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圖無關(行者攝)
讀長弓先生句依韻有題(以化舊句「隔空猶振掌中弦」起)兼致西風一併逸方先生
關東行者
隔空猶振掌中弦,一握千年似去年
誰說良家無小小,人傳舊侶即鵑鵑
海生合浦噙珠淚,石系龍泉吐紫煙
每念東鄰曾駐馬,手扶鈍筆想當然
注:
1,「隔空猶振掌中弦」,由行者「東遷」最後一句化來:「心從一紙憶從前,隨教東遷二百年。遙想風雲如擊鼓,隔空猶振手中弦。」(見「衝浪集」之絕句篇)
2,「鵑鵑」原出自行者題詩友湧流(「樓裡何人唱杜鵑」)之秦淮舊句:「吹香一路過航船,猶帶當時不夜天。記得宋唐称小小,飄來今世喚鵑鵑。」(見「無端震破霜天帳」)
3,合浦句,用孟嘗「合浦珠還」事(孟嘗,行者在丁酉年冬月初八「歲末」一律有言及:「蓬門落葉趁頭白,猶占初心似孟嘗」)。
5,東鄰,用行者當年以新韻寫八零年代舊事題贈郁文之故事(「幾度風沙幾度春,也曾勒馬駐東鄰。最憐十月枝頭雪,君在燕園或可聞。」)。另見「新年憶舊續六言一首」。
6,昔有「劍佩鏗鏘喚人和,手提鈍筆想當然」(見「衝浪集」律句篇之「壬辰九月初二題大連馬老師「盛唐遺韻」圖文後」),時至今日筆力不濟,以鈍筆之重,老夫焉能提之,惟扶而已,一笑。
附一李義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附二郭振「古劍篇」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附二郭振「古劍篇」
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
良工鍛鍊凡幾年,鑄得寶劒名龍泉。
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咨嗟歎奇絕。
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映明月。
正逢天下無風塵,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
非直結交遊俠子,亦曾親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漂淪古獄邊。
雖復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衝天。
題後話:晉書張華傳(見晉書卷三六)關於「龍泉劍」的發現有段「煥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記載。
「初,吳之未滅也,斗牛之間常有紫氣,道術者皆以吳方強盛,未可圖也,惟華以為不然。及吳平之後,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緯象,乃要煥宿,屏人曰:『可共尋天文,知將來吉凶。』因登樓仰觀,煥曰:『僕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間頗有異氣。』華曰:『是何祥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於天耳。』華曰:『君言得之。吾少時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當得寶劍佩之。斯言豈效與!』因問曰:『在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華曰:『欲屈君為宰,密共尋之,可乎?』煥許之。華大喜,即補煥為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間氣不復見焉。煥以南昌西山北巖下土以拭劍,光芒豔發。大盆盛水,置劍其上,視之者精芒炫目。遣使送一劍並土與華,留一自佩。或謂煥曰:『得兩送一,張公豈可欺乎?』煥曰:『本朝將亂,張公當受其禍。此劍當繫徐君墓樹耳。靈異之物,終當化去,不永為人服也。』華得劍,寶愛之,常置坐側。華以南昌土不如華陰赤土,報煥書曰:『詳觀劍文,乃干將也,莫邪何復不至?雖然,天生神物,終當合耳。』因以華陰土一斤致煥。煥更以拭劍,倍益精明。華誅,失劍所在。煥卒,子華為州從事,持劍行經延平津,劍忽於腰間躍出墮水,使人沒水取之,不見劍,但見兩龍各長數丈,蟠縈有文章,沒者懼而反。須臾光彩照水,波浪驚沸,於是失劍。華歎曰:『先君化去之言,張公終合之論,此其驗乎!』華之博物多此類,不可詳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