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bing1993

yongbing1993 名博

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优越性

yongbing1993 (2025-07-01 13:00:04) 评论 (1)

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优越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生的人民政权,从1949年到1978年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等开国元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能力,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绩,有目共睹。

新中国毛泽东时代在半年间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三年恢复国民经济,被世人叹为奇迹。新中国成立之后,仅用短短半年时间,实现了财政收支基本平衡,解决了旧中国多少年来无法解决的金融物价问题;仅用三年时间,就医治了战争创伤,恢复了国民经济。建国后到1952年底,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恢复了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黑暗统治及长期战争破坏所造成的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全国确立,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新中国毛泽东时代仅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三大改造,引导全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53年1月至1956年12月,这是实行全面社会主义改造和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阶段。这一时期,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中国共产党适时地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新中国毛泽东时代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建国之初,中国除了东部和内陆中心城市的纺织和一些轻工机械外,根本没有值得一提的工业基础,甚至连灯油都要靠进口。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工业化,中国成功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到197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0倍。即使“文革”期间,工业总产值也有大幅增长,从1965年的1402亿元发展到1976年的3207亿元。从1952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大型基础建设和重工业项目在1979年以前大部分投产。同时,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起规模庞大的航空、航天、原子能及门类齐全的军工体系,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至毛泽东逝世时的1976年,中国的工业门类齐全程度、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在发展中国家中是首屈一指的,并在部分领域接近甚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绩。前30年共完成了八十多万公里的公路(不包括遍布乡村的非油面道路建设)、两万多公里的铁路,其中绝大部分穿越于崇山峻岭和戈壁沙漠,使云南(除了早期的一条窄轨)、广西、四川、贵州、青海、福建、新疆、宁夏、河套平原等地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甘肃省在解放初期的铁路只有陇海铁路到天水段,解放后延伸到兰州,并建成兰新线)。在水利建设方面,完成了主要大江河的治理工作,兴建了五万多座水库,库容在20亿立方米以上的31座超大型水库中,30座为1949年后所建;仅淮河就修建了3400座水库。这些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经济的从容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文化教育事业成绩斐然。在毛泽东逝世不久毛泽东时代结束时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教育经费投入最高曾达国民生产总值的5%,建立了上千所大专院校和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而且教育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注重素质教育,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学龄儿童教育负担很轻,升学率在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高的。这都表明了毛泽东对提高中国人民的整体素质的贡献和教育的高度平民化色彩。

新中国毛泽东时代建立了规模庞大、涉及领域广泛的科研院所。保守估计,前30年建立的三千多所科研院所为我国科学研究和设计的全方位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样庞大的科研体系,在发展中国家是唯一的,从全球范围看,也只有美国和前苏联拥有这样齐全的科研门类配套。没有这些科研机构,新中国要建起较高素质的民用和军事工业,根本不可想象。这些院所的存在,为改革开放后对进口技术的消化吸收、设备及零部件国产化、跟踪国际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等,发挥了重大作用。第七,创建了覆盖面广、方便群众、适应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各县城和公社建立了卫生院,并培养了遍布乡村的赤脚医生队伍。城市居民实现免费医疗,农民看病也收费低廉。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使得1976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达到男人为65岁,女人69岁,这在发展中国家中几乎居于最高水平。这表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政府及其执政体制,并非像西方宣传的是不人道的,相反,人道主义色彩浓重,人民群众的生老病死,政府都会考虑。

毛泽东时代的人民生活水平比解放前有了较大提高。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程恩富教授对1950-1980年社会主义阵营(苏东和中国8国)和资本主义阵营(16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所作的比较,中国的表现在社会主义阵营中是最好的:1950-1980年间,GNP年平均增长6.44%,在进行比较的24个国家中仅次于日本(8.04%)居第2位;人均GNP年平均增长4.18%,次于日本、希腊、西班牙和罗马尼亚居第5位。这个事实说明,前30年绩效很好,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经过30年的探索,社会主义的中国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好转。

更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时代30年的这些成绩是在百废待兴、内忧外困的情况下,又是在世界各国对新中国实行最重的制裁封锁禁运的外部压迫下通过全国人民的自力更生来实现的。以上表明,前30年成绩巨大,不容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