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周柯江
前言:周柯江的回忆录。周博士是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1982年就学于复旦大学物理系无线电专业,俗称新三届的大学生。经周教授同意转载
我家的福贵(九)完
晚年的二姑父在地方上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的玄孙出生时他孙子的年龄离法定的结婚年龄22周岁还差两天,当地计划生育部门要罚款二千块,姑父去说情,人家也给老人家面子,最后罚款五百元了事。
姑父的长孙(我的表侄)原先跟着他姐夫经商,姐夫的老妈不乐意了,训斥儿子:“你为什么要带小舅子,不带自己的弟弟?”。做了多年地主孙子的表侄第一次独立经商,紧张得不知所措,诡异的是财运偏偏找上门来:有个客户一定要把一批货物送到表侄的门店,表侄犹豫来犹豫去才收下,结果这批货物大卖,也许真的是林家祖宗显灵了。而表侄的姐夫兄弟俩连连亏本。看来原先的姐夫小舅子合作经商,是姐夫靠小舅子的运气,而不是反之。我对表侄说:“你总算恢复了林家的荣光。”,他说:“这才哪到哪啊?!我爷爷的爷爷是本地首富,我算什么?刚刚有口饭吃而已。”
二姑父的晚年搞了一个好大的盆景园,没事他就到周围的山上去找奇根怪石,各式盆景造型趣味盎然,他不是为了赚钱,只是热爱。他雇了一个湖北利川大山里的初中老师,这位老师四十多岁,住在盆景园的简易房里,姑父也只能付得起他数百元的月工资,这位老师除了给盆景浇水,还到周边家庭作坊接点活做。这位老师表示:他积累到五千元就可以回利川大山里养老了。
我问表侄:“你爷爷那么多的盆景最后去了哪里了?”,他说:“最后他弄不动了,给了县城里的一个懂行的朋友,朋友给了一万元算是买的。”,我有点后悔,当初怕运输麻烦没有问姑父要盆盆景留作纪念。
二姑妈去世后的第二年我回老家过年,我不想乘三轮车,陪着二姑父从弘峤镇走回丹曦乡他的家里,一路聊天,他慢悠悠地说道:“我身边缺一个人,缺一个人……”,我马上反应过来:“要不要再给您找个老太太?”,老爷子连连摆手:“不要不要!我只要你姑妈。”,我大笑。
二姑父八十二岁的那年冬天,老爷子晚上在看电视,孙媳妇去他房间照料,他说觉得冷,孙媳妇拿来一床毯子给他轻轻盖上。他很惬意地躺着看电视,慢慢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懒得再起来了。我总有一种感觉,觉得他那晚看的电视是他孙子推荐的《福贵》。
按当地习俗少不得一场热烈的葬礼。我老爸带回一套葬礼照片,第一张照片就是出殡队伍的开道车,车上挂着二姑父的大幅彩色照片,老爷子目视远方,一脸风雨过后的风轻云淡。我忽然感觉到什么,对老爸说:“三位姑父中我怎么觉得二姑父结局是最好的?”,“是啊!他玩也玩了,浑也浑了,从来是有惊无险,逢凶化吉,年轻时风度翩翩,年老时翩翩风度,我三个姐夫中就他活得最长。”。
后记:我只能请我二姑父的在天之灵原谅我,不把他有趣的事记录下来总感到可惜。姑父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与他交流如沐春风。
(全文完,2024.5初稿,2025.7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