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刘晓波】——悼念中国民主的先行者,八周年祭
八年前的今天,2017年7月13日,刘晓波,这位中国唯一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被中共囚禁至死,离开了人世。他以理性、和平、非暴力的方式争取自由与人权,却又受到专制机器无情的碾压。他说:“我没有敌人。”但他却被一个敌视一切自由的人视为死敌。
今天是他辞世八周年。在这个沉默的年代,在这个记忆被抹杀、声音被封锁的国度,我们更不能忘记——刘晓波不仅是一个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用生命书写自由信仰的火种。
这首诗,写于他离世前一夜,如今在八周年之际重新发表,是为了纪念他,也提醒我们:历史不会原谅遗忘者,灵魂终将唤醒沉睡的大地。
谨以此文献给——刘晓波先生,以及一切为中国自由而献身的良知之士。
【再见了,刘晓波】
——写于2017年7月12日,重发于2025年7月13日,刘晓波辞世八周年
再见了,刘晓波——
当你即将离开那个邪恶的中国时,
当你要告别这个丑陋的世界时,
当你的生命进入倒计时,
当你的人生走向尽头,
我还能说什么?
我要说:刘晓波,
你的想法,我不一定完全吻合;
但你的人格,一下子彻底征服了我。
你如破晓的启明星,
在沉沉黑夜中激发希望;
可这个民族习惯
在黑暗中苟活,
此处有光,也难以引导方向。
你如普罗米修斯,
想想有一次热血沸腾的殉难,
唤醒沉沦于深渊的灵魂,
盗取天火,薰尘世,
其中的代价是枷锁与火焰。
你如不息的涛声,
一次次冲击那顽固的礁石——
独裁的堡垒虽未动摇,
你却从未退缩。
你献出自由,
去对抗狼性社会的铁墙;
你牺牲的家庭,
去兑现对时代的承诺;
你燃尽生命,
只为点燃中国民主的一缕火种;
你照亮前路,
这身上遍布遍体鳞伤。
你的灵魂,如山岳般矗立;
你的名字,是一首悲怆的悲歌。
你博学而理性,
却走过坎坷不平的人生;
你深爱这个民族,
却被视作背叛者。
你与妻子的爱情,
是两个基准灵魂的交汇;
但她却“从未过上一天安宁的生活”,
作为中共的人质,
饱受煎熬,与贸易为伴。
您受到世界尊敬,
却在中国成为禁忌。
你的名字,是微信上的敏感词;
你的事迹,被系统性地抹去了。
你说:“我没有敌人。”
确实如此,
因为敌人,尚有人性。
但你面对的,不是敌人,
其中一群失去人性的怪物。
你面对的,
是马列邪灵、共产妖魔,
一个让历史倒退、让文化枯竭的暴政;
他们把国人改造成跟自己一样的怪物,
披着人皮,作着妖事。
他们制造红祸,一波又一波;
他们的罪恶,始终坚定,
超越了人类理性的首要。
这,就是为什么——
你做了所有善者、智者、勇者该做的事,
却换来了最残酷的结局。
当你身患重病,生命垂危,
他们仍不肯放手,
不准你出国治疗,
不准你自由离世,
只为维持一场彻底失败的审判。
为什么?
为什么是一个温和的改革者,
要遭受非人的痛苦吗?
为什么一个诺奖得主,
却只能在病床上睡着?
为什么,一个信仰和平的人,
敌不过一群嗜血的恶魔?
江蛤蟆、胡狸精、习包子——
你们这三个红色魔头,
站出来,给世界一个答案!
