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我被国内两个姐姐的小孩伤到了
我被国内两个姐姐的小孩伤到了
不知不觉在国外生活了近三十年,从青春活力到中年的我,近日处理国内的家事,心好痛。但更重要的是要鼓励自己努力朝前走,珍惜眼前的人,做好眼前的事情,拒绝内耗。
我于1995由三姐资助出国留学,出国前在她的公司工作了近4年。在她公司工作前因为年少无知,卷入恋爱风波继而失去了工作,在家待业。这件事情一直被三姐诟病,“是她给了我工作,不是来我这里工作之类”,我也一直感激,长久以来形成了一个不健康的模式。
我1996年定居英国,和国内家人互动密切,父母两次来英国看望我和孩子们都是由三姐资助。这是表面的事实,但我在国内的时候也替她做了很多事情,很多外人不好交托的事情,比如,派我去她前夫家接她10个月大的孩子,还怕不给接,都是交托我怎样沟通,应对,我本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读书,谈恋爱,在父母身边生活,这样跟着三姐一下子走进了她的世界,她的生活,更是从此言听计从,虽然甚多争吵,但亲情在,她也资助我在英国的生活,我什么都对她说,就这么一路走来到了2006年。
2006年,三姐儿子面临和我当年相似的事情,更糟糕的是他高中辍学,在国内高中辍学是很严重的事情,三姐,父母还有二姐都电话给我,要我帮忙申请他来英国读书,我帮了,但惹得我自己背了埋怨,甚至和三姐母子断了来往。
2006年三姐电话我快点办,“他在家打游戏,还要做给他吃“这样的状况下,她儿子以探亲签证由我的父母陪同来到英国,于2007年持学生签证第二次来,吃住在我家,每天在家睡觉,我急得不得了,去学校咨询拿上学申请表。他当时的起点很低,不想继续读高中,想学习唱歌,回国后参加比赛,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在英国上大学不需要参加高考,不同于国内的制度,在英国可以通过大学联考平台UCAS申请,这样2008年,他申请了,我陪他去伦敦面试,回来后我随口说了一声,上大学后就搬出去住。(我家去伦敦要坐火车)。哪知他解读成我赶他走,向他妈妈告状,他一路读到剑桥的博士,依旧记恨认为我当年赶他走。
11年后,2019年三姐从国内来英国参加毕业典礼,并未邀请我,三姐来我家小住几日每天抱怨,并转达她儿子对我的2条指控,1是当年2008年赶他走,2是他走的时候我说了一句话“你这么快就走了,我还以为你来帮帮我的”,指控我,我17岁是来帮你的.
我的天啊,当年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他妈妈,家人都极力要我帮这个忙,因为我刚离婚,2个小孩1个3岁,1个7岁。我妈妈说只当多养一个,他来了也可以帮帮我,我父母一直极力帮衬要我帮他,他自己也说,“我早点来,可以帮你“. 这也是国人并不陌生的客气话。
好在是三姐就这个博士生的第二条指控说了句公道话:小姨只是说的一句客气话。但三姐揪住第一条指控不放,时隔11年,当时三姐咄咄逼人质问我,我平时就怕她,我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11年间,他儿子很少来过,我只是回答了一句他怎么上学呢?他就读的大学在伦敦,我家去伦敦要坐火车,我也提出过就住在这里,他告诉我路费比房租贵。
他们母子两人请我和孩子们吃了一餐饭。但一直没有对这两条指控释怀。
他当年来英国,连高中都不想读,并没有上大学的想法,上大学在国内也好,英国也好都是住校,特别是在英国只有第一年的新生才有住校的机会,接着都是在附近租房子。
加上这期间他在英国继续深造,三姐向我借钱,已经借了14万,又给了1万,再借,我也没有,这样至今我和三姐已经没有了联系。
我妈妈于2022年去世,妈妈曾经说过要我忘了。我和我妈妈很相似,一直活在三姐的思维里,她是资助过我,她有能力的时候,时不时给点钱给父母,接父母去她那里住,她付出很多,但我们从没有想过我们也付出了。因为2019年疫情,我未能和妈妈见上一面,但听二姐说,妈妈也写了一封信来表达自已的心声,我们长期在这样的关系中是很压抑的,三姐资助了我们,但拥有极大的话语权,我们也习惯了。我也是在2019年第一次反驳了一句,你儿子呢?在她诟病我1000次后。
为此我抑郁,痛苦了很久,三姐经常辱骂,我就哭。多次拉黑她,但她只敢这样对待我和妈妈,不同的人不同对待,这是她说的。
胸口闷痛,好想哭,明天再续。真想一切能够重新来过。
谢谢阅读。
开心的蝴蝶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阿芒晒太阳' 的评论 : 谢谢您的回复!我释怀了很多,我心里一直不好受,谢谢开导!
