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中国监狱的级别

打印 被阅读次数


https://mp.weixin.qq.com/s/CpGM3Uk0pWP_UiDTQvIuWQ

国内极为神秘的秦城监狱,由苏联援建,能进去的人,级别很不一般

东方 南山综艺
 
 2025年02月02日 21:14




在我国,有这么一座特别的监狱,它不归司法部管,而是直接归公安部管理,跟其他监狱不太一样。

这座监狱的特别之处在于,里面的犯人身份大多挺不一般。至少在它建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可不是谁都能随便进来的。它有个响亮的称号,叫做中国的“第一监狱”,就是秦城监狱。

秦城监狱因为比较特殊,社会上流传着不少关于它的故事,但这些故事是真是假,就很难讲了。



比方说,在上个世纪末那会儿,有个挺有名的女演员因为税务上的事儿,被判了刑,进了监狱。她出狱以后,就以为自己在的是秦城监狱,逢人便讲她在“秦城”里头经历的那些事儿,所见所闻。结果呢,不少人还真就当真了,信了她的话。

后来,有专家出来澄清,说那位演员声称自己在秦城监狱待过,其实是往自己脸上贴金。要知道,秦城监狱可不是谁都能进的。她所讲的那些在“秦城监狱”的经历,大多数都靠不住。实际上,她顶多也就是在秦城监狱下属的看守所里待过一段时间罢了。

秦城监狱究竟是个啥样的地方呢?为啥专家们都那么肯定地说,女演员们压根儿“不够格”进去呢?

【秦城监狱的诞生】

上世纪五十年代,咱们国家曾说苏联帮忙建设了157个项目,这事儿大家都知道。但其实,还有个第158个项目,就是秦城监狱,只不过这是个秘密工程,所以当时没跟大伙儿说。

Image

因为这所监狱是个保密项目,所以从一开始建设,就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北京昌平兴寿镇秦城村周边的老一辈居民回想起,在秦城监狱还在他们那片地方动土的时候,有人就好奇地去问工地上的人,这儿又是砌小楼,又是扯电网的,到底是要建个啥玩意儿?

那时候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打算建的是一所“体育院校”,主要是去苏联学习那里顶尖的“体育技艺”。

当时,这个说法有人当真了,也有人觉得不过是句玩笑,不过,不管怎样,工作人员那不想多谈的样子,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

秦城监狱一开始是由苏联的专家给建的,总共有4栋3层高的楼房。这些楼房里头都专门设有审讯室。每个监房面积大概20平米,里头还有洗手间呢。房顶上吊着一盏15瓦左右的电灯。另外,每栋楼前边都有块地儿,专门给犯人放风用的。

另外,秦城监狱尽管是个监狱,但里面的设施相当现代化,比当时中国很多家庭都要先进不少。

文强先生,他是文天祥的后裔,以前当过国民党中将,后来还成为了全国政协委员。他回忆起在秦城监狱的日子时说,那时候监狱里就已经有了抽水马桶,而且还有电动洗衣机这些设施。

文强先生在大约1960年的时候,被关进了秦城监狱,一直待到1975年才重获自由,这一关就是整整15年。他对监狱里的各种情况,可以说是知根知底,再清楚不过了。

Image

为了安全起见,秦城监狱从最开始设计时就特别注意,尽量不让里面有尖角。牢房的门都是用铁皮包的,并且边角都做成圆的,这样更安全。牢房里只放了一张低矮的床,连桌子和椅子都没有。

当罪犯得写“自述报告”时,狱警会从外头搬张小桌进来,让他们坐在床铺上动手写。

在这个过程中,狱警能透过牢房门上的小窗口,随时留意犯人的一切动作。

通常在牢房一边,大概离地面两米高的位置,会开一扇一平米左右的窗。为了不让犯人爬窗或者偷窥外面,窗台设计得往上翘,有弧度。这窗户还挺讲究,有三层呢,外层是纱窗,中间是钢筋,里头是毛玻璃,而且啊,那玻璃上还经常涂着一层白漆。

