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就是了(22)

博而不浮,物中有悟,心怀感恩,语短情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恪依和老夫子一早同外教奶奶告别,启程去一个恪依从未听过的小城。一路火车加长途车,到达已是夜幕袭来,华灯初上。老夫子告诉恪依,这两位外教是今年新来的年轻姑娘,你们仨肯定有共同语言。学校派来的人等在长途车站,举着张白纸,写着机构的名字。出站的人并不多,恪依和老夫子走上前去,互相交换姓名,跟对暗号似的。上车后,就直接把恪依和老夫子送去学校内小餐厅的一个包间,一堆人包括两位外教已经在那里等着。

图片出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23tNhvvXLI

因为两位外教不懂中文,席上交谈分外有趣。懂英文的老师们纷纷把外教的话翻译成中文给分管领导,再把领导的话翻译成英文说给两位外教。恪依和老夫子也在用中文和领导、老师们聊,用英文和两位外教聊,这就造成大家在边吃边说之际,语言对接频繁出错,引起哄堂大笑。外教旁边的一位英语老师举着杯给领导说cheers, 给两位外教说 “来, 喝一个!” 老夫子笑着给恪依说,你看,情景教学多重要,他们双方很快就能学会各自的酒桌用语啦。两位年轻的姑娘和老夫子很快就不胜酒力,脸通红。恪依心想,你看,酒桌文化也很重要,这次来得传授点儿经验给你们仨,怎么反劝酒,怎么假喝。

图片出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uZw_JXRXgI

酒席结束,外教所在专家公寓距离餐厅不远,恪依和老夫子也被安排在那里下榻,四人遂同各位领导、老师们告别,各回各家。路上没有什么灯,两位外教都有手电筒,给恪依和老夫子带路。走在路上,恪依这才发现,学校建在山顶,走在路上,可以俯瞰到山下点点灯光。冬天的山风颇为清冷但并不刺骨,正可以醒酒。

到了公寓,把东西放好,俩姑娘约恪依和老夫子再来一杯—咖啡。坐在其中一位外教姑娘的房间,茶几上还点上了蜡烛, 颇有情调。喝一口咖啡,恪依心想,这是打算秉烛夜谈的节奏啊。两位姑娘都比恪依小,俱从美国中部来。其中一位姑娘家是地主,种玉米的。她说,她家那边玉米主要是喂牲畜的,人也吃,烤着吃、煮着吃,很简单。来了中国,发现玉米还有那么多种吃法,叹为观止。恪依问她最喜欢吃哪种,她脱口而出“孙子corn”—恪依想了半分钟才回过劲来,哦,松子玉米。另一位姑娘是城里人,据说那是她们州第三大城市,人口不到五万。城里姑娘喜欢音乐,她抽出一张CD,兴奋地给恪依说,看,我觉得这个好听啊。恪依一看,是《Jay》 周杰伦的第一张唱片。恪依那时还没怎么听过他的歌,可以说,是这位美国中部的小城姑娘带恪依闯入周董那咬字不清、别具一格的音乐世界。

图片出处:https://36kr.com/p/1830172139675653

老夫子从不主动问外教授课怎么样啊,生活怎么样啊。他喜欢伸长腿,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让跟他一起的人也很舒服、自在。然后,谈话就如山涧的小溪一样,顺势潺潺流淌着,时急时缓、或快或慢。在这样的会话中,恪依学到耐心倾听、耐性等待比说什么、怎么说更重要;也渐悟到沟通不在乎技巧,是凭彼此都可以感受到的信任和尊重。两位年轻的外教讲到她们来这里短短几个月的经历,有些让恪依深有感触,有些让她觉得惊奇,但那就是她们真实的感受,别人替代不了。恪依想到从小到大,从她娘和不少的师长那里,听到或意会最多的就是那句“啊,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一脸问号惊叹号) 仿佛她的感受错得离谱、傻得惊人,必须、赶紧、悬崖勒马、回归正道。同老夫子在一起的这趟探访,让恪知道了“啊,你怎么会这么想呢?”的答案——因为我就是我,所以我会这么想。那些强行去纠正、束缚他人感受和想法,必须保持一致的,古今中外,哪哪儿都有,俗称洗脑,又名PUA。

图片出处:https://zhuanlan.zhihu.com/p/628696442

当一杯咖啡已不能抵挡浓浓的困意,四人就散了各回各屋。恪依简单洗漱后,坚持记了日记。很多年后,恪依再临摹道德经第二十章,边临边笑,仿佛和几千年前的那位作者行走在溪谷山涧、旷野平川,逗着玩着,蹦着跳着,晃着喊着“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又能怎的?

图片出处:https://vocus.cc/article/62dd49f4fd8978000160992f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