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内的二本生是如何成为斯坦福大学博士的??

心情记录、读书笔记、人生感悟、生活漫谈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方老师是安徽人,在国内属于中产家庭,他的父母受过良好教育,他的爸爸曾经公派留学,在汽车行业做得很成功。

父母从小对方老师寄予厚望,然而他中学成绩并不理想,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中等生。

2010年,他参加高考,只考了500多分,离一本分数线差了100多分。他一直想上中国科技大学的梦想破灭了。

他带着遗憾,来到那个二本大学,灰暗的心情没有保持几天,他有了一个新发现。原来他从网上得知,他所学专业世界排名第一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

于是他为自己订了一个目标,全力争取去斯坦福上研究生。

去美国留学最大的拦路虎是英语,于是他决定全力攻克英语,通过托福考试。

确立这个目标以后,他就调整了作息时间,早晨五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除了正常的上课、做作业之外,其它时间他都泡在图书馆、闲置教室学英语。

二个月后,他天天早出晚归惊动了一个同学,那个王姓同学开始观察他。通过几次跟踪,他终于知道这个方同学原来在用功学英语。

通过几次谈心,王同学说,我也要和你一起学习,将来我也要出国留学、光宗耀祖。

于是两人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天天早出晚归,啃英语。

王同学的出身与方同学截然不同,他出生于安徽萧县,父母是乡下做红白喜事的吹鼓手,他初中留了一级,高中毕业后,又补习了一年,才考上大学,与方成了同班同学。

第一年放寒假,方同学还在学校苦读,王同学已回了老家。因为他家冬天开了一个浴室,需要王同学帮忙。

有一次早晨五点,方同学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是王同学发来的,说:“我已开始为锅炉铲煤了。”

看到这条信息,方同学连忙起来背英语单词。

功夫不负有心人,转机来了。

在他俩入学两年后,他们学校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合作,科罗拉多大学每个学期给他们系一个名额,提供全额奖学金,去美国上学。

方同学尽力抓住这个机会,他们系按照要求向美方提供了4个名单,一个正取生,三个备取生,方同学在备用名单里。

结果科罗拉多大学录取了方同学。

在科罗拉多大学上大三,对方同学来说,是一个挑战。虽然英语成绩比二年前要好了许多,但还是不能听懂老师的讲课。

他只能夜以继日强化英语。

2015年他终于如期毕业,并如愿被斯坦福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方同学去美国了,王同学还要继续。

王同学经过三次考试,才使托福成绩有了大幅度上升。

2015年,他也考到科罗拉多大学上研究生。

2019年,方同学在斯坦福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一家美国大学任教,现在已是教授。

有人问,你这么辛苦成为一个博士,对这个苦你怎么看?

方同学则说: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打工,一天上班15个小时,一个月工资只有3000元,除去开销,你一个月只剩下200元,10年后还是孑然一身,这是一种苦。

还有一种苦,你在一个二线城市打工,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工资2500元,除了开销,一个月能剩下200元,利用业余时间,你上了一个大专,三年毕业后,找到了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又过了几年,自立门户,10年后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虽然在二线城市打工也很苦,但这很值得。而第一种情况则是白吃苦。

况且,虽然读博士很苦,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因此也就不以为苦了。

现在,如果废了我的博士学位,重新将我放回社会,我看问题的深度也与常人有了很大的不同。就是让我回国开个饺子馆,也会开得与众不同。受过训练的大脑是旁人没有的财富。”

再说那个王同学,二年研究生毕业后,在美国找到了一份工作。

如今他取得了高级工程师资格,并与一个美国女孩结了婚。

看到方同学与王同学在网上连线所做的视频,我很为他们感动。

虽然奋斗是辛苦的,但果实是甜蜜的。

但愿人人通过自己的奋斗,得享所愿。

         2024年4月15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