在那些档次高点的牢房里,一般会装两扇这样的窗户,玻璃也往往会换成磨砂的。虽说还是瞧不见外面的景象,但好歹能通过磨砂玻璃上透进来的光影,估摸着外面的天气或者大概的时间点。

这个差别在普通人眼里可能没啥大不了,但对于那些长期关在监狱里、整天不见阳光的人来说,这点微小的不同可就太珍贵了。

在秦城监狱里,由于不少囚犯身份都挺特别,所以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出去透透气的。

就拿胡风和王光美来说吧,他们在秦城监狱那会儿,很长时间都没法出去透透气。因为老见不着阳光,身体就出了问题。缺钙缺得厉害,头发大把大把地掉,牙齿也松动了,甚至还患上了佝偻病。

Image

能出去透透气的犯人,他们放风的时间和次数都不一样。有的人,一周能出去个五六趟,每次都能溜达个把小时;可有的人呢,一周就盼来一次放风,时间还短,就二十分钟。

得说一下,秦城监狱里让囚犯出去透透气的地方,可不是那种一望无际的空旷地带,而是用高高的围墙围起来,分隔成一个个小圈的地块。在这些透气区的周围,矗立着高高的岗哨塔,岗哨塔上的士兵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透气人员的一举一动,掌控全局。

说白了,放风的时候,犯人之间是不允许碰面的,都得一个人待着;要是万一因为安排乱了套,两个犯人碰巧撞上了,那看守会立马让他们靠墙站着,背对背,然后让其中一个先离开,另一个就留在原地不动。

1967年那会儿,因为国内形势动荡,不少人被卷了进去,被抓的人数直线上升,能住进秦城监狱的人也跟着多了起来。

为了应对需求增长,咱们国家按照苏联专家的规划,又多建了6栋楼房。这些楼房的编号,是在苏联帮忙建的甲、乙、丙、丁后面,接着用了戊、巳、庚、辛、壬、癸,这样一来,就正好凑齐了咱们传统文化里说的“十天干”。

Image

我们国家自己建的这6栋楼,样子和结构上看,跟苏联设计的挺像,里面的布局也大同小异。不过呢,因为那时候条件有限,所以没装上什么电器。就连厕所里的马桶,也都换成了得自己冲水的蹲坑,而不是那种方便的冲水马桶。

最突出的变化就是监房的门的设计了。我们国家自己建的6栋楼的监房,门是分为两层的,外层是坚固的铁门,内层则是木质的门。更特别的是,这两层门的下方还有一个方形的小门,这个小门能灵活开关,方便给监房里面送食物或者水。

秦城监狱从建好那会儿起,就一直归公安部十三局管。到了八十年代,体制改革那会儿,有人琢磨着要把秦城监狱划到别处去。但一想到里面关着的都是知道机密的人、敌特间谍这些特殊身份的犯人,最后还是决定让它继续留在公安部手下管。

在秦城监狱里,虽然有专门的医疗室和医护人员负责,但因为监狱条件有限,要是犯人得了大病,还是得转到外面的大医院去治。

在这种情况之下,秦城监狱的犯人们如果生病,大多会选择去公安部的复兴医院接受治疗。

复兴医院里头有个特别的地方,是专为秦城监狱的囚犯设置的。这儿跟监狱挺像,有专门的守卫看着,铁门紧锁。要是囚犯身体没啥大问题,也能出去透透气,放放风。

但陆定一回忆起来,复兴医院的放松区设在了屋顶,那病房小得可怜,也就十平米上下,里头摆了一张床,还有个洗手间。守卫就躲在门口旁边的小门后头,病房里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得清清楚楚。

Image

【秦城监狱为什么那么有名?】

说起来,秦城监狱啊,它以前有个响当当的名字,叫功德林监狱。刚开始那会儿,里面关的可都是些国民党的大官儿,最小的军衔也是个少将呢。

Image

建国后,这些人大多逐渐被特别释放,离开了监狱。到了1975年,当最后一批战犯也被特别赦免时,秦城监狱里基本上就找不到国民党战犯的身影了。

但既然有监狱存在,那里面肯定不会是没人的。

其实,打从秦城监狱建好以后,它还有个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圈住“革命队伍”里的那些“反对派”。

