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屎蛋村
羊屎蛋村
59年冬,各处的公共食堂都先后关了门,蔡庄食堂一直坚持到60年的春耕春播。
蔡庄最高领导、小队长广田是个务实人,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声中,各小队攀比着报亩产量,越报越高。广田报的亩产量总是最低!气得大队长都想换掉他。
1959年秋收,广田领导的小队参与了收割亩数多少的竞赛。终于夺得一面红旗。可地里的庄稼落下不少。交完公粮卖完余粮几乎没剩多少粮食了。广田派几个亲近的人偷着进行第二遍秋收。(那时隐满产量是个大错误)收来的花生、豆子、玉米都藏到食堂仓库里,收来的白芋切成片晒干。广田制止食堂浪费。大人孩子进行分别定量。也就因为这些原因,蔡庄食堂能坚持到今天。
春天一粒种,秋天万颗子。.人靠地活着!春耕春种开始后,广田精力都放在这项工作上,食堂的事不再过问。
一天,蔡庄食堂管理员老王找到他,愁眉苦臉的说:“怎么办吧?仓库里只剩一斗麸皮和两小袋杂粮面,还有几捧白芋干。如果多参些菜还能坚持一段时间,不掺菜吃净粮,两三顿就吃光!可现在连一棵菜都没有了!掺和什么呢?"
“白菜帮吃完了我知道,萝卜樱子,胡萝卜樱子也没有了吗?"广田问。
“没有了,一棵都没有剩。”
广田挠头了。
春耕大忙季节,抽不出人去挖野菜。炊事班那三四个人整天忙得团团转,也没时间下地!怎么办呢?
挠着挠着,眼前突然一亮,不是有白芋秧吗?让炊事员抱来洗洗,剁吧剁吧不就可以下锅吗?
原来去年秋收时,白芋秧堆在地里没人管。广田想到队里还有三四只老山羊没草吃,就让饲养员老张头把白芋秧全部拖到羊圈里,让羊随便吃。羊在春节前被公社调走了几只,剩下一只春节时打了牙祭。这白芋秧肯定剩下不少!
想到这里,广田对老王说:“走!跟我去羊圈!"
羊圈里果然有不少白芋秧,厚厚的一层。只是最上边被羊糟糟蹋的不象样子,屎尿塗了一层。
广田和老王把最上边那层用扠子挑到一边,让炊事员把底下的抱上一些去淘洗。经过一冬的白芋秧还保持着嫩缘的颜色,叶子也没发霉!
中午,收工回来的社员就吃上了白芋干、白芋叶和剁碎的白芋梗加点杂面煮成的稠糊糊。
村里社员有些住在外村的七大姑八大姨,知道蔡庄食堂还开伙,就纷纷来蔡庄走亲戚。
来的都是客,又不能拒绝,炊事员也只能每人盛上一勺两勺!
人多了,炊事员工作量加大,他们有些不高兴,淘洗白芋秧时就马虎了许多。
晚上开伙,稠糊变菜稀饭。
正吃着,一个小伙嚷了起来:“碗里怎么有个羊屎蛋?”他用筷子夹起来给大家看。大家赶紧都用筷孑扒拉自己碗里的稀饭,开始寻找。
有人喊:"我碗里有半个!"
还有人用筷子夹着一个黑呼呼的东西,举着问大家:“这是羊屎蛋还是……”有人说是的,有人说不是的。轰笑成一团。不过,没人生气,把羊屎蛋丢掉,一口气喝完碗里的稀饭,还眼巴巴的望着锅!
炊事员开始擦洗炉灶了,这些人才慢慢离去。
临走,一个外村小伙高声说到:"你们庄别叫蔡庄村了,干脆叫羊屎蛋村算了!"
大家都哄笑着拍手同意。就这样,蔡庄村的另一个名子:羊屎蛋村不胫而走!
后来大伙好像忘了蔡庄这个名子,只知道有个羊屎蛋村。
有媒婆给姑娘介绍对象,姑娘问那庄的?媒婆说蔡庄的。姑娘有些犹豫。媒婆赶紧改口,是羊屎蛋村的!姑娘立马嘻笑颜开,急忙点头表示同意!姑娘解释说,有羊屎蛋饭吃,也比饿死強!
悉采心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1
是的,哭笑不得,悲伤是真。。。看完后自私地感叹:幸亏没生在那个年代:))
赞好文笔,好故事!
麦姐 发表评论于
“有羊屎蛋饭吃,也比饿死強”,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故事写得真好,笑声中带着泪花…唉,那个年代没有饿死就是幸运儿了。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那年头有羊屎蛋吃都比没有好,可是据统计那三年风调雨顺。当然,不会把最高领导给饿着。
晓青 发表评论于
为了活着,唉!
碼農學寫字 发表评论于
“ 有羊屎蛋饭吃,也比饿死強!”,是啊,活着的都是强者。
赞梧桐兄一支笔掌控了读者的喜怒哀乐。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唉。说啥?无语。。。。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1
天哪,真不可思议了!赞梧桐一枝笔。
亮亮妈妈 发表评论于
真是一声长叹啊!赞梧桐好文笔!
小花荣 发表评论于
“姑娘解释说,有羊屎蛋饭吃,也比饿死強!”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