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杂记 (1)

冬村 (2025-07-11 14:14:04) 评论 (0)

“班夫是个什么去处?”

“是加拿大的Dallas, cowboy放牛的地方”

“那玩什么呢?”

“Hiking,有很多hiking trails.”

这是多年前, 因为要去加拿大班夫(Banff)国家公园旅游,我询问一位去过班夫的朋友。我至今还很感激这位朋友的答复。

当时想,这就是我们要去的班夫吗?但既然妻子已经安排好了,我就跟着去吧 - 走路,爬山,风吹草低见牛羊。

从加尔各答机场出来,驱车前往班夫。不一会儿,路边渐渐荒僻起来。 路过几家农场,围栏里几头奶牛在懒散地吃草,有点Dallas的意思了。

突然,前方的天际线处,出现了一排大山,一个个山峰像锯齿一般排列着,山顶都积着雪。人一下激动起来,这就是我们要去的班夫吗?

转个弯,雪山就没有了。到班夫镇时,天已经黑了下来。住进一家叫“针叶林”小旅馆。第二天早上起来,窗外是一架大山,正好被窗框围着,像一幅风景画,但山上没有积雪。吃早饭的时候,和服务员闲聊,告诉他我们离开班夫镇后,去路易斯湖,然后去山里的Jasper镇。服务员说,路易斯湖很漂亮,我们也常去。到Jasper的路上,你们会经过哥伦比亚冰原(Columbia Icefield)。如果站在冰原的顶上,可以看到脚下的水向三个方向流去。路易斯湖是世界三大名湖之一,我们刻意安排要去的。哥伦比亚冰原? 没有听说过。

一大早去看路易斯湖。湖三面环山,静静的躺在山谷里。五月底了,晚上有过一场暴风雪,湖边的冰还没有化完,上面积着雪。风呼呼地刮着,云很厚,湖心的水黑森森的,湖边没有多少游人。湖前方的大山,山顶笼罩在云雾里,大块黑白相间的云朵被风刮着,从山前移开去,后面仍是厚厚的云层,看不见山头。当时的感觉很强烈,但很难描述,苍凉而不凉,悲怆却不悲,凄美但不凄。几天后我们回程时,又到了路易斯湖。这天阳光明媚,湖里的冰全化掉了,绿水清清,映着山影,湖边游人如云,一幅完美的春游图。但游湖的感触,远不及雪后的那天早上。

从路易斯湖出来,驱车前往Jasper。云渐渐散去,天放晴了。 一小时后,我们上了冰原高速(icefields parkway}。上高速不久,雪山的影子又出现在天际边。这一次雪山没有消失,而是越来越近,越来越多,最后扑面而来。汽车在雪山脚下穿行,绕过一座座高大的雪山,后面是更高更大的雪山,连绵不断,直到天际,耸入云霄。当时被这意想不到的遭遇震撼了。一生中第一次有了要作诗的兴头,又第一次对自己不是一个诗人而感到遗憾, 最后想起了伟人的一句诗,大喊了一声“横空出世,莽昆仑”,让积聚的一腔激情,都他妈的从一个“莽”字里迸放出来。

路上车很少,路旁没有人家,没有建筑,没有农田,没有牧场。左边有些景点,可以在路边停车道上观看,都是雪山脚下的湖泊,有的湖开了,有的还冻着,以最原始最纯洁的姿态呈现在眼前。在雪山脚下穿行两三个小时后,车转过一座高高的雪山,高速右边突然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休息站,路牌上赫然写着:哥伦比亚冰原。

休息站的中间,是一个两层的楼房,一楼有休息站的一应设施,还有旅游社的推销点。楼旁两侧均有很大的停车场,楼前有观景台。大多数游人从车里出来,走不到观景台,就被眼前的冰川景色迷住了,在停车场里开始拍照。高速的对面,左右两座大山,山顶上盖有积雪。正面是更大的一座雪山,不仅山顶有雪,从山顶到山脚,整个山坡以及和左右两座山形成的山谷都被冰雪覆盖着。好像有一天山顶爆发了山洪,铺天盖地的洪水从山顶上泻下来,充满了整个山谷,到了山脚,洪水突然全部被冻住了。看到这一景色,才发现glacier被译为冰川,在这里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冰川大多数还被前一天晚上下的雪覆盖着,中间裸露的地方,泛着玉石一样的绿光。这时诗兴已经耗光了,但心里充满了惊艳和欣喜。

在休息站感叹了一番冰川奇景、照了许多照片后,我们在车上设置好地址,赶路前往旅馆。但试了几次,车子也开不出停车场,GPS指示:前方路程为零。人又一次被震撼了,因为终于意识到旅馆就是休息站的二楼。我们欣喜若狂地搬下行李,进了客房。走到客房的窗前,整个冰川静静地躺在眼前。这时已是黄昏,冰川笼罩在夕阳的金辉里。窗景照片发给没能同来的儿子,儿子回复:“我要哭了!”

