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这不是菜,是皇帝新衣下的预制幻觉 (多图)
这不是菜,是皇帝新衣下的预制幻觉 (多图)
地主杂谈
做一个眉宇间写满风调雨顺的人,安静于暖,安然于心,不急不燥,清淡欢颜。
去年刚回国时,我以为“预制菜”只是超市熟食的一种,直到在几家中档餐馆遭遇异常的上菜速度和诡异的菜品温度时,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认知误区。
为了搞清楚区别,我查了些资料,这才知道预制菜和熟食并不一样。熟食通常是当天制作、可即食的成品(如卤味、凉菜),保质期短,强调“现做现卖”;而预制菜则是工业化产品,按加工深度分为即食、即热、即烹三类,核心是标准化和规模化,并非新鲜度。它由中央厨房统一加工、包装,经冷链配送,保质期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
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但超过60%的消费者仍分不清预制菜和现制菜,这种信息差,成了商家以次充好的温床。
我并不反对预制菜,在工作和生活忙碌时,我也会囤些冷冻菜加热食用,方便、实惠,但前提是信息透明。它应是现代生活的“权宜之计”,绝非被包装成“精致生活”的幻象。
令人不满的是,人均数百甚至上千元的中高档餐厅,暗中使用预制菜却不告知,让消费者为“手工现做”的溢价买单。我曾在北京一家中档餐厅点了道炖鸡,十分钟内端上桌,不冒热气,吃一口感觉鸡肉发硬。我疑惑地询问,服务生只是笑笑。那时我尚不懂其中门道,直到查阅资料才恍然大悟。
用冷冻食品冒充现做高价售卖,这哪是商业创新,只能说是对消费者信任的系统性欺诈。中高档餐厅的价值,理应体现在厨师的技艺与食材的诚意上。如果用的是流水线产品,却卖“现炒”的价格,这是对顾客的轻视,也是商业伦理的失守。
有人为此辩护,说是房租高、人工贵的无奈之举。但现实是:顾客并未因此享受价格优惠,一线员工的收入也未随之增长。节省下来的成本,更多是流入了老板的利润账户。在精美菜单与华丽装修背后,是“工业+包装”的逻辑。
对比美国市场,国内的问题根源会变得清晰:尽管美国预制食品普及,在各大超市都有的卖,但商家必须明确标注“C.F.”(冷冻食品)标识,虚假宣传可能面临天价罚款。更重要的是,餐馆几乎不敢用料理包冒充现做,因为一旦被发现,上了Yelp差评,就足以让餐馆关门。许多餐馆反而以“每日现场烹饪”为卖点,认为“现做”是一种承诺和一份信誉。
可见,透明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选择问题。
标识制度 |
FDA强制标注“C.F.” |
某市抽查:83%餐厅未主动提示 |
消费透明度 |
冷冻柜商品明码标价 |
高端餐厅(人均300元)概念偷换 |
监管机制 |
虚假宣传面临高额罚款 |
违法成本低于违规获利 |
日本的《食品表示法》甚至要求菜单注明“预加工”信息。国内某些网红店,却把预制菜包装成“每日限量手作”。
如果一家餐馆主打效率,用预制菜无可厚非;但若自诩“匠心手艺”,就不能用流水线产品制造“精致幻觉”。真正让人反感的不是工业食品本身,而是披上匠人外衣的虚假叙事。
理论上,预制菜应实现三赢:
- 餐厅:人力成本从20%降到8%
- 消费者:应获得30%的价格折让
- 厨师:转型为标准化操作员
但现实是:
- 某上市餐企使用预制菜后,毛利率提升了11%,客单价却上涨15%
- 厨师工资中位数反而下降了23%(据58同城)
消费者为“效率”买单,厨师为“标准化”让位,只有资本独享红利,这明显是财富转移。
许多消费者未必在意是不是预制菜,他们在意的是选择权是否被剥夺。当“本店拒绝预制菜”成为米其林的加分项,餐饮行业才算真正成熟。在此之前,每一个察觉并质疑的顾客,都是推动改变的无冕监督员。
工业化的菜品本身无可厚非,可耻的是用工业化产品伪装匠心,却拒绝让消费者知情。我们未必有时间去分辨每道菜的来历,但我们有权知道它是什么。从我误把预制菜当熟食,到警觉于“精致幻象”,我才明白:知情权,是现代餐饮不可缺失的诚意。
图片由AI制作,原创