比如说,在1955年的“胡风集团”案子里,有不少高官和高级知识分子都被关进了秦城监狱。最让人感慨的是,那时候跟胡风唱反调的,还写过《我们必须战斗》这篇文章来批评胡风的文化部副部长周杨,到了1961年,他也难逃一劫,被关进了秦城监狱。

Image

在那个特别的十年期间,秦城监狱里关了不少人。像是那个被叫做“彭真、刘仁叛徒团伙”的重要人物,还有后来那个搞“101”政变没成功,坐飞机往北跑结果摔死了的家伙,他手下的那些心腹,也都被关进去了。

看看上面这些人的身份和地位,很明显,秦城监狱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去的。因此,在好长一段时间里,秦城监狱都被大家叫做“高级干部的专属之地”。

秦城监狱有它独特的性质,所以它的管理方式肯定和别的监狱不一样。

在秦城监狱里,办案的和看管的人有明确的界限,办案的人通常叫做“专案组”,他们只管整理犯人案子和审理,不能踏进监区半步,更别想插手看管犯人的事儿。而那些看管的人呢,规矩更多,他们原则上不能问案情,也不能随便跟犯人说话,更不能告诉犯人自己叫啥干啥,犯人只能按他们的职位或者工作来叫。要是看守被逮到跟犯人闲聊,头一回可能就关个小黑屋,次数多了,那就得走人或者被查了。

进了秦城监狱的犯人,从迈进那扇大门起,他们以前的名字就不能再用了。监狱会给每个人分配一个新代号,这个代号是由入狱那年的年份,加上当年入狱的顺序号组合起来的。以后啊,他们就用这个代号来互相称呼了。

Image

比如说,有个犯人,他的编号是6601,这代表着他是1966年里头,第一个踏进秦城监狱大门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秦城监狱的狱警们经常要盯着某个犯人好几年,甚至十几年,但到头来连这犯人是谁,以前在社会上混得咋样都不知道,这事儿也挺常见的。

秦城监狱的管理相当严格,规矩多多。不过呢,要说判死刑的情况,那真的挺少见的,除非是在某些特殊时期,监狱受到冲击,可能会有点例外。但总的来说,秦城监狱里面的犯人,很少会被判死刑。

这儿的囚犯有时会干点轻松的手工活儿,像之前粘火柴盒啊,或者用麦秸编草帽啥的。值得一提的是江青,她在这儿坐牢那会儿,提出想给小朋友们亲手做些布娃娃,监狱方面也答应了她这个请求。

上世纪八十年代快结束的时候,秦城监狱里也收过一些文化圈、高校圈里头不太出名的人物。虽说他们在政治上不咋显眼,但在那会儿,他们还是有点分量的,毕竟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比的。

另外,秦城监狱里头啊,它分高级监区和低级监区两块儿。高级监区呢,就是一个人一个屋;低级监区,那就是大伙儿挤一块儿了。像那些文化圈里的人,大多数啊,都被关在低级监区里。

其实,打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往后,好长一阵子,秦城监狱都还是专门用来收押那些省部级贪污官员的。

例如刘铁男、苏宏章、张文雄、陈良宇这些人,在法庭上被判有罪后,都被送进了秦城监狱去服刑。

这些名字或许听起来不太熟悉,但只要你了解过他们的过往,就能懂啥叫“叱咤风云”,啥叫“一手遮天”。

【写在最后】

根据手头的信息,从2009年燕城监狱第一期工程建好开始用起,燕城监狱就接了秦城监狱的一些活儿,专门收押省部级以上的贪官和外国罪犯。这么一来,秦城监狱就慢慢不再那么重要了,以后可能会变成看守所。

Image

尽管如此,秦城监狱在新中国几十年的历程中所担当的角色,意味着它身上那份神秘感始终挥之不去。

在这座监狱里,高高的围墙背后,藏着好多悲欢离合、打打杀杀的故事……

咱们实话实说,秦城监狱这几十年,简直就是新中国历史的缩影。你往里一瞧,啥时代的影子都能找到,一点不夸张。



整理自网络,侵删

Image



谢谢阅读

Image

感谢鼓励



Image

Image

Image





















登录后才可评论.