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大部分为作者的真实经历,分为上下两部,上部《红太阳升起的地方》,下部《美利坚的月亮》,将作者在中国成长生活的故事以及在美国创业并落地生根的经历合并成一幅人生画卷,这幅人生画卷背后的社会背景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即东方和西方。
作者并不是简单地将自己跨越两个世纪(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和经历两个世界(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的人生进行文献式的记录,而是通过感性的文字对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及其文化进行思辨,对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进行对比,从而向读者展现作为一个"个体",在其成长和奋斗的过程中"人的选择"和"社会的选择"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某种人生哲学意义上的"启示"。

第四章 帝国之都(内容节选)
第一节 藏在裤兜里的地铁图
按照地图我找到了坐落在曼哈顿唐人街一家华人开的诊所,我跟前台的女秘书说明来意,她问了我的年龄和姓名然后叫我坐下,说等下会有医生处理我的事情。我朝不太宽敞的接待室的角落的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内心紧张不安,今天来要做的事情对我而言极为重要,我必须拿到医生开出的病假条,并以此为理由去学校请假,因为事实上我此刻根本没钱缴纳学费,一个学期的学费高达一万多美金,而我口袋里倾其所有只有200。我看着诊所里来来往往的病人,形形色色,彼此都不看一眼,被护士一个个叫进去,然后一个个送出来,许多人动作迟缓,穿着非常土气。这是我在美国见到自己同胞的第一印象,这让我有点惊讶,他们做什么工作?从哪里来?为什么穿着打扮连我在广州见到的都不如?
“你过来一下,喂,你听见了吗?过来一下”一位穿着白色大褂的护士模样的女孩朝我连喊几声,把我从迷惑中惊醒,赶忙跟着她进到里屋。一位同样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子示意我坐下:“你哪不舒服?”他抬头看了我一眼,普通话带着浓郁的粤语味。“嗯嗯,我最近胃常常痛,马上要开学了,我担心上不了学”,我按照事先定好的脚本一字不漏地说给眼前这位医生。“刚刚来吗?”“是,是。”他动作娴熟地在一个处方便条上写了几行英文,然后对身边的护士说:“带他去交费吧。”这就完事了?我心想,却又不好多问,连忙道谢,然后跟着护士来到前台。这时候护士对我说:“你把钱付了,刚才这病假条你交给学校就是。”她见我满脸疑惑接着补充道:“拿着这条子给学校,不会有问题啦,这里是美国!”我连忙再次点头道谢。前台秘书这时候开口说话了:“你这次看病总共60块钱,我们只收现金。”我忙不迭回答:“好好,60块60块,现金,我这有现金。”我从衣服的内口袋里拿出我珍藏的美元现钞,总共两张,每张一百美元,我将其中的一张递给诊所这位前台秘书,那一张百元美元大钞是我在广州时半年的工资,对我而言60美元真是天文数字,可是我终于有了病假条了,有了它我可以给自己争取到半年时间,而这半年时间我可以全职打黑工挣钱,我的学费才会有指望。想着我开心极了,这几天来的郁闷一扫而空,我幻想着自己踩着单车,将一单又一单的外卖送到美国人的家里,他们给我小费,一块,两块……。
离开诊所我找到了东百老汇街和地威臣街交会处,那里好几家华人开的职业介绍所,房子低矮破旧,外墙上大量涂鸦,颜色艳丽,形状怪异。中文招牌“职业介绍所”悬挂在屋檐下或是窗口上,“职业介绍所”几个字写得歪歪斜斜,同样是形形色色的华人在这里进进出出,我才知道唐人街的职业介绍所原来是这般模样。
我顾不得思索,急忙挤进去其中的一家。里面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柜台里面的女人们不停地接电话,她们对着电话筒那边大声说话,介绍所里人实在太多,吵吵嚷嚷,谁也听不见谁在说话。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从窗口里伸出脸来问我:“你要找什么工做?”我连忙凑过去扯着嗓子说,我刚刚来纽约,啥都不会,只能送外卖。”她迅速将我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然后迅速拿起电话筒拨了一个电话:“喂喂,林先生吗?我这里有一个送外卖的熟手,看上去人不错,保你满意。对对,他马上就可以上工,对对,就明天!”说完她递给我一个地址和一个联系电话,然后伸出手来:“75块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星期之内如果你被炒鱿鱼,我们再免费为你介绍另一份工作,超过一个星期不到一个月,我们要扣你手续费,听明白了吗?”我连忙点头,赶紧把75美金交到了这位女人手中。
没想到今天要办的两件事如此顺利,我飞也似的冲出介绍所,脏乱不堪的唐人街此刻不再让我皱眉头,我满怀喜悦,憧憬着我的美国梦想,尽管那一刻我并不是很清晰自己的美国梦是什么,但那是美丽的梦,而且这个梦已经在开始。坐落在东百老汇街东边的怡东楼的大堂入口处满是进出的华人,大部分操着福州口音,我完全听不懂闽南话,他们说话的声音很大,几个人聚集在一起聊天让你错觉他们是在吵架,不过我觉得很亲切,毕竟超乎我的意料原来这里有如此多的华人,我们是同一个族类,这让我很是受用。我沿着东百老汇往西走,来到了坎奈尔街和么街附近,坎奈尔是一条横贯曼哈顿下城东西向的一条大街,北边是小意大利城,南边便是唐人街,这里的伊丽莎白街、摆也街和么街上面的中餐馆鳞次栉比,也有不少杂货店和小型超市,里面清一色售卖中式杂货和食品。唐人街是纽约市政厅正式命名街区,具有族裔群居、旅游和文化特色,我一边走一边看,不时地听到熟悉的广东话声音,店里的雇员和买东西的顾客相互用广东话交谈。这使我倍感亲切,我想起了广州,想起了我的学校,想起了我的妻子和女儿,我感觉自己的肩上承载着千斤重负,我不仅要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待下来,我还要创造出一片天地,以便让我的妻女将来有一片栖身之地。
我在唐人街的街道上漫无目标地走着,熙熙攘攘的人当中没有人注意到我,或者说我跟他们一样不过就是这些街道上的匆匆过客,或者他们也是追梦人。我并不在意这些,来到这个新世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忘掉所有在国内的一切:大学老师,儒学,和著书立说,我目前唯一要做的就是挣钱养活自己和支付学费。明天开始,我就会迈出这一步……

【作者简介】西点,美籍华人,现住纽约。77年中国恢复高考后考入大学,历史专业,87年完成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中国思想史》研究生,出国前为大学老师,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著有相当多的哲学史专著和文章。来美三十余年,目前经营自己的房地产公司。
《东半球西半球》在巴诺书店上发行
《东半球西半球》在Books-A-Million上发行
《东半球西半球》也随着亚马逊在全球发行
购买此书请关注下面链接或亚马逊搜索书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719.html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本书更多精彩内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7217.pdf#toolbar=0
美国南方出版社简介:
“圆作者一个梦想,助作者美国出书”是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网站: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国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国Alabama州注册成立,多年来为诸多作者出版图书,销售不断攀升,是美国出版界的后起之秀,现正逐渐为各界熟悉。
美国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通过自己的网站,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书店(Barnes& Noble),以及亚马逊(Amazon)等网上和实体书店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美国国会及各大地方图书馆均有收藏,美国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纷繁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