阿芒晒太阳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开心的蝴蝶' 的评论 : 我认识两个患有强迫症的学生,表现为强迫思维,有一个男生,因为姑妈让他填饱的大学志愿不满意,怀疑身为教师的姑妈害他,经常在父母面前发作,毕业几年了,仍表示绝不原谅。还有一个女生,因为某门课的老师严厉,她考得不好,从大一到现在大三,一直恨得要死,想整黑材料去学校告这个老师,怎么劝都不行。强迫思维的人不可理喻。不联系是好事,你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吧。
开心的蝴蝶 发表评论于
回复 'Firefox01' 的评论 : 谢谢您的回复,我自2006年离婚,继而国内家人的矛盾纠纷,抑郁了10多年,坦白讲朋友给我一本圣经,我读不进去,也参加过附近的教会,容入不了,这里更有教会只接待香港人。
但我确确实实因圣经中的一句话照亮了我的心,“只看见别人眼中的刺,不见自己眼中的梁木”。
谢谢鼓励。
开心的蝴蝶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远远的雾' 的评论 : 谢谢您的回复,他在国内学习应该是不错的,而且基础知识很好,他告诉我就是被老师整的(严格要求),整出症状了。大姐在他小的时候就辅导他学习,大姐给我很多来信,都提及他学习的情况。在英国上大学只考三门主要功课,就是你特别感兴趣的科目,他去伦敦后没怎么和我来往,但从短暂的往来中我知道他是非常喜欢大学的课程。是人民币14万元。
开心的蝴蝶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haoning' 的评论 : 谢谢您的留言,我向他道歉什么呢?这是一句很平常的话,“上了大学之后就搬出去“,倒是我应该和他的妈妈先说一下。我是完全没有想到他这么敏感,再有他来英国之前诊断为强迫症,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范畴,心理?精神?再有他马上向他妈妈告状,说我赶他,这个性质就变了,三姐一有机会就对我酸言酸语,计较这件事。我当时也没有语气不好啊。个人觉得主要原因是他们(他和三姐)完全没有这个准备,当时是辍学的情况,是来学习语言的。我儿子在英国出生长大,他是正常高中考大学,都是和同学一起去大学面试,惭愧的是我当时抑郁的不行,竟然没有陪自己的儿子去面试,但是他鼓励我出门,一起去参观大学的校园和宿舍。所以我现在把心思更加放在我的孩子身上。如果能够重新来过,我肯定会先和三姐商量,恭喜之类,我家要坐火车去伦敦,你们看以后怎么安排。再次感谢回复
远远的雾 发表评论于
很感人的经历。懂得感恩是对的,但是不能放弃自我。好奇的是,你这三姐的儿子,从一个沉湎于游戏的人,一直读到剑桥的博士?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个孩子居然有了浪子回头的转变?另外,也没有提到大姐的事情。你借给三姐14万 ,是英镑吗?那说明三姐后期的生意也破落了?
玉兰树 发表评论于
有一些家庭的确是这样的。强势的那一个要操控全家每个人的人生,上至父母、下至兄弟姊妹、甚至兄弟姊妹的孩子。父母出于一团和气的目的有时候也会对子女采取“欺软怕硬”的态度。这是边界感缺失的后果,因此,需要重新建立边界感。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主动帮忙,但只在自己有余力、不委屈的时候再伸手帮忙。边界感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做到”课题分离(task separation)",可以彼此体恤、理解,但不参与对方的人生,也不要让别人参与自己的人生。
shaoning 发表评论于
所有的事,不同人从不同视角看,感受都不一样。你外甥记恨你这件事,也可能是青春期小孩敏感吧。我猜你后来可能没有跟他道过歉?有时候人和人之间的误会,解释没用,只有道歉才行。
Firefox01 发表评论于
建议读读圣经,参加附近的教会,必有裨益。亲属间的是是非非,需要淡化处理,望早日走出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