晚上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游班夫而不知哥伦比亚冰原,实在是够糊涂。眼前的这条大冰川(Athabaska Glacier) 只是哥伦比亚冰原的一个脚指头。冰原方圆三百多平方公里,最深处冰层厚达三百多米。冰原处在美洲洲际分水岭上。这个大分水岭从北极到南极,贯穿整个美洲大陆,包括有名的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山西边的水,最终流到太平洋,山东边的水,最终流到大西洋。哥伦比亚冰原十分独特,冰川化的水,除了太平洋和大西洋外,还流到北冰洋。你可以像“针叶林“旅馆的服务员那样,想象站在冰原的顶上,看着脚下的水,向三个大洋流去。

妻子安排这次旅游时也不知道有哥伦比亚冰原这么回事。订下冰川对面的旅馆,是因为Jasper附近,这一家有优惠。旅馆服务员解释,因为怕暴风雪,景区每年都是六一后才正式开放。正式开放了,房间就很难订到了。

因为无知,方得惊喜。从路易斯湖到Jasper的行程,惊喜接二连三,成了我们到班夫旅游最为震撼和最值得留恋的经历。如果有人问我到班夫玩什么,我会告诉他一定要去冰原高速和哥伦比亚冰原。哦,不,不对,我应该什么都不告诉他。

如果说游班夫是充满了惊喜,到瑞士看阿尔卑斯山时的一段经历,得用惊吓来形容。

到瑞士看阿尔卑斯山,一般都到少女峰 (Jungfraujoch)。我们住在少女峰对面半山腰的一个叫Wengen的小镇上,从旅馆的房间里可以看到积雪覆盖的少女峰的山峰。小镇的出入靠小火车,小火车还把我们带到少女峰峰顶。镇上有一条街,街上有一个电缆车站,把人送上山顶。从山顶上,可以看到对面完整的少女峰和与她并肩而立的诸多山峰. 少女峰有欧洲之巅之称,紧靠着的是和尚峰 (Monch)。从缆车出来,背着少女峰的方向,有一条很热的旅游线,沿着平缓的山脊往下走,山腰处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湖。旅游手册上,都会有一张这个湖的照片:从湖边可以看到由少女峰率领的群峰,同时平静如镜的湖面上,有这些山峰的倒影。

这天妻子和我坐缆车上山后,和众多游人一起,走了一个多小时后,到了湖边。天有微风,湖面泛起小小的涟漪,但还可以隐约看到山峰的倒影。我们在湖边吃午饭时,发现游览图上,有一条和来路同等距离的路线,往山下走。路线通到一个小火车的终点站,小火车可以把我们带到山脚下的小镇,游少女峰的游人,大多数都住在那里。我们可以在镇上吃晚饭, 然后坐小火车回到我们山腰的小镇。

计划一定,我们两人离开了原路回电缆车站的人群,沿着湖边与旅游线垂直的山脊,兴致勃勃地走上了一条布满石块的小路。暮春的天气,太阳很暖和,走在阿尔卑斯山上,觉得离蓝天很近。前面突然传来牛铃(cowbell)声,转过弯,路被一群奶牛挡着。放牛人微笑地看着我们惊恐的脸,拨开了一条路让我们走过去。不久,开始往山下走。山坡很平缓,山腰有一个大草甸子,让人想起《音乐之声》。人懒懒地躺在绿草上,看天上云圈云舒。走出草甸子时,又遇到一群奶牛,还有一个高个子青年,完全一个城市青年的模样,但拿着一条放牛的木棍。他说他家有个奶牛场,就在山下,生产奶酪,现在快到赶奶牛回家的时候了。年轻人的话提醒了我们,已经走了快两个小时了,我们还在山上,该不会走迷路了吧?不敢再滞留,赶紧赶路。

小路一会儿有,一会儿无。约三个小时后,终于插到了一条石渣路。路对面不远处可以看到一个奶牛场,一定是那个年轻人的家了。路往左,通向那条旅游线的山脊,山脊上的游人,像蚂蚁一样在移动。路往右,显然是往下走,但冷冷清清,看不到一点我们要找的小火车站的迹像,路上也没有其他行人。按时间算,一个多小时前我们就应该到小火车站了。一想到我们可能在什么地方迷了路,人就恐慌起来,两人争论下一步该怎么走。太阳已经西斜,一个小时天就要黑了。显然没有时间往回走,回到湖边。从左边的石渣路上山,回到熟悉的旅游线最稳妥,但那陡峭的山坡,让人望而止步。最后我们只好咬一咬牙,沿着右边的石渣路,向山下走去。

走了十来分钟,路渐渐宽了起来。转了一个弯,前面见到几间房子,靠路边的一间,像个咖啡馆,旁边停着一辆巴士。看来这是一个旅游点,巴士带着游客前来观光。我们赶紧跑到巴士上,垦求司机,我们迷路了,可不可以带我们下山。司机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我们赶紧买了车票,找了两个位子,牢牢地坐了下来。一会儿,咖啡馆里的人回到了车上,车就启动了。半个小时的车程,巴士把我们带到了山下的小镇。我们真幸运!上苍在这么荒僻的地方给我们安排了这辆巴士,还给了我们这个好司机。不然天黑了,我们还不知道在大山里哪条山路上挣扎。

晚上回到旅馆后,方才悟出这是一场虚惊 - 我们没有迷路!旅游图是按投影绘制的,图上同样长度的两条路,在山坡上的可以比在平地上的长出许多。加上山路崎岖,我们沉迷于景色,一路游玩,这条路走了三个多小时是正常的。见到的小咖啡馆,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小火车站。路边的巴士,就是我们要乘坐的小火车。在山腰坐小火车习惯了,把游览图上山下的汽车路误读成了小火车路。

阿尔卑斯山是个让人迷醉、让人留恋的地方,无奇但有大气,也很有人气。高大的雪山,空旷的蓝天,山顶和山腰的草甸子,无处不在的奶牛和牛铃的叮铛声。但每次想起这次旅行,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一次受了点惊吓的“迷路”。

现在旅游讲攻略了,旅游指南成了孙子兵法。跟团旅游的紧凑安排自不必说,自由游,大家也是用网上的资料事先作周密安排。这样去旅游,诸事早已决胜于千里之外。计划得太周密了,是不是会减少惊喜,惊艳和惊吓?不过完全没有计划,也不一定会有惊遇。遇到了,是幸运,留下一段值得回忆的经历,好好珍惜吧。

(202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