再见了,刘晓波——
你将穿越这个穿越的国度,
留下这丑陋的尘世,
进入另一个维度,
一个没有监狱、没有专政的世界。
在那里,
你是自由的灵魂,
如一缕轻烟,自在起落。
在那里,
你可以昂起头颅,
再次举行露天活动。
你的人格,已刻下墓志铭:
一个真正的“人”。
你的灵魂,已写成永恒诗句:
大大写了一个“我”。
再见了,刘晓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晓波在2009年12月23日北京中级人民法院“动议转移国家意图罪”庭审时,做了最后一次陈述。
由于做贼心虚的中共监狱不允许他念完,他未能当庭宣读全文。但他在庭前已将全文写好并托人传出,后被命名为《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这篇文章是刘晓波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极高的历史与道德价值。
以下是全文:
【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
刘晓波,
2009年12月23日于北京
【我没有敌人,也没有仇恨。】
对我来说,将我推上国防部长、检察官和法官不是我的敌人。虽然他们对我造成了莫大的伤害,但我尊重他们的职业、人格和良知。
仇恨可以腐蚀一个人的智慧和良知。对心理的敌对是民族灾难性的根源。我仍然要强调:我没有敌人。
2008年,我与另外几位朋友共同起草了《零八宪章》,其出发点,是基于中国改革三十年来的改革成果和问题,期望从制度方面推进国家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自由、民主、公正、公正的国家。《宪章》旨在和平、理性、非暴力地表达了我们对国家尊重的关切和建议,是基于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感。
我没有任何意图转变现政权,更无意以暴力、仇恨的方式对抗编码体制。我始终坚持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原则去,即使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也没有失去对国家和人民的信心。
我认为,中国未来希望公民社会的发展,让每个中国人自觉承担公民责任。在一个正常的国家,公民理应有权利表达意见、批评政府、提出建议;而国家机器则应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
我一直相信,是即使在最黑暗的时期,人的良知也不会完全泯灭。正义迟到仍然是正义。蔑视自由是天赋人权,是宪法的保障权利。将蔑视自由定为犯罪,是对宪法精神的侵犯。
我渴望是一个自由的中国,那是一个没有恐惧的人间社会,是一个所有权都可以发出自己声音的社会。
我始终相信,中国一定能够走上民主、科技、自由、人权的康大道庄。我希望我是这条大道上的一块铺路石。
即使我被监禁,即使我被增加了自由,我内心依然是自由的。我没有敌人。
谢谢大家。
——刘晓波
2009年12月23日
悼念中国民主先行者刘晓波,八周年祭。
蒋公子 (2025-07-14 18:20:40) 评论 (0)
【再见了,刘晓波】——悼念中国民主的先行者,八周年祭
八年前的今天,2017年7月13日,刘晓波,这位中国唯一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被中共囚禁至死,离开了人世。他以理性、和平、非暴力的方式争取自由与人权,却又受到专制机器无情的碾压。他说:“我没有敌人。”但他却被一个敌视一切自由的人视为死敌。
今天是他辞世八周年。在这个沉默的年代,在这个记忆被抹杀、声音被封锁的国度,我们更不能忘记——刘晓波不仅是一个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用生命书写自由信仰的火种。
这首诗,写于他离世前一夜,如今在八周年之际重新发表,是为了纪念他,也提醒我们:历史不会原谅遗忘者,灵魂终将唤醒沉睡的大地。
谨以此文献给——刘晓波先生,以及一切为中国自由而献身的良知之士。
【再见了,刘晓波】
——写于2017年7月12日,重发于2025年7月13日,刘晓波辞世八周年
再见了,刘晓波——
当你即将离开那个邪恶的中国时,
当你要告别这个丑陋的世界时,
当你的生命进入倒计时,
当你的人生走向尽头,
我还能说什么?
我要说:刘晓波,
你的想法,我不一定完全吻合;
但你的人格,一下子彻底征服了我。
你如破晓的启明星,
在沉沉黑夜中激发希望;
可这个民族习惯
在黑暗中苟活,
此处有光,也难以引导方向。
你如普罗米修斯,
想想有一次热血沸腾的殉难,
唤醒沉沦于深渊的灵魂,
盗取天火,薰尘世,
其中的代价是枷锁与火焰。
你如不息的涛声,
一次次冲击那顽固的礁石——
独裁的堡垒虽未动摇,
你却从未退缩。
你献出自由,
去对抗狼性社会的铁墙;
你牺牲的家庭,
去兑现对时代的承诺;
你燃尽生命,
只为点燃中国民主的一缕火种;
你照亮前路,
这身上遍布遍体鳞伤。
你的灵魂,如山岳般矗立;
你的名字,是一首悲怆的悲歌。
你博学而理性,
却走过坎坷不平的人生;
你深爱这个民族,
却被视作背叛者。
你与妻子的爱情,
是两个基准灵魂的交汇;
但她却“从未过上一天安宁的生活”,
作为中共的人质,
饱受煎熬,与贸易为伴。
您受到世界尊敬,
却在中国成为禁忌。
你的名字,是微信上的敏感词;
你的事迹,被系统性地抹去了。
你说:“我没有敌人。”
确实如此,
因为敌人,尚有人性。
但你面对的,不是敌人,
其中一群失去人性的怪物。
你面对的,
是马列邪灵、共产妖魔,
一个让历史倒退、让文化枯竭的暴政;
他们把国人改造成跟自己一样的怪物,
披着人皮,作着妖事。
他们制造红祸,一波又一波;
他们的罪恶,始终坚定,
超越了人类理性的首要。
这,就是为什么——
你做了所有善者、智者、勇者该做的事,
却换来了最残酷的结局。
当你身患重病,生命垂危,
他们仍不肯放手,
不准你出国治疗,
不准你自由离世,
只为维持一场彻底失败的审判。
为什么?
