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游记 (11)布哈拉 -- 丝路名城,波斯重镇



布哈拉与她东边两小时高铁车程的撒马尔罕一样,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1990年独立后不久,布哈拉就成了乌兹别克第一个上了世遗名录的古城。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因为布哈拉曾经是波斯/伊斯兰世界里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中心。

最近因为伊朗与美以的战事,波斯文明的前世今身又经常被人们提起。而布哈拉在波斯文明伊斯兰化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这里不妨多说几句。

最早的波斯大帝国,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早期,由居鲁士大帝建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最早把文明的火种播撒到了中亚地区。当然,古代文明的传播,很不幸地大多是通过军事征服而实现的。波斯文明之进入中亚,也不例外。事实上,伟大的居鲁大帝,正是战殁于布哈拉为中心的河中地区的。

波斯文明在中亚落下了根,后来的征服者,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留下的希腊文明虽然对这地区影响也很深远,但总是敌不过本地居民本来就跟波斯人同宗,从语言到文化都有更深刻的联系。所以这儿的粟特人信奉仍是波斯那边过来的拜火教,文化上也都很波斯。



‍等到相当于唐朝的时候,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人的骑兵一路杀来中亚后, 新来的统治者们明智地选择了以波斯的文字和典章制度为基础来管理中亚。而后续兴起的一些中亚王朝,尤其是以布哈拉为首都的萨曼王朝,干脆就是个波斯人的王朝。

众所周知,中世纪的欧洲又被称作黑暗时代,在基督教严苛教法桎梏下,文化极其凋敝。相形之下,这一时期由阿拉伯人创建并席卷了西亚中亚及东南欧的伊斯兰文明,则把数学、哲学、文学、建筑、医学等领域都整得相当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为此后通过文艺复兴而走出了中世纪的欧洲近现代文明,奠定了基础。

伊斯兰文明在中世纪的昌盛,与她汲取了古波斯文明的精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这成果丰硕的文化融合中,曾经有过一个持续了两百多年,被后世学者泛称为“波斯文艺复兴”的历史进程。作为波斯人和与波斯同源的粟特人的聚居地,布哈拉拥有众多的经院与学者,从而成了这复兴运动的中心之一。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生长并成名于此的、有现代医学之父的称号,同时也是哲学和文学家的,伊本西拿 (Avicenna)。这个时期,当然也是布哈拉在历史上最高光的时期。

在经历了萨曼、喀喇汗及花剌子模治下的璀璨后,与隔壁的撒马尔罕命运相同,布哈拉也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彻底摧毁。所以今日所见布哈拉的绝大部分,都是13世纪以后逐渐修建起来的。与撒马尔罕一样,城里最耀眼的建筑,是波斯/伊朗风格装饰起来的有中亚特色的清真寺和经学院。

最著名的卡扬清真寺内庭,据说可容万人。进场参观得买票,女士必须领一条头巾遮发,男生如果穿短裤,则需要在门口领一条粉色桶裙套上,遮蔽裸在外面的腿脚。







清真寺对面的Mir-i-Arab 经学院夜景





白天巨热,晚上凉快多了,两大建筑群之间的广场成了市民的纳凉广场,很热闹





接近午夜,月色如水, 广场安静了下来



清真寺和经学院都是布哈拉在被蒙古人毁城后重造的,但是这宣礼塔却是蒙古入侵前布哈拉作为波斯版的伊斯兰文化中心时的建筑,号称中亚最高。据说成吉思汗也是因为看到这塔气度不凡,而手下留情,没有把它给拆了。蒙古人那时还是信萨满教的,完全不鸟伊斯兰教的圣迹。







布哈拉的商业化程度很高。老城中心这个从前本城居民的饮水池,现在变成了个热闹的商业中心,周围全是饭店和礼品摊。









池塘的一侧立着笑容可掬的 Nasreddin骑驴铜像。在华语世界里,Nasreddin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阿凡提。:-)



阿凡提背后的这个Nadir Devanbegi 经学院也很有名。它最初是个丝绸之路上的大驿站,后来被改造成了个不完全遵守伊斯兰教成规的、有中亚特色的经学院。标志就是它门头上的两只凤凰鸟和一个人脸(太阳神?)。这个跟撒马尔罕的经学院一样,都没有遵守伊斯兰教不允许偶像崇拜的交易,而是体现了中亚草原民族的文化基因。乌兹别克的国徽上也有类似的一只鸟。(网图)



远处的建筑是丝路上著名的大巴扎,前景则是考古发掘出来的古代的澡堂遗址



澡堂月色



澡堂遗址边上这座朴素的建筑,是布哈拉现存最早的清真寺,幸免于蒙古大军的毁城之难。它的门脸保持了原有的样子,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这儿现在是个地毯博物馆。



这两座对面而立的经学院也很有名



其中一座波斯风格的门楣,做得相当地繁缛奢华



布哈拉在伊斯兰教历史上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是具有相当神秘色彩的苏菲派的起源地之一。下图所示,乃创始人Baha al-Din al-Naqshbandi的陵寝



大师的墓据说有神性,所以图中这棵树下聚了些正在祷告求医的人。



在被沙俄/苏联彻底吞并前,布哈拉汗国已经是沙俄的傀儡,深受俄国文化的影响。这是国王的夏宫主厅的入口。比较明显的俄式色彩和装饰。



夏宫内部不出意料地奢华







巨大的园子也很漂亮





有画师在园子里作以丝路为主题的工笔画,其中不乏唐人形象,我们也请了一幅回来。



夏宫外这院子不知是何方神圣,门脸也很漂亮,立此存个照。



布哈拉的另一名胜,紧挨着老城的Ark,其实就是布哈拉汗国时国王的城堡/要塞/监狱。

那天大太阳下估计有个摄氏45度,人迹寥寥,门可罗雀。俺也是无心恋战,在门口拍了两张照片就赶紧撤了......






 

撤去旁边的饭店吃乌兹别克的“国肴”, plov, 其实就是手抓饭。这玩儿在乌兹别克地位挺高,还特别紧俏,不容易吃到。我们一路走来几次想吃都没吃成,不是因为需要预定,就是因为我们去晚了人家卖完了。这次要不是我们的司机认识饭店的人打了招呼给我们留着,否则也没戏。

所幸,味道还是不错滴,没有辜负咱们的执着追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