这是我和亲戚去过的太湖边上的一家农家乐,新鲜食材基本都在这里现选现炒,可以肯定不是预制菜。不过人均消费大约要100多元,才能吃到鱼、虾和肉。以下照片全部为原创



“太湖三白”中的”二白”:白鱼,白虾,可惜农家里没有太湖银鱼卖。都是现杀现烹饪的。



文中有关数据来自网络
晓青 发表评论于
自己做饭吧还是,这哪儿知道是不是现做的,商家老板都是为自己赚钱的,不是为大家服务的,这是肯定的。自己做饭经济实惠,卫生安全。忙了就煮面条,我觉得那些方便面偶尔吃一下不错的,比预制菜强。原来不知道啥是预制菜,现在知道了,吓人。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北京游客多, 有的餐馆就不怕没有回头客。 同意政府应该加强监管。
==“我感觉,在北京的中高端餐馆预制菜比在浙江的餐馆多,但浙江人给的菜量少些”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有人为此辩护,说是房租高、人工贵的无奈之举。但现实是:顾客并未因此享受价格优惠,一线员工的收入也未随之增长。节省下来的成本,更多是流入了老板的利润账户。在精美菜单与华丽装修背后,是“工业+包装”的逻辑。”, 资本家就是这样, 有人愿意挨宰, 是自己的事。
----------------------------------------------------------------------
资本家就是这样,追逐利益最大化,政府要加强监督才是。我感觉,在北京的中高端餐馆预制菜比在浙江的餐馆多,但浙江人给的菜量少些。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你这这一餐好精致,丰盛, 主要是充满地方特色, 质量保证。 看得我都饿了。 嘻嘻。
-----------------------------------------------------------------
农家菜嘛,主打的就是地方特色加上新鲜食材。老板一家人自己干活:儿子炒菜,老板娘负责招呼客人,请的服务员是几个当地老阿姨,洗菜、上菜都是她们。浙江这边生活水平高,农家菜其实也不算便宜。按理说房子是自己的,地也是自己的,价格应该比城里餐馆低些才对,但实际上也没便宜多少。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美国的快餐店都是预制, 属于“即烹”, 现炸, 也还行。
-----------------------------------------------------------------
我虽然不喜欢西餐,但美国快餐我能接受点儿,比如汉堡,三明治。。。看来,真是世界人民的食品,呵呵。。。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写出了“预制”的预和制, 学习了。 预制菜的汤汁也是预制的, 这也是和现制区分的重点。 不同的烹调时段下不同的调料,是技术强调的。而调料包会大大降低口味。 高档餐馆使用预制菜,肯定有, 看着好看,其实顾客吃的不过是光鲜的外表。
---------------------------------------------------------------
京妞总结的好!是啊,每家餐馆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高档餐馆。特色不仅体现在服务上,更要体现在厨师的技艺和精选的食材上。否则,还不如去吃快餐或苍蝇小馆。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给京妞上茶!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有人为此辩护,说是房租高、人工贵的无奈之举。但现实是:顾客并未因此享受价格优惠,一线员工的收入也未随之增长。节省下来的成本,更多是流入了老板的利润账户。在精美菜单与华丽装修背后,是“工业+包装”的逻辑。”, 资本家就是这样, 有人愿意挨宰, 是自己的事。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你这这一餐好精致,丰盛, 主要是充满地方特色, 质量保证。 看得我都饿了。 嘻嘻。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美国的快餐店都是预制, 属于“即烹”, 现炸, 也还行。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写出了“预制”的预和制, 学习了。 预制菜的汤汁也是预制的, 这也是和现制区分的重点。 不同的烹调时段下不同的调料,是技术强调的。而调料包会大大降低口味。 高档餐馆使用预制菜,肯定有, 看着好看,其实顾客吃的不过是光鲜的外表。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这篇的标题好厉害, 吸眼球。 内容也非常给力。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刚起来不久, 要茶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