为什么是一个温和的改革者,
要遭受非人的痛苦吗?
为什么一个诺奖得主,
却只能在病床上睡着?
为什么,一个信仰和平的人,
敌不过一群嗜血的恶魔?
江蛤蟆、胡狸精、习包子——
你们这三个红色魔头,
站出来,给世界一个答案!
再见了,刘晓波——
你将穿越这个穿越的国度,
留下这丑陋的尘世,
进入另一个维度,
一个没有监狱、没有专政的世界。
在那里,
你是自由的灵魂,
如一缕轻烟,自在起落。
在那里,
你可以昂起头颅,
再次举行露天活动。
你的人格,已刻下墓志铭:
一个真正的“人”。
你的灵魂,已写成永恒诗句:
大大写了一个“我”。
再见了,刘晓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晓波在2009年12月23日北京中级人民法院“动议转移国家意图罪”庭审时,做了最后一次陈述。
由于做贼心虚的中共监狱不允许他念完,他未能当庭宣读全文。但他在庭前已将全文写好并托人传出,后被命名为《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这篇文章是刘晓波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极高的历史与道德价值。
以下是全文:
【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
刘晓波,
2009年12月23日于北京
【我没有敌人,也没有仇恨。】
对我来说,将我推上国防部长、检察官和法官不是我的敌人。虽然他们对我造成了莫大的伤害,但我尊重他们的职业、人格和良知。
仇恨可以腐蚀一个人的智慧和良知。对心理的敌对是民族灾难性的根源。我仍然要强调:我没有敌人。
2008年,我与另外几位朋友共同起草了《零八宪章》,其出发点,是基于中国改革三十年来的改革成果和问题,期望从制度方面推进国家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自由、民主、公正、公正的国家。《宪章》旨在和平、理性、非暴力地表达了我们对国家尊重的关切和建议,是基于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感。
我没有任何意图转变现政权,更无意以暴力、仇恨的方式对抗编码体制。我始终坚持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原则去,即使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也没有失去对国家和人民的信心。
我认为,中国未来希望公民社会的发展,让每个中国人自觉承担公民责任。在一个正常的国家,公民理应有权利表达意见、批评政府、提出建议;而国家机器则应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
我一直相信,是即使在最黑暗的时期,人的良知也不会完全泯灭。正义迟到仍然是正义。蔑视自由是天赋人权,是宪法的保障权利。将蔑视自由定为犯罪,是对宪法精神的侵犯。
我渴望是一个自由的中国,那是一个没有恐惧的人间社会,是一个所有权都可以发出自己声音的社会。
我始终相信,中国一定能够走上民主、科技、自由、人权的康大道庄。我希望我是这条大道上的一块铺路石。
即使我被监禁,即使我被增加了自由,我内心依然是自由的。我没有敌人。
谢谢大家。
——刘晓波
2009年12月23日
八年前的今天,2017年7月13日,刘晓波,这位中国唯一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被中共囚禁至死,离开了人世。他以理性、和平、非暴力的方式争取自由与人权,却又受到专制机器无情的碾压。他说:“我没有敌人。”但他却被一个敌视一切自由的人视为死敌。
今天是他辞世八周年。在这个沉默的年代,在这个记忆被抹杀、声音被封锁的国度,我们更不能忘记——刘晓波不仅是一个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用生命书写自由信仰的火种。
这首诗,写于他离世前一夜,如今在八周年之际重新发表,是为了纪念他,也提醒我们:历史不会原谅遗忘者,灵魂终将唤醒沉睡的大地。
谨以此文献给——刘晓波先生,以及一切为中国自由而献身的良知之士。
【再见了,刘晓波】
——写于2017年7月12日,重发于2025年7月13日,刘晓波辞世八周年
再见了,刘晓波——
当你即将离开那个邪恶的中国时,
当你要告别这个丑陋的世界时,
当你的生命进入倒计时,
当你的人生走向尽头,
我还能说什么?
