中帮助其中的某个奶在公路上捡拾散落的货物,让我感慨老阎真是好人。

四、吃大鼠肉

作为两种最主要的实验动物,大鼠的体重可达小鼠的20倍,常常超过500克。第一次听说大鼠肉可吃,是从一个研究生那儿,他在用大鼠做实验,说大鼠肉能吃,营养学教研室的柳黄教授都吃上瘾了。既然营养学教授都认为大鼠肉可以吃,那一定没问题,我也就惦记上了。其实还在孩童时代时就听说广东人吃老鼠,是那种新生的还没长毛的粉嫩的幼鼠。我们老家人传说广东人抓起一只鲜活的幼鼠,在酱油碟里蘸一下,直接送进嘴里大嚼起来,血水从嘴角向下流,听的我们眼睛发直,目瞪口呆。

对照组的大鼠没有药物处理,可以吃,我就问我们宿舍的“西山大侠”是否愿意试一试。“西山大侠”的父母工作很忙,他小时候在家里经常做饭照顾弟弟。在宿舍里他还不时地做些吃的改善伙食。他每年都买很多香菜,洗净,将水晾干,再把香菜编成辫子,挂在窗台或者门框上晒干,搓成香菜末,食堂打来的饭菜味道不佳时就撒上一些香菜末。一次实验课结束后,我负责接管实验大鼠的处理,将大鼠剥皮,掏出内脏,在清水里浸泡,再带回宿舍,剩下的工序就由“西山大侠”接管。他把花椒大料用纱布包成一个小包,放在锅里和大鼠一起炖,记得还有酱油,使大鼠肉呈现酱色,最后撒上香菜末。楼道里飘着的肉香引来不少人,大家看到酱肉,都想尝一尝,结果僧多粥少,每人只分到一小块,大家都说好吃,只是没有吃出来是什么肉,就被告知是兔子肉。有的人直到毕业也不知道他们吃过大鼠肉。

后来上研究生时,也给大家尝过大鼠肉,只是手艺不行,大鼠味道太浓,大家尝一口就再也不想吃了。研究生期间还吃过兔子、鸡、狗,都是实验动物。来美国后,旁边实验室从屠宰场收集很多整根的牛尾巴,是用来分离椎间盘内核细胞的,剔下来的肉很多,没好意思去要,结果都被扔进垃圾箱里了。他们买来的葡萄酒只取一点点作为样本用来检测,剩下的几乎就是几个整瓶,人家自己留下来了,更不好意思跟人要。

五、维生素饱和

最为常见的营养缺乏病是维生素的缺乏病。维生素大体上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前者包括维生素A、D、E、K,后者则包括维生素C和B组象B1,B2,B3,B4,B5,B6,等等等等,只是有些名字变了,象泛酸、烟酸都不知道他们当年排老几了。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储存量少,因为很容易从尿液中排出。营养学上对水溶性维生素营养状态的评价有一种方法叫饱和试验,就是口服已知剂量的待评维生素,再收集24小时内的所有尿液,测定尿中维生素的浓度,乘以体积,就得出24内尿中排出总量,如果该维生素营养状态好,则口服后从尿中排出的多,身体不需要那么多;反之,若营养状态不好,就是说体内贮备不足,则口服后从尿中排出少,都被截留了。

我们营养实验课就是VB1的饱和试验,我是志愿者。实验课的前一天,我口服一片VB1药片,不记得它的剂量了,然后就拎着一个塑料桶收集尿液,每次下课后不是去厕所,而是跑回宿舍去尿到塑料桶里。第二天,我把尿桶带到实验室,高举过头,开玩笑说:“这是我的尿,啊,大家要节约用尿,来之不易呀!”大家七嘴八舌: “琼浆玉液呀!”;“这么金贵?这是童子尿吗?”;“放心吧,我们一定让你死得其所。”

六、治疗近视眼

儿童少年卫生学课里有很大一部分比重是关于采光照明与眼睛视力的关系,近视眼的防治是重中之重。当时的观点是近视眼不能治疗,只能防止或延缓其进一步恶化。但总有关于改善视力或矫治近视眼的偏方或者商品面市。还在读高中时,就有传说绿色对眼睛有利,要多看绿色。后来又人传说常戴老花镜可以矫治近视眼,我的高一同桌的视力非常好,当时的视力表最后一排还能看清的是2.0的视力,我这位同桌向后退两米还能看清最后一排,当时体检医生说他可以报名空军飞行员了。我问他为什么视力这么好,他就跟我说他经常戴老花镜。我也就跟着试过,头疼,眼睛疼,他说要忍着坚持,我选择放弃。还有一种磁力眼镜,不是很贵,我们村本家一个远房侄女曾试过,说是有点效果,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高中还遇见街头卖一种贝壳类的小东西,扁扁的圆锥形,表面光滑,说是晚上睡觉前可以塞进眼皮下,用来治疗近视眼,特别是假性近视,效果良好。一个一毛钱,我就花了两毛钱买了两个。塞进眼皮下还真没有眼睛进了沙子的感觉。但早晨起来,眼睛几乎睁不开,被黏黏的绿色大眼屎给粘上了,所以我又放弃了。

强梅老师给我们讲儿童少年用眼卫生部分的内容,课堂上她讲过一个故事。她曾经在迎泽公园遇见一人,老缠着她要合作,给提供病人,说他有秘方可以治疗青少年近视眼,强梅老师当然不信,就不理他。这人天天来烦她,强梅老师就问他:“你是用什么方法治疗近视眼?”他回答说:“用吐沫。”课堂上一片哄堂大笑。我们感叹这些骗子居然跑到大学校园对大学老师行骗,也有人认为这个骗子可能是一个精神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