我要说:刘晓波,
你的想法,我不一定完全吻合;
但你的人格,一下子彻底征服了我。
你如破晓的启明星,
在沉沉黑夜中激发希望;
可这个民族习惯
在黑暗中苟活,
此处有光,也难以引导方向。
你如普罗米修斯,
想想有一次热血沸腾的殉难,
唤醒沉沦于深渊的灵魂,
盗取天火,薰尘世,
其中的代价是枷锁与火焰。
你如不息的涛声,
一次次冲击那顽固的礁石——
独裁的堡垒虽未动摇,
你却从未退缩。
你献出自由,
去对抗狼性社会的铁墙;
你牺牲的家庭,
去兑现对时代的承诺;
你燃尽生命,
只为点燃中国民主的一缕火种;
你照亮前路,
这身上遍布遍体鳞伤。
你的灵魂,如山岳般矗立;
你的名字,是一首悲怆的悲歌。
你博学而理性,
却走过坎坷不平的人生;
你深爱这个民族,
却被视作背叛者。
你与妻子的爱情,
是两个基准灵魂的交汇;
但她却“从未过上一天安宁的生活”,
作为中共的人质,
饱受煎熬,与贸易为伴。
您受到世界尊敬,
却在中国成为禁忌。
你的名字,是微信上的敏感词;
你的事迹,被系统性地抹去了。
你说:“我没有敌人。”
确实如此,
因为敌人,尚有人性。
但你面对的,不是敌人,
其中一群失去人性的怪物。
你面对的,
是马列邪灵、共产妖魔,
一个让历史倒退、让文化枯竭的暴政;
他们把国人改造成跟自己一样的怪物,
披着人皮,作着妖事。
他们制造红祸,一波又一波;
他们的罪恶,始终坚定,
超越了人类理性的首要。
这,就是为什么——
你做了所有善者、智者、勇者该做的事,
却换来了最残酷的结局。
当你身患重病,生命垂危,
他们仍不肯放手,
不准你出国治疗,
不准你自由离世,
只为维持一场彻底失败的审判。
为什么?
为什么是一个温和的改革者,
要遭受非人的痛苦吗?
为什么一个诺奖得主,
却只能在病床上睡着?
为什么,一个信仰和平的人,
敌不过一群嗜血的恶魔?
江蛤蟆、胡狸精、习包子——
你们这三个红色魔头,
站出来,给世界一个答案!
再见了,刘晓波——
你将穿越这个穿越的国度,
留下这丑陋的尘世,
进入另一个维度,
一个没有监狱、没有专政的世界。
在那里,
你是自由的灵魂,
如一缕轻烟,自在起落。
在那里,
你可以昂起头颅,
再次举行露天活动。
你的人格,已刻下墓志铭:
一个真正的“人”。
你的灵魂,已写成永恒诗句:
大大写了一个“我”。
再见了,刘晓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晓波在2009年12月23日北京中级人民法院“动议转移国家意图罪”庭审时,做了最后一次陈述。
由于做贼心虚的中共监狱不允许他念完,他未能当庭宣读全文。但他在庭前已将全文写好并托人传出,后被命名为《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这篇文章是刘晓波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极高的历史与道德价值。
以下是全文:
【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
刘晓波,
2009年12月23日于北京
【我没有敌人,也没有仇恨。】
对我来说,将我推上国防部长、检察官和法官不是我的敌人。虽然他们对我造成了莫大的伤害,但我尊重他们的职业、人格和良知。
仇恨可以腐蚀一个人的智慧和良知。对心理的敌对是民族灾难性的根源。我仍然要强调:我没有敌人。
2008年,我与另外几位朋友共同起草了《零八宪章》,其出发点,是基于中国改革三十年来的改革成果和问题,期望从制度方面推进国家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自由、民主、公正、公正的国家。《宪章》旨在和平、理性、非暴力地表达了我们对国家尊重的关切和建议,是基于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感。
我没有任何意图转变现政权,更无意以暴力、仇恨的方式对抗编码体制。我始终坚持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原则去,即使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也没有失去对国家和人民的信心。
我认为,中国未来希望公民社会的发展,让每个中国人自觉承担公民责任。在一个正常的国家,公民理应有权利表达意见、批评政府、提出建议;而国家机器则应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
我一直相信,是即使在最黑暗的时期,人的良知也不会完全泯灭。正义迟到仍然是正义。蔑视自由是天赋人权,是宪法的保障权利。将蔑视自由定为犯罪,是对宪法精神的侵犯。
我渴望是一个自由的中国,那是一个没有恐惧的人间社会,是一个所有权都可以发出自己声音的社会。
我始终相信,中国一定能够走上民主、科技、自由、人权的康大道庄。我希望我是这条大道上的一块铺路石。
即使我被监禁,即使我被增加了自由,我内心依然是自由的。我没有敌人。
谢谢大家。
——刘